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草部 >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草部更新时间:2017-02-24
蒺藜
释名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
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
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肿。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
3、大便风秘。用蒺藜子(炒)一两、猪牙皂荚(去皮、酥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盐茶汤送下。
4、月经不通。有杜蒺藜、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5、难产(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贝母各四两,共研为末,米汤冲服三钱。过一会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药。
6、蛔虫病。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捣成散,饭后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牙齿动摇。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钱,加水淡浆水半碗,盐少许,温时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亦能固齿。
9、鼻塞多年,不闻香臭。用蒺藜两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卧。满口含饭。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喷出一、两个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10、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加醋调匀。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11、白癜风。用白蒺藜子六两,生捣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后断根。服至半月时,白处见红点,即预示有效。
12、疔肿。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捣烂,以醋调匀封疮上。拔根即愈。
13、蠼螋尿疮。用蒺藜叶捣烂敷患处。如无叶,可用子代替。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善说》原文翻译 - - 《说苑》后10卷 - -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 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 贵。传曰:&ldq...
  • 死火》原文翻译 - - 《野草》下部 - -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
  • 蓬莱仙迹》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登州蓬莱阁,颇多仙迹,土人往往有所见闻。表弟杨墨卿尝以事至登州,适值溽暑,夜不能寐。黎明,登城纳凉,至蓬莱阁边,红旭方升,见两童子容貌蹁跹,方在雉堞赌跳,每移一堞,迅如鸟飞,捷如猱升,数...
  • 火药之灾》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同治六年四月初五日,河南荥阳县城中忽闻轰声,震空迅厉,似从东来。县令派差四出查问,始知城东七八里,有甘肃委员运解洋药及铜帽车十二辆,正遇石坡,骡惊车覆,擦动铜帽,洋火进发,连及五车...
  • 孔子要出国》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老师论评学生的记载到这里,又一转,来一个轻松的题材。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是孔子晚年感觉到,文化衰颓的振兴以及社会...
  • 承让领教》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现在下文是孔子讲的原则: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谓“君...
  • 菱角》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胡大成,楚人,其母素奉佛。成从塾师读,道由菱角观音祠,母嘱过必入叩。一日至祠,有少女挽儿邀戏其中,发裁掩颈,而风致娟然。时成年十四,心好之。问其姓氏,女笑云:“我是祠西焦画工...
  • 益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风雷益)巽上震下《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六四,中行...
  • 第六十八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宋江不负晁盖遗言,要把主位,让与卢员外。众人不伏。宋江又道:“目今山寨钱粮缺少,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我们自来不曾搅扰他那里百姓...
  • 蚬子》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蚬子 两人相遇,各问所生子女几何。一曰:“五女。”一曰:“一子。”生女者曰:“一子是险子。”生子者怒曰:“我是蚬子,强如你养了许多肉蚌。...
  • 南乡掾史》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金石刻有《晋南乡太守马整碑》,其阴刻掾史以下姓名,合三百五十一。议曹祭酒十一人,掾二十九人,诸曹掾、史、书佐、循行、干百三十一人,从掾位者九十六人,从史位者三十一人,部曲督将...
  • 唐纪五十二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辛巳,公元801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甲寅,韩全义至长安,窦文场为掩其败迹;上礼遇甚厚。全义称足疾,不任朝谒,遣司马崔放入对。放为全义引咎,谢无功,上曰:“全义为招讨使,能招来少诚,其功大矣,何必杀人然后为...
  • 宋纪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年(壬午、44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宋纪六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442年)   [1]春,正月,甲申,魏主备法驾,诣道坛受符,旗帜尽青。自是每帝即位皆受。谦之又奏作静轮宫,必令其高不闻鸡犬,欲以上接天神。崔浩劝帝为...
  • 本纪第六·世宗上》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世宗上   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
  • 李知孝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李知孝,字孝章,参知政事李光的孙子。嘉定四年(1211)考中进士。曾经为右丞相府主管文字,不以为耻。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拜任为监察御史。   宝庆元年(1225)八月,上疏说:“...
  • 列传第二十三》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着姓。 祖直善,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义初,为 大行台右丞,加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将军、 南(幽)〔豳 ...
  • 源贺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源贺,是自封的河西王秃发亻辱檀之子。秃发亻辱檀被乞伏炽磐灭亡之后,源贺从乐都前来投奔大魏。源贺容貌魁伟,仪表堂堂。世祖向来听说他的名声,及至见到他后,非常器重他的机灵巧辩...
  • 三王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大司马臣子霍去病冒着死罪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错爱,让臣下我在行伍间供职。 本应该专心于边境关塞防务的思虑,将尸骨抛弃在原野中都不能报答陛下的恩德,而今却胆敢...
  •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九 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提要】燕国当时处在现在的河北、北京、辽东一带,地理上离秦国很远,离战祸纷争也比较远,地缘上非常有优势。苏秦的合纵战...
  • 张仪事秦惠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九 齐策二(张仪事秦惠王) 【提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在社会上闯荡的人要时刻提防突然发生的变幻。连张仪这样显赫的人时刻都有祸患,何况我辈呢?试看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