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日射云间五色芝》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浣溪沙·日射云间五色芝更新时间:2021-01-20
《浣溪沙·日射云间五色芝》是金末词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作者回忆二十年前,汴京的灿烂与辉煌,以及御题赋诗的憧憬。下片则写遭劫后的破败荒凉,以及亡国之臣的失落。全词运用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余地。
这首词约作于蒙古乃马真后四年(1245年)。这一年,词人因三女迁葬事重回汴梁。金亡已十多年了,亡国之臣重游故都,观看眼前景象,联想起往年科举考试的题目,自然感慨万千,由此他写下这首词抒发痛悼故国的深情。
注释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宏辞:金章宗明昌初年,为选拔超常人才,特设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学宏词科;御题:即皇帝的命题。
五色芝:即祥瑞的灵芝,古称仙草。五色,指彩云,写祥瑞的气象。
“鸳鸯”句:指宫殿上的琉璃瓦,仰为沟,俯为脊,脊上雨水往沟里流下。因俯仰之边相扣,故喻鸳鸯。差参,高低错落叠放。
“西山”句:自注云:“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三月火: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后世遂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这里指蒙古军攻汴京,放火焚毁宫室。当年,金灭北宋时,亦然。汴京屡建屡遭浩劫。
万年枝: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江令:指南朝陈国之江总,字总持。好学,能文。尤善五七言诗。陈后主即位,授尚书令。大权在握,伤于浮艳,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陈亡人隋。后来诗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叹沦为遗民的伤痛。
白话译文
往年参加宏辞科考试,陛下出的题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诗。
阳光照耀在云间,犹如五色灵芝。俯仰生姿的鸳鸯宫瓦,参差反射着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进入了诗篇。
故都遭遇咸阳三月火般的浩劫,城郭已化为焦土,而残花依然在万年久远的枝头萌发。在那年江令郎独自归来的时候。

诗人元好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浣溪沙·日射云间五色芝》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