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梁书 > 100章 > 太宗十一王传

梁书

《梁书》100章太宗十一王传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梁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太宗十一王传

书籍:梁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简文帝(太宗)王皇后生下哀太子萧大器,南郡王萧大连;妃子陈淑容生下寻陽王萧大心;左夫人生下南海王萧大临,安陆王萧大春;谢夫人生下浏陽公萧大雅;张夫人生下新兴王萧大庄;妃子包昭华生下西陽王萧大钧;范夫人生下武宁王萧大威;妃子褚修华生下建平王萧大球;陈夫人生下义安王萧大昕;朱夫人生下绥建王萧大挚。其余各子,本书不予记载。
寻陽王萧大心,字仁恕。小时候就很聪明,善于写文章。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大心凭皇孙的身份被封为当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535),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郢、南、北、司、定、新六州诸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当时大心才十三岁。简文帝见他年纪小,恐怕他不能通达民情,便教导他说:“政事无论大小,都交给专职官员去办,丝毫不必挂在心上。”萧大心即使没有亲自处理州郡政务,但谈论起来常常通情达理,众人都很佩服他。大同七年(541),萧大心又被任命为侍中,兼任石头戍军事。太清元年(547),又被任命为云麾将军、江州刺史。太清二年(548),侯景叛军侵入京城,萧大心搜集士兵,远近都来归附他,部众达数万人,大心率领他们和长江中游来的各路大军一起赶去增援建康守军。第二年,建康城陷落,上甲侯萧韶南逃出城,宣读梁武帝密令,加封萧大心为散骑常侍,并加号平南将军。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大心又被册封为寻陽王,食邑二千户。
起初,历陽太守庄铁举城投降侯景,随后又带着他母亲来投靠萧大心,大心看他是朝廷老将,给予他很高的礼遇,行军打仗的事,都委托给他,并且任命他为豫章内史。侯景多次派兵西侵,大心总是命令庄铁带兵打败他们,叛军未能得逞。当时鄱陽王萧范率兵放弃合肥,退守栅口,想等到援兵会齐了再大举反攻。萧大心闻讯,派人邀请萧范西上,把他们安置在湓城,并分配给他们很优厚的粮饷,和他们合力同心对付侯景。适逢庄铁在豫章谋反,萧大心命令中兵参军韦约等率兵攻击他,庄铁失败后,再一次向大心请求投降。鄱陽王萧范的长子萧嗣原来与庄铁处过事,便向父亲称赞庄铁才华横溢,足智多谋,而且又是朝廷旧将,他现在想举大事,应该助他一臂之力,如果他向江州刺史萧大心投降,必定不能保全性命,萧嗣于是请求带兵去援助他。鄱陽王萧范依从了儿子,便命令大将侯王真率精兵五千人前往救助庄铁,夜间突然袭击,攻破韦约等的营帐。萧大心闻知此事,大为惊恐,于是鄱陽王与萧大心之间发生了争端,战祸横起,军心涣散。侯景部下任约已侵至湓城,萧大心派司马韦质抵抗,被打得大败。当时萧大心手下还有勇士千余人,他们都劝萧大心道:“我们已经粮绝,难以固守,如果轻骑赶往建州,还可以图谋日后大举,是为上策。”萧大心拿不定主意,他的亲生母亲陈淑容说:“即日皇上因为年老,就要册立太子,你很久没有见过他们的面了,也不想要去朝廷里看一看。再说我已经年老体弱,而你却想率兵长途跋涉,前路艰险,而粮草又难以保证供应,你让我去受这份罪,怎么称得上是孝子,反正我是不会跟你走的。”说完抚胸痛哭,萧大心只好罢了。最后不得不与任约讲和。大宝二年(551)秋天,萧大心被害,当时他年仅二十九岁。
南海王萧大临,字仁宣。梁武帝大同二年(536),被封为宁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萧大临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一岁那年,亲生母亲左夫人去世,他终日痛哭,因极度悲伤而形容憔悴,以孝行闻名。后来,萧大临进了国学,其明经和射策成绩都相当不错,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后又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大同十一年(545),担任给事黄门侍郎的领头兼侍中。又被任命为轻车将军,琅笽、彭城两郡的太守。侯景之乱爆发后,大临被任命为使持节、宣惠将军,驻扎在新亭。不久又征回,驻扎在端门,都督城南诸军事。当时朝臣们都劝武帝收取外面的财物,用来应付赏赐,萧大临却说:“财物可以用来赏赐士人,而牛却可以用来犒劳军队。”于是命令收牛,一共得到了一千多头,城内士卒赖以活命。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萧大临被任命为南海郡王,食邑二千户。担任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扬州刺史。又被授予安东将军、吴郡太守之职。当时张彪在会稽郡举兵反侯景,吴人陆令公、颍川人庾孟卿等人劝萧大临投奔张彪。萧大临说:“张彪如果成功了,他不会认为是借了我的力;如果失败了,他定要以我为说辞,我不能去投靠他。”大宝二年(551)秋天,萧大临在吴郡被害,当时他年仅二十五岁。
