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500章 > 杨衡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500章杨衡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杨衡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5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五
卷465_1《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杨衡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卷465_2《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能寐,皓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卷465_3《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魏秀才》杨衡
委檐方滴滴,沾红复洒绿。醉听乍朦胧,愁闻多断续。
始兼泉向细,稍杂更声促。百虑自萦心,况有人如玉。
卷465_4《征人》杨衡
西风屡鸣雁,东郊未升日。繁烟幕幕昏,暗骑萧萧出。
望云愁玉塞,眠月想蕙质。借问露沾衣,何如香满室。
卷465_5《游陆先生故岩居》杨衡
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
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深林无阳晖,幽水转鲜碧。
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结念候云兴,烧香坐终夕。
卷465_6《题玄和师仙药室》杨衡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
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卷465_7《宿陆氏斋赋得残灯诗》杨衡
殷勤照永夜,属思未成眠。余辉含薄雾,落烬迸空筵。
谁比秦楼晓,缄愁别幌前。
卷465_8《夷陵郡内叙别》杨衡
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况蒙生死契,岂顾蓬蒿心。
雁币任野薄,恩爱缘义深。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将迓空未立,就赘意难任。皎月托言誓,沧波信浮沉。
荆台理晨辙,巫渚疑宵襟。悯悯百虑起,回回万恨深。
候更促徒侣,先晓彻夜禽。灯彩凝寒风,蝉思噪密林。
留念同心带,赠远芙蓉簪。抚怀极投漆,感物重黄金。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倘甘蓬户贱,愿俟故山岑。
卷465_9《将之荆州南与张伯刚马惣钟陵夜别》杨衡
荆台别路长,密绪分离状。莫诉杯来促,更筹屡已倡。
烛花侵雾暗,瑟调寒风亮。谁念晓帆开,默睇参差浪。
卷465_10《经端溪峡中》杨衡
阴岸东流水,上有微风生。素羽漾翠涧,碧苔敷丹英。
重林宿雨晦,远岫孤霞明。飞猱相攀牵,白云乱纵横。
有客溯轻楫,阅胜匪羁程。逍遥一息间,粪土五侯荣。
搴茗庶蠲热,漱泉聊析酲。寄言丝竹者,讵识松风声。
卷465_11《南海苦雨,寄赠王四侍御》杨衡
炎风杂海气,暑雨每成霖。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
念近剧怀远,涉浅定知深。暗沟夜滴滴,荒庭昼霪霪。
折简展离旷,理径俟招寻。处阴诚多惨,况乃触隅禽。
卷465_12《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杨衡
忧思繁未整,良辰会无由。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
蓬阆绝华耀,况乃处穷愁。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
开琴弄清弦,窥月俯澄流。冉冉鸿雁度,萧萧帷箔秋。
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仿佛蒙颜色,崇兰隐芳洲。
卷465_13《寄赠田仓曹湾》杨衡
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朝览夷胡传,暮习颍阳书。盻云高羽翼,待贾蕴璠玙。
缨弁虽云阻,音尘岂复疏。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
卷465_14《咏春色》杨衡
霭霭复蒙蒙,非雾满晴空。密添宫柳翠,暗泄路桃红。
萦丝光乍失,缘隙影才通。夕迷鸳枕上,朝漫绮弦中。
促驷驰香陌,劳莺转艳丛。可怜肠断望,并在洛城东。
卷465_15《送春》杨衡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刃与水火,尽可违之去。惟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未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卷465_16《游峡山寺》杨衡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端溪弥漫驶,曲涧潺湲流。
