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100章 > 郭震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100章郭震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郭震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2-24
卷六十六
卷66_1「古剑篇(一作宝剑篇)」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卷66_2「塞上」郭震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卷66_3「寄刘校书」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
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卷66_4「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郭震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卷66_5「春江曲」郭震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卷66_6「王昭君三首」郭震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厌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卷66_7「子夜四时歌六首。春歌」郭震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
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
卷66_8「子夜四时歌六首。秋歌」郭震
邀欢空伫立,望美频回顾。何时复采菱,江中密相遇。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卷66_9「子夜四时歌六首。冬歌」郭震
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
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卷66_10「二月乐游诗」郭震
二月芳游始,开轩望晓池。绿兰日吐叶,红蕊向盈枝。
柳色行将改,君心幸莫移。阳春遽多意,唯愿两人知。
卷66_11「十月乐游诗」郭震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
卷66_12「萤」郭震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卷66_13「蛩」郭震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卷66_14「云」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卷66_15「野井」郭震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
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卷66_16「米囊花」郭震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卷66_17「惜花」郭震
艳拂衣襟蕊拂杯,绕枝闲共蝶徘徊。
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
卷66_18「莲花」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郭震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二鼠相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李庆子言,尝宿友人斋中,天欲晓,忽二鼠腾掷相逐,满室如飚轮旋转,弹丸迸跃,瓶彝癢洗,击触皆翻,砰铿碎裂之声,使人心戒久之。一鼠跃起数尺,复堕于地,再踊再仆,乃僵。视之七窍皆流血,莫知其故...
  • 廖姥》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廖姥,青县人,母家姓朱,为先太夫人乳母。年未三十而寡,誓不再适,依先太夫人终其身。殁时年九十有六。性严正,遇所当言,必侃侃与先太夫人争。先姚安公亦不以常媪遇之。余及弟妹,皆随之...
  • 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
  • 虞书·大禹谟》原文翻译 - - 《尚书》虞书 - -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
  •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钗分明听见林黛玉刻薄他,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迳去了。这里林黛玉还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只见李宫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项人等都向怡红院内...
  • 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时吴学究对宋公明道:“今日有个机会,是石勇面上来投入夥的人,又与栾廷玉那厮最好,亦是杨林、邓飞的至爱相识。他知道哥哥打祝家庄不利,特献这条计策来入夥,以为进身之...
  • 受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九卷 - - 【解析】本篇以《受战》为题,旨在阐述处于被敌包围的情况下作战所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凡在我军突然被敌重兵包围的情势下,不可轻易逃走,以防敌人尾随追击。应当在查明敌情...
  • 过桥嚏》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过桥嚏 一乡人自城中归,谓其妻曰:“我在城里打了无数喷嚏。”妻曰:“皆我在家想你之故。”他日挑粪过危桥,复连打数嚏几乎失足,乃骂曰:“骚花娘,就是思...
  • 陈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陈克 临江仙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余酲。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微吟休作断肠声。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 临江仙 四海十年兵不解,...
  • 庄公·庄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传】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   夏,士蒍城绛,以深...
  • 宋纪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44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宋纪七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公元447年)   [1]春,正月,甲戌,大赦。   [1]春季,正月,甲戌(二十六日),刘宋实行大赦。   [2]魏吐京一胡一 及山一胡一 曹仆浑等反;二月,征东...
  • 李宪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李宪,字子范,开封祥符人。皇..中期,补为入内黄门,稍稍升为供奉官。神宗即位后,他历任永兴、太原府路走马承受,多次论说边防事符合皇上的意思,为干当后苑。王韶上书请求收复河湟,皇上...
  • 列传第十一》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达奚武字成兴,代人也。祖眷,魏怀荒镇将。父长,汧城 镇将。 武少倜傥,好驰射,为贺拔岳所知。岳征关右,引为别将, 武遂委心事之。以战功拜羽林监、子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 害,武与赵...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 “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ldquo...
  • 刘琨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刘琨字越石,中山国魏昌县人,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刘迈,有经国济世之才,任过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亲刘蕃,为人清高简约,性格恬淡,位至光禄大夫。刘琨年少时便得到时议好...
  • 刺热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刺热论篇第三十二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心热病者...
  • 吴融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四 卷684_1 《奉和御制》吴融 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 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 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 卷684_2 《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
  • 萧至忠、李迥秀、陆景初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零四   卷104_1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萧至忠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承欢何以答,万...
  •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生姜 释名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
  • 鮓答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兽部 - - 鮓答  释名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惊痫毒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