南郡王萧大连,字仁靖。小时候就长得眉清目秀,又善于写文章,言谈举止尽显风流,颇有心计,精通音乐,还擅长绘画。梁武帝大同二年(536),被册封为临城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同七年(541),萧大连和南海王萧大临都进入国学,射策中了头名,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大同十年(544),梁武帝萧衍巡幸朱方,萧大连与其兄萧大临都跟了去。武帝问他俩说:“你们学过骑马吗?”大连回答说:“臣等没有得到您的指示,不敢随便学习骑马。”武帝下令给他们马匹,让他们去练习,萧大连兄弟骑在马背上来回行走,掌握了骑马要领,武帝满心欢喜,当即把他们骑的马赏赐给他们。萧大连写信致谢,文笔相当美妙。有一天,梁武帝对简文帝萧纲说:“上次见到大临、大连两个孩子,他们风度翩翩,足以使我的心里得到宽慰。”于是提升萧大连为给事黄门侍郎,又转任侍中,不久兼领石头戍军事。梁武帝太清元年(547),被任命为使持节、轻车将军、东扬州刺史。侯景叛军入侵京城,萧大连率部众四万来救援。后来台城陷落,援军离散,萧大连率部重回扬州。太清三年(549),会稽郡山中造反者田领群聚众数万攻打扬州,萧大连命令中兵参军张彪击败叛乱者,并斩杀了田领群。简文帝大宝元年(550),萧大连被封为南郡王,食邑二千户。侯景派遣他的部将赵伯超、刘神茂来讨伐,萧大连积极备战,严阵以待。不料其部下留异举城投降侯景叛军,萧大连只得弃城逃走,到信安时,被叛军抓获。侯景任命他为轻车将军、行扬州刺史事,又升迁平南将军、江州刺史。萧大连被逼迫落入叛军之手,老想着逃跑,就跟侯景商量说:“军政大事,我概不参与,要知道我在不在府里,只要注意听钟响就行了。”他想少跟侯景见面,好乘机逃走,侯景也听信了他,但最终没有逃成。大宝二年(551)秋天,萧大连被害,当时年仅二十五岁。
安陆王萧大春,字仁经,小时候他就博览群书。天生孝敬温顺,体貌伟岸,膀阔腰圆,他的腰带有十围长。梁武帝大同六年(540),萧大春被册封为西丰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后来,萧大春被任命为宁远将军、知石头戍军事。侯景叛军入侵,萧大春逃到京口,跟随邵陵王救援京城,在钟山的一场战斗中,被叛军俘获。京城陷落后,大宝元年(550),萧大春被封为安陆郡王,食邑二千户。出任使持节、云麾将军、东扬州刺史。大宝二年(551)秋天,萧大春遇害,当时年仅二十二岁。
浏陽公萧大雅,字仁风。大同九年(543),梁武帝册封他为浏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萧大雅小时候就聪明敏锐,英俊潇洒,很受武帝喜爱。太清三年(549),京城陷落时,叛军已经登上城墙,萧大雅还命令部下拼死抵抗,叛军越来越多,他便自己从城墙上悬绳而下,不得已降于叛军。因忍受屈辱,痛心疾首,发病而死去,当时萧大雅年仅十七岁。
新兴王萧大庄,字仁礼。大同九年(543),梁武帝册封他为高唐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宝元年(550),简文帝册封他为新兴郡王,食邑二千户。又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宣毅将军、南徐州刺史。大宝二年(551)秋天,萧大庄遇害,当时他年仅十八岁。
西陽王萧大钧,字仁辅。秉性忠厚、老实,不随便戏弄别人。七岁那年,梁武帝曾经问他读的什么书,他回答说:“我正在学习《诗经》。”于是,武帝命令他背诵,萧大钧吐词清晰,神态斯文,武帝便赏赐给他王羲之书一卷。大宝元年(550),简文帝册封萧大钧为西陽郡王,食邑二千户。又任命他为宣惠将军、丹陽尹。大宝二年(551),简文帝命他监扬州,还跟以前一样担任将军。当年秋天被害,当时他年仅十三岁。
武宁王萧大威,字仁容。风度俊美,仪态端方,眉清目秀,有如画中人物。大宝元年(550),简文帝册封萧大威为武宁郡王,食邑二千户。大宝二年(551),被任命为信威将军、丹陽尹。当年秋天被害,时年十三岁。建平王萧大球,字仁王廷。大宝元年(650),简文帝册封他为建平郡王,食邑二千户。萧大球聪明早熟。原来,侯景围困京城时,梁武帝萧衍平日潜心佛教,常常发誓愿,总是说:“如果众生要受苦,就都让我萧衍代替吧。”当时萧大球年仅七岁,他听到此话后很惊异地对他母亲说:“皇上尚且能够做到如此,儿也应该做到这样。”于是他也整天礼拜佛事,也说:“如果有众生要受苦,就都让我萧大球代他们受了吧。”他小时候的早熟竟达到如此程度。大宝二年(551),萧大球出任轻车将军,兼领石头戍军事。当年秋天被害,当时他年仅十一岁。
义安王萧大昕,字仁朗。大昕四岁那年,他的母亲陈夫人去世,他便因哀痛而消瘦憔悴,有如成年人。梁武帝萧衍去世时,萧大昕宽慰简文帝,经常痛哭不能自已,左右大臣见了,没有不偷偷抹眼泪的。大宝元年(550),简文帝册封萧大昕为义安郡王,食邑二千户。大宝二年(551),出任宁远将军,琅笽、彭城两郡太守,还未到任便被害了,当时,萧大昕年仅十一岁。
绥建王萧大挚,字仁瑛。小时候即身强体壮,颇有豪气,京城陷落时,他叹气说:“大丈夫应该去疆场杀敌才是。”他的奶妈大惊失色,赶忙掩住他的口说:“不要信口乱说,灾祸就要到了。”萧大挚笑着说:“灾祸并非因为我说这句话才来的。”大宝元年(550),简文帝册封他为绥建郡王,食邑二千户。大宝二年(551),又被任命为宁远将军。当年被害,死时年仅十岁。

