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7至24卷 >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战国策

《战国策》17至24卷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书籍:战国策章节:17至24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提要】“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魏桓子采用“欲擒故纵”的谋略,消灭了骄狂膨胀的知伯。这个事典倒应了西方的那句谚语:“上帝要叫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原文】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译文】知伯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不给。任章问他道:“为什么不给他呢?”桓子说:“无缘无故来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没有缘由就索取土地,邻国一定害怕;胃口太大又不知满足,诸侯一定都害怕。假使你把土地给了他,知伯必定越发骄横。一骄横就会轻敌,邻国害怕就自然会相互团结。用相互团结的军队来防御对付轻敌的国家。知伯肯定活不长了!《周书》上说:’想要打败他,一定先要帮他一把;想要夺取他,一定先要给他一点。’所以您不如把土地给他,以便使知伯越来越骄横。您怎么能放弃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机会,却偏偏让我国成为知伯的攻击对象呢?”魏桓子:“好吧。”于是就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知伯。知伯很高兴,于是就又向赵国索取蔡、皋狼等地,赵国不答应,知伯就围攻晋阳。这时韩魏从国外反击,赵氏从国内接应,知伯于是是很快就灭亡了。后来韩赵之间又发生争执。韩国去向魏国借兵说:“希望能借给我军队来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遵命。”不久,赵国又向魏国借兵去攻打韩国,魏文侯说:“我和韩国是兄弟之邦,不敢遵命。”两国都没借到兵,就生气地返回本国。过后才知道魏文侯在中间替他们讲和,因此,都来朝拜魏国。
【评析】谋士的高明就在于能够反常思维,而且看问题看得长远。一般人面对知伯的无理要求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是谋略家们就具有不同于常人的心态和思维,用表面的、暂时的曲意逢迎换来最终的胜利和报仇雪恨。这种迂回曲折的思维方式,是谋略的一大特色。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会遇到众多狂妄自大的人,对待这类人大可不必直接顶撞,我们完全可以在忍耐等待中寻求众人的支持,因为狂妄自大,必然招致众怨,引起众怒。多行不义必自毙,看你横行到几时。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相关文章

  • 上贤》原文翻译 - - 《六韬》文韬 - - 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   文王曰:&ldq...
  • 张媪问佛福事》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里有张媪,自云尝为走无常,今告免矣。昔到阴府,曾问冥吏,事佛有益否,吏曰:佛只是劝人为善,为善自受福,非佛降福也。若供养求佛降福,则廉吏尚不受赂,曾佛受赂乎?又问忏悔有益否,吏曰:忏悔须...
  • 有驴长叹》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聂松岩言,即墨于生,骑一驴赴京师,中路憩息高岗上,系驴于树,而倚石假寐,忽见驴昂首四顾,浩然叹曰:不至此地数十年,青山如故,村落已非旧径矣。于故好奇,闻之跃然起曰:此宋处宗长鸣鸡也。日...
  • 香玉》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  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
  • 三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湖南某,能记前生三世。一世为令尹,闱场入帘。有名士兴于唐被黜落,愤懑而卒,至阴司执卷讼之。此状一投,其同病死者以千万计,推兴为首,聚散成群。某被摄去对质。阎王问曰:“尔既...
  • 伏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太史某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穷,乃乞假归,冀可逃避。太史行而狐从之,大惧,无所为谋。一日止于涿,门外有铃医自言能伏狐,太史延之入。投以药,则房中术也。促令服讫,入与狐交,锐不可当。...
  • 离娄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
  • 解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雷水解)震上坎下《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初六,无咎。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 让王》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之父曰:“以 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 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
  • 杨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杨 姓氏祖宗:伯侨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
  • 文章小伎》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文章一小伎,于道未为尊。”虽杜子美有激而云,然要为失言,不可以训。文章岂小事哉!《易•贲》之彖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
  • 唐纪二十八唐玄宗开元六年(戊午,公元718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辛丑,突阙毗伽可汗来请和;许之。   [1]春季,正月,辛丑(初六),突阙毗伽可汗前来请求与唐和解;玄宗表示同意。   [2]广州吏民为宋立遗爱碑。上言:“臣在州无他异...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行人,迁吏科给事中。寇屡盗边,边臣多匿不奏;小胜,文臣辄冒军功。治请临阵斩获,第录将士功;文臣及镇帅不亲搏战者止赐赉。从之,再迁礼科左给...
  • 阳休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有风度,年轻时勤奋好学,喜好词藻,弱冠即有名声,为后辈中的俊秀。幽州刺史常景、王延年分别征召他任州主簿。 ...
  • 高句丽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高句丽国,出于夫余,自称其先祖是朱蒙。朱蒙的母亲为河伯之女,被夫余王关在一所屋子里。她被日光照射,抽身避开,日影又追逐她。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卵,大有五升。夫余王把它丢...
  • 郑谷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五 卷675_1 《喜秀上人相访》郑谷 雪初开一径,师忽扣双扉。 老大情相近,林泉约共归。 忧荣栖省署,孤僻谢朝衣。 他夜松堂宿,论诗更入微。 卷675_2 《夕阳》郑谷...
  • 罗隐诗词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五十八 卷658_1 《咏月》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苹,暂延清景此逡巡。 来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
  • 于鹄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一十 卷310_1 《江南曲》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苹,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卷310_2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阳樊司空)》于鹄 却忆东溪日,同年事鲁...
  • 芸薹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芸薹 释名 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