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400章 > 刘长川、陈存、郑审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400章刘长川、陈存、郑审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刘长川、陈存、郑审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4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三百一十一
卷311_1《宝剑篇》刘长川
宝剑不可得,相逢几许难。今朝一度见,赤色照人寒。
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自然神鬼伏,无事莫空弹。
卷311_2《将赴东都上李相公》刘长川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灰。
卷311_3《寄邢逸人》郑常
羡君无外事,日与世情违。地僻人难到,溪深鸟自飞。
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苗肥。畴昔江湖意,而今忆共归。
卷311_4《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郑常
僧家无住着,早晚出东林。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卷311_5《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郑常
汉阳无远近,见说过湓城。云雨经春客,江山几日程。
终随鸥鸟去,只待海潮生。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卷311_6《穆陵路》陈存
西游匣长剑,日暮湘楚间。歇马上秋草,逢人问故关。
孤村绿塘水,旷野白云山。方念此中去,何时此路还。
卷311_7《清溪馆作》陈存
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
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卷311_8《寓居武丁馆》陈存
暑雨飘已过,凉飙触幽衿。虚馆无喧尘,绿槐多昼阴。
俯视古苔积,仰聆早蝉吟。放卷一长想,闭门千里心。
卷311_9《楚州赠别周愿侍御》陈存
漂泊楚水来,舍舟坐高馆。途穷在中路,孤征慕前伴。
风雨一留宿,关山去欲懒。淮南木叶飞,夜闻广陵散。
卷311_10《送刘秀才南归(一作刘复诗)》陈存
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古路入商山,春风去灞水。
停车落日在,罢酒离人起。蓬户寄龙沙,送归情讵已。
卷311_11《丹阳作(一作朱彬诗)》陈存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卷311_12《早行》王观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卷311_13《赠营妓》崔瓘
寒檐寂寂雨霏霏,候馆萧条烛烬微。
只有今宵同此宴,翠娥佯醉欲先归。
卷311_14《酒席赋得匏瓢》郑审
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
挂影怜红壁,倾心向绿杯。何曾斟酌处,不使玉山颓。
卷311_15《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郑审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
陕塞余阴薄,关河旧色微。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
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
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卷311_16《丹阳作(一作陈存诗)》朱彬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卷311_17《采桑》李彦远
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攀条有余态,那矜貌如玉。
千金岂不赠,五马空踯躅。何以变真性,幽篁雪中绿。
卷311_18《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章仇公,大历中蜀州刺史)》范元凯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刘长川、陈存、郑审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郜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郜姓氏祖宗:郜君姓氏起源: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 东成武县东南),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吞没,郜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郜氏...
  • 黔游日记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三十日平明饭,出独山州北隘门,西北向循西界山行。六里,有小水亦自西坡东注,涉之。又北二里,北坞渐穷,山脊自东界西度南转,乃路转东北,涧中小水北流。渡涧,循东界山腋间东北上,又二里,有...
  • 德胜》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二 - - 或问胜天下之道,曰:“在德。”何从胜德?曰:“大德胜小德,小德胜无德;大德胜大力,小德敌大力。力生敌,德生力;力生于德,天下无敌。故力者胜,一时者也,德愈久而愈胜者也。...
  • 外国人》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己巳秋,岭南从外洋飘一巨艘来。上有十一人,衣鸟羽,文采璀璨。自言曰:“吕宋国人。遇风覆舟,数十人皆死;惟十一人附巨木,飘至大岛得免。凡五年,日攫鸟虫而食;夜伏石洞中,织羽为帆...
  • 扬之水》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 祭法》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
  • 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 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周嘉谟,字明卿,汉川人。隆庆五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历韶州知府。   万历十年迁四川副使,分巡泸州。穷治大猾杨腾霄,置之死。建武所兵燔总兵官沈思学廨,单车谕定之。寻抚白草番...
  • 志第十四·礼六》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礼六   ○原庙   太宗天会二年,立大圣皇帝庙于西京。熙宗天眷二年九月,又以上京庆元宫为太祖皇帝原庙。皇统七年,有司奏:“庆元宫门旧日景晖,殿日辰居,似非庙中之...
  • 杨戬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杨戬,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上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宠,担任知入内内侍省。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   政和四年(1114),被任...
  • 李穆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其父李咸秩,任陕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很高尚的行操。走在路上捡得丢失的东西,一定访到失主归还他。师从酸枣王昭素学习《易》及《...
  • 圣穆柴皇后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岗人,出身于豪绅世家。太祖卑微时,在洛陽听到皇后贤淑,便娶了她。太祖壮年时,喜欢饮酒赌博 ,爱行侠仗义,不拘细节,皇后规劝他不要太过份,因此太祖常得她内助...
  • 列传第一百五 李德裕》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李德裕,字文饶,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少力于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以廕补校书郎。河东张弘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 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帝为太子时,已...
  • 尧雄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尧雄,字休武,上党 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
  • 宋翻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宋翻,字飞乌,广平列人人氏,吏部尚书宋弁同族弟弟。少年即有志操,世人都认为他刚毅果断。世宗即位之初,起家为官,任本州治中、广平王郎中令。不久被朝廷拜授为河陰令。 宋翻弟弟...
  • 张邵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张邵字茂宗,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最初张邵当晋朝琅王牙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桓玄把王诞转任到广州,亲朋故友都离开了他,只有张邵紧紧追随,流着眼泪送别。当时又是战乱又是饥...
  • 五行六》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日蚀 日抱 日赤无光 日黄珥 日中黑 虹贯日 月蚀非其月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日蚀说》曰:“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陰所乘,故蚀。蚀者...
  • 淮南衡山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50章 - -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其母原是赵王张敖的妃嫔。 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母亲献给高祖,她受到宠幸,怀孕。 从此赵王不敢留在宫内,为她另建外...
  • 生气通天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
  • 刘邺、李骘、郑仁表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零七 卷607_1 《翰林作》刘邺 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 浮生渐老年随水, 往事曾闻泪满巾。 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 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