高居何重遝,登览自夷犹。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
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卷465_17《宿陟岵寺云律师院》杨衡
像宇郁参差,宝林疏复密。中有弥天子,燃灯坐虚室。
心证红莲喻,迹羁青眼律。玉炉扬翠烟,金经开缥帙。
肆陈坚固学,破我梦幻质。碧水洒尘缨,凉扇当夏日。
宿禽讵相保,迸火烟欲失。愿回戚促劳,趋隅事休逸。
卷465_18《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杨衡
秋至触物愁,况当离别筵。短歌销夜烛,繁绪遍高弦。
桂水舟始泛,兰堂榻讵悬。一杯勾离阻,三载奉周旋。
鸦噪更漏飒,露濡风景鲜。斯须不共此,且为更留连。
卷465_19《九日陪樊尚书龙山宴集》杨衡
孟嘉从宴地,千乘复登临。缘危陟高步,凭旷写幽襟。
黄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云杂组绣色,乐和山水音。
旆摇秋吹急,筵卷夕光沉。都人瞻骑火,犹知隔寺深。
卷465_20《江陵送客归河北》杨衡
远客归故里,临路结裴回。山长水复阔,无因重此来。
聊将歌一曲,送子手中杯。
卷465_21《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杨衡
百年泛飘忽,万事系衰荣。高鸿脱矰缴,达士去簪缨。
始从天目游,复作罗浮行。云卧石林密,月窥花洞明。
全形在气和,习默凭境清。夙秘绛囊诀,屡投金简名。
钟管促离觞,烟霞随去程。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卷465_22《送王秀才往安南》杨衡
君为蹈海客,客路谁谙悉。鲸度乍疑山,鸡鸣先见日。
所嗟回棹晚,倍结离情密。无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卷465_23《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杨衡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
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卷465_24《赠罗浮易炼师》杨衡
海上多仙峤,灵人信长生。荣卫冰雪姿,咽嚼日月精。
默书绛符遍,晦步斗文成。翠发披肩长,金盖凌风轻。
晓籁息尘响,天鸡叱幽声。碧树来户阴,丹霞照窗明。
焚香叩虚寂,稽首回太清。鸾鹭振羽仪,飞翻拂旆旌。
左挹玉泉液,右搴云芝英。念得参龙驾,攀天度赤城。
卷465_25《登紫霄峰赠黄仙师》杨衡
紫霄不可涉,灵峰信穹崇。下有琼树枝,上有翠发翁。
鸡鸣秋汉侧,日出红霞中。璨璨真仙子,执旄为侍童。
焚香杳忘言,默念合太空。世华徒熠耀,虚室自朦胧。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兹焉悟佳旨,尘境亦幽通。浩渺临广津,永用挹无穷。
卷465_26《乌啼曲》杨衡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乌栖不定枝条弱,
城头夜半声哑哑。浮萍流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浣纱。
卷465_27《白纻歌二首》杨衡
玉缨翠佩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纻歌,
清声袅云繁思多,凝笳哀瑟时相和。金壶半倾芳夜促,
梁尘霏霏暗红烛。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
蹑珠履,步琼筵,轻身起舞红烛前。芳姿艳态妖且妍,
回眸转袖暗催弦。凉风萧萧漏水急,月华泛艳红莲湿,
牵裙揽带翻成泣。
卷465_28《长门怨》杨衡
丝声繁兮管声急,珠帘不卷风吹入。万遍凝愁枕上听,
千回候命花间立。望望昭阳信不来。回眸独掩红巾泣。
卷465_29《寄彻公》杨衡
北风吹霜霜月明,荷叶枯尽越水清。
别来几度龙宫宿,雪山童子应相逐。
卷465_30《哭李象》杨衡
白鸡黄犬不将去,寂寞空余葬时路。草死花开年复年,
后人知是何人墓。忆君思君独不眠,夜寒月照青枫树。
卷465_31《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杨衡
云房寄宿秋夜客,一灯荧荧照虚壁。虫声呼客客未眠,
几人语话清景侧。不可离别愁纷多,秋灯秋灯奈别何。
卷465_32《采莲曲》杨衡
凝鲜雾渚夕,阳艳绿波风。鱼游乍散藻,露重稍欹红。
楚客伤暮节,吴娃泣败丛。促令芳本固,宁望雪霜中。
卷465_33《他乡七夕》杨衡
汉渚常多别,山桥忽重游。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
寝幌凝宵态,妆奁闭晓愁。不堪鸣杼日,空对白榆秋。
卷465_34《春日偶题》杨衡
何处春先到,桥东水北亭。冻花开未得,冷酒酌难醒。
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更无人劝饮,莺语渐叮咛。
卷465_35《题山寺》杨衡
千峰白露后,云壁挂残灯。曙色海边日,经声松下僧。
意闲门不闭,年去水空澄。稽首如何问,森罗尽一乘。
卷465_36《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赴朝,时兼宗正卿》杨衡
