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荔枝》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减字木兰花·荔枝更新时间:2017-11-01
《减字木兰花·荔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主要写荔枝贡史,下片写了词人自己品尝荔枝的情景。全词色调鲜明,古今对比,不仅写出了词人吃荔枝的情调,而且突出了荔枝的珍贵品质。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是时,东坡被贬惠州,同地方官僚朋友游山玩水,宴饮食荔枝,见物思古,于是作下这首词。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荔枝:植物果实名。
⑶闽(mǐn)溪:闽江,代指福建。珍献:珍贵贡品。云帆:言船之多也。
⑷玉座:器物的饰玉底座。金盘:金属制成的食品盘。奇葩:珍奇的花果,这里代荔枝。四百年:从隋大业年间到宋绍圣年间约四百九十年。四百年为约数。
⑸酽(yàn):浓。雅称:正适合。佳人:美女。擘(bò):分开,剖裂。
⑹骨:核仁。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白话译文
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
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古诗《减字木兰花·荔枝》的名句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荔枝》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