太宗十一王传相关文章

  • 禀父母·寄银还债济人》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男在四川,于十一月廿日返京,彼时无折弁回南,至十二月十六日始发家信,十二月除夕又发一信,交曾受恬处,受恬名兴仁,善化丙子举人,任江西分宜县知县,上...
  • 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诸位贤弟足下:  四妹小产以后,生育颇难。然此事最大,断不可以人力勉强。劝渠家只须听其自然,不可过于矜持。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侍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
  • 避祸卷五》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译文:胸怀匡扶天下之志向的人,应该隐藏起自己的内心抱负;牙...
  • 粤西游日记十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五日 平明起饭,陆氏子仍为肩囊送行。先隔晚,望其北山,有岩洞剨huò然上下层叠。余晚浴后欲独往一探,而稻畦水溢,不便于行,及是导者欲取径道行,路出于其下,余乃从田间水道...
  • 早慧不寿》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安庆诸生有孟昭暹者,年甫十二,补博士弟子员。其诗文书法具臻完美,尤善属对,尝以盘庚对箕子,名噪一时。曾文正公适驻安庆,闻而召见之。询其家世,知其祖亦诸生也。文正口占四字使属对...
  • 云梦田》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四 - -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_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人之数,景子曰:“无之...
  • 志在春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季氏旅于泰山这一段,是表示春秋时代社会风气之乱。乱在什么地方?乱在春秋时代整个的都是在讲究“权”与“术”,后来大家把这个字连起来用了。所谓“...
  • 阎罗》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沂州徐公星自言夜作阎罗王。州有马生亦然。徐闻之,访诸其家,问马昨夕冥中处分何事?马曰“无他事,但送左萝石升天。天上堕莲花,朵大如屋”云。...
  •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 陟岵》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
  •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二十二汉成帝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1]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   [1]春季,正月,乙丑(初一),史皇孙刘进的祭庙发生火灾。   [2]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
  • 志第五十八·食货六》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采造之事,累朝侈俭不同。大约靡於英宗,继以宪、武,至世宗、神宗而极。其事目繁琐,徵索纷纭。最钜且难者,曰采木。岁造最大者,曰织造、曰烧造。酒醴膳羞则掌之光禄寺,采办成就则工部...
  •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四》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宗王别里古台者,烈祖之第五子,太祖之季弟也。天性纯厚,明敏多智略,不喜华饰,躯干魁伟,勇力绝人。幼从太祖平诸部落,掌从马。国法:常以腹心遇败则牵从马。其子孙最多,居处近太祖行在所...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崔慎由,字敬止,清河武城人。高祖融,位终国子司业,谥曰文,自有传。曾祖翘,位终礼部尚书、东都留守。祖异,位终渠州刺史。 父从,少孤贫。寓居太原,与仲兄能同隐山林,苦心力学。属岁兵...
  • 司马睪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司马詗字文升,河内温 人,其高祖是晋侍中、光禄勋司马柔之,以南顿王之孙承袭齐文献王司马攸的封嗣。父亲司马子产,梁尚书水部侍郎、岳陽太守,是梁武帝的表兄。 幼时聪明机警,性情...
  •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7至24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三 魏策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提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出自《老子》的...
  • 西周策》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二 西周策 谋士和说客之所以高明,不仅在于他们能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在于他们敢于许下美好的诺言、并富有实现自己诺言的绝对信心。他们的大话是完全有...
  • 赵存约、窦洵直、陈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零八 卷508_1 《鸟散余花落》孔温业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 共看飞好鸟,复见落余花。 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 雨余飘处处,风送满家家。 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 从兹...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人参 释名 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
  • 橘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橘 释名 气味 橘实:甘、酸、温、无毒。 黄橘皮:(红皮、陈皮)辛、苦、温、无毒。 青橘皮:苦、辛、温、无毒。 主治 橘叶:消肿散毒。治肺痈、乳痈、胁痛。 橘核:1、腰痛。用橘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