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卷465_37《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杨衡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卷465_38《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杨衡
闻君动征棹,犯夜故来寻。强置一尊酒,重款百年心。
灯白霜气冷,室虚松韵深。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卷465_39《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杨衡
匡山一亩宫,尚有桂兰丛。凿壁年虽异,穿杨志幸同。
貌羸缘塞苦,道蹇为囊空。去谒临川守,因怜鹤在笼。
卷465_40《山斋独宿赠晏上人》杨衡
幢幢云树秋,黄叶下山头。虫响夜难度,梦闲神不游。
窗灯寒几尽,帘雨晓阶愁。何以禅栖客,灰心在沃州。
卷465_41《桂州与陈羽念别》杨衡
惨戚损志抱,因君时解颜。重叹今夕会,复在几夕间。
碧桂水连海,苍梧云满山。茫茫从此去,何路入秦关。
卷465_42《经赵处士居》杨衡
云居避世客,发白习儒经。有地水空绿,无人山自青。
废梁悲逝水,卧木思荒庭。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卷465_43《病中赴袁州次香馆》杨衡
病舆憩上馆,缭绕向山隅。荒葛漫欹壁,幽禽啄朽株。
力微怯升降,意欲结踟躇。谁能挹香水,一为濯烦纡。
卷465_44《送人流雷州》杨衡
逐客指天涯,人间此路赊。地图经大庾,水驿过长沙。
腊月雷州雨,秋风桂岭花。不知荒徼外,何处有人家。
卷465_45《送彻公》杨衡
白首年空度,幽居俗岂知。败蕉依晚日,孤鹤立秋墀。
久客何由造,禅门不可窥。会同尘外友,斋沐奉威仪。
卷465_46《赠庐山道士》杨衡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头垂白发朝鸣磬,
手把青芝夜绕坛。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卷465_47《赋得直如朱丝弦》杨衡
寂寞瑶琴上,深知直者情。幸传朱鹭曲,那止素丝名。
瑞草人空仰,王言世久行。大方闻正位,乐府动清声。
文武音初合,宫商调屡更。谁能向机杼,终日泣无成。
卷465_48《早春即事》杨衡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醉醒。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候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卷465_49《题花树》杨衡
都无看花意,偶到树边来。可怜枝上色,一一为愁开。
卷465_50《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杨衡
风鸣云外钟,鹤宿千年松。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
卷465_51《边思》杨衡
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梅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
卷465_52《夜半步次古城》杨衡
茫茫死复生,惟有古时城。夜半无鸟雀,花枝当月明。
卷465_53《春梦》杨衡
空庭日照花如锦,红妆美人当昼寝。
傍人不知梦中事,唯见玉钗时坠枕。
卷465_54《宿青牛谷》杨衡
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
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
卷465_55《槿(一作戎昱诗)》杨衡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一花开。
怜红未许家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卷465_56《九日》杨衡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卷465_57《仙女词》杨衡
玉京初侍紫皇君,金缕鸳鸯满绛裙。
仙宫一闭无消息,遥结芳心向碧云。
卷465_58《句》杨衡
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答崔钱二补阙见《诗式》)
一一鹤声飞上天。(见《纪事》)

杨衡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接弟十五夜所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吉字中营尚易整顿否?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
  • 书生遭饿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交河有书生,日暮独步田野间,遥见似有女子避入秫田,疑荡妇之赴幽期者,逼往视之,寂无所睹。疑其窜伏深丛,不复追迹。归而大发寒热,且作谵语曰:我饿鬼也。以君有禄相,不敢触忤,故潜匿草间...
