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7至24卷 >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战国策

《战国策》17至24卷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书籍:战国策章节:17至24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提要】乐羊食子,这无疑是古代发生的人间的悲剧。但是同是此事,却引来截然不同的看法。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是谋略学的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此篇中得以表现。
【原文】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评析】为了崇高的目的就可以置骨肉亲情于不顾吗?乐羊的手段大大地违背了目的,丧失了人道,竟让人怀疑起他的人性来。“文革”期间为了“革命”很多人连亲人都陷害、残害,人伦道德丝毫不顾,要这样的“革命”干什么呢?故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打着革命、国家、人道等漂亮旗号而实际上心地残忍、灭绝人性的衣冠禽兽。他们为一些骗人的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就是他们的目的实现了,他们在人格上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人们一般认为,政治家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际上,手段还是要进行选择的。首先,手段取决于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要正确的,有关国家大义的;其次,要看这个手段能否达成目的,如果手段本身的使用违背了目的,使用手段造成的负效大于目的应产生的效益,那么这个手段是不应该采取的。
符合上述二点要求的高明手段很多,如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但却迫使日本投降。如果采取进攻日本本土迫使其投降的手段,估计死亡人数倍于广岛、长崎居民。在这里,作为手段的投放原子弹虽然造成不少负效,但却避免了其他手段造成的更大负效,赢得了政治目的的实现。在上述例子中,1美军是为了国家大义。2他们的手段都达到了目的,手段负效明显小于目的之正效。
在错误的决策中,手段产生的负效往往大于目的之效益。如有人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为了赶走李自成,复兴明朝。清兵入关后虽达成了吴的一部分目的,但其的负效——中国沦落在满清手中却使吴三桂落下千古骂名。吴的决策失误在于手段背离了目的。
乐羊之引人怀疑,在于他使用的手段过于残酷,大大超过甚至背离了对国家表达忠心这个目的。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相关文章

  • 蛇势》原文翻译 - - 《反经》下卷 - - 语曰:“投兵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胡越何患乎异心。”孙子曰:“善用兵者,譬如率然。”何以明之?  汉宣帝时,先零为寇,帝命赵充国征之。引兵至先零所在...
  • 战车》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
  • 谬数卷九》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知其诡而不察,察而不示,导之以谬。攻子之盾,必持子之矛也。译文:知道对方的诡诈阴谋却故意装作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表现出来,让对方走到荒谬的地步。攻击对方的盾一定要以能够对...
  • 茧丝》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蚕吐丝而为茧以自卫也,卒以烹其身,而其所以贾祸者,乃其所自作以自卫之物也。蚕亦愚矣哉!蚕不能自育,而托于人以育也,托人以育其生,则竭其力,戕其身,以为人用也弗过。...
  • 客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二卷 - - 【原文】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①,主在 散地②故耳。法曰:“深入则专。”③ 汉韩信④、张耳⑤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⑥击赵...
  • 禁溺》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禁溺 墙脚下恐人撒尿,画一乌龟于壁上,且批其后曰:“撒尿者即是此物。”一人不知就里,仍去屙溺。其人骂曰:“瞎了眼睛,也不看看。”撒尿者曰:“不知老爷...
  • 拾簪》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拾簪 一人在枕边拾得一簪,喜出望外,诉之于友。友曰:“此不是兄的,定是尊嫂的,何喜之有?”其人答曰:“便是,不是弟的,又不是房下的,所以造化。” 认鞋 一妇...
  • 元二之灾》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后汉•邓骘传》:“拜为大将军,时遭元二之灾,人士饥荒,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侵畔。”章杯注云:“元二即元元也,古书字当再读者,即于上字之下为小二字,言此学当...
  • 赵希汰、徐俨夫、陈合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赵希汰 沁园春(寿处州吴雨岩) 持节淅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仁同亲,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 青州阴德天知...
  • 朱翌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朱翌 点绛唇(梅)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 朝中措(五月菊)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有意庄...
  • 本纪第十六·武宗》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也。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立为皇太子。性聪颖,好骑射。   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千寅,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正德...
  • 陈后主张贵妃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张贵妃名叫丽华,是兵家的女儿。父兄以织席为业。后主做太子的时候,被挑选入宫,当时龚贵妃为良娣,张贵妃年龄十岁,给她使唤。后主一见就喜欢上了她,从而得到亲幸,于是便怀了孕,生下太...
  • 赵修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赵修,字景业,赵郡房子人。父亲赵惠安,后取名为谧,任都曹史,因有功补陽武令。赵修显贵之后,追赠他为威烈将军、本郡太守,到他殡葬时,又赠龙骧将军、定州刺史。赵 修本来在东宫任事,为...
  • 五行六》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日蚀 日抱 日赤无光 日黄珥 日中黑 虹贯日 月蚀非其月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日蚀说》曰:“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陰所乘,故蚀。蚀者...
  •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刘表) 刘表传,刘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是鲁恭王的后代。刘表身高有八尺多,容貌温 和,体态魁梧。他与同郡的张俭等人一道被人诽谤议论,称为“八顾”。皇帝下诏书逮捕党 人...
  • 李亨、石季武、沈亚之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六十八 卷868_1 《梦丹书》李亨 厥不云乎,惟其惟时。 上天所保,福禄不亏。 卷868_2 《梦黄衣童子歌》李豫 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何奈何。 卷868_3 《梦扬州乐妓和诗》...
  • 崔江、赵防、唐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五 卷775_1 《宜春郡城闻猿》崔江 怨抱霜枝向月啼,数声清绕郡城低。 那堪日夜有云雨,便似巫山与建溪。 卷775_2 《谪宜阳到荆渚》李伉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
  • 白居易古诗词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三十九 卷439_1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
  • 土马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土马 释名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2、二便不通。...
  • 苘麻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苘麻 释名 亦名白麻。 气味 (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 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目生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