  • 黔游日记六》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戊寅(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五日晨起,自鼎站西南行。  一里余,有崖在路右,上下各有洞,洞门俱东南向,而上洞尤空阔,以高不及登。路左壑已成涧,随之南半里,山回壑尽,脊当其前,路乃上跻,水则自其...
  • 楚游日记十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四月初一日 五鼓,雨大作,平明冒雨行。即从路亭岐而东北,随萧韶溪西岸行。三里,西望掩口东两山峡,已出其下平畴矣。于是东山渐豁,溪转而东,路亦随之。又五里,溪两旁石盘错如斗,水奔束...
  • 李商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李商英 醉蓬莱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来自丹台,生逢华旦,身登仙路。 衮绣归来,水晶宫里,燕处超然,去天尺五。绿发朱颜,照青...
  • 列传第二百七·广西土司三》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泗城州,宋置,隶横山寨。元属田州路。其界东抵东兰,西抵上林长官司,南抵田州,北抵永宁州。   洪武五年,征南副将军周德兴克泗城州,土官岑善忠归附,授世袭知州。十三年,善忠子振作...
  • 志第五十 艺文四》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丁部集录,其类三: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凡著录八百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著录四百八家,五千八百二十五卷。 王逸注《楚辞》十六卷 刘...
  •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
  • 列传第五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高仙芝,本高丽人也。父舍鸡,初从河西军,累劳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少随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年二十馀即拜将军,与父同班秩。事节度使田仁琬...
  • 列传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子熙) 唐永(子瑾) 柳敏(子昂)王士良 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
  • 杜彦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杜彦,云中人。 父亲杜迁,适逢葛荣之乱,迁徙到豳居住。 杜彦生性勇敢果断,善于骑马射箭。 仕北周,开始当左侍上士,后随柱国陆通在土州进攻陈国将领吴明彻,打败陈国军。 他又...
  • 李顺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他的父亲李系,是慕容垂的散骑侍郎,东武城令,因治理政事有能力而闻名。太祖平定中原以后,任李系为平棘令。李系年老,死于家中。太祖追封他为宁朔将军、赵郡...
  • 荀朗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陰人。其祖父荀延祖,为梁颍川太守,父亲荀伯道,为卫尉卿。 荀朗年少时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初任梁庐陵王行参军。侯景之乱时,荀朗招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无所隶属...
  •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 【原文】 公薨之月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②,晋峰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③。士文伯让之,曰④:“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
  • 方技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华佗传、杜夔传、朱建平传、周宣传、管辂传) 华佗传,(附吴普、樊阿传)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又叫甫方。在徐土求学,精通几部经书。 沛国相陈王圭推荐他作了孝廉。太尉黄琬征召...
  • 楚宣王问群臣曰》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四 楚策一(楚宣王问群臣曰) 【提要】狐假虎威的成语就来自本章。古人在游说时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充实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语言。今天的人们,已经几乎没有创...
  • 田忌亡齐而楚》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田忌亡齐而楚) 【提要】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很轻松地就可以打开局面,而有些人始终愁眉不展。事在人为,人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头脑。看似很困难的事,只要善于谋...
  • 阴阳类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 帝曰:却...
  • 陆龟蒙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全唐诗卷六百二十五 卷625_1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陆龟蒙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罱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 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
  • 刘禹锡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六十三 卷363_1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刘禹锡 叹息鲁先师,生逢周室卑。 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历聘不能用,领徒空尔为。 儒风正礼乐,旅象入蓍龟。 西狩非其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