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更新时间:2018-03-28
《喜迁莺》,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又名《鹤冲天》,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长调起于宋,双调,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五字三体,上、下片各五仄韵。吴词为一百零三字,按句逗不同分为两格:一为上片十句,下片十二句;一为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
“江亭”两句,扣题“岁除”。言在除夕暮色中,词人来到江边小亭闲坐。他眼望大雁南飞,耳闻橹声喑哑,一片孤寂难忍。“蓝尾”三句,近节思亲人。“蓝尾”,即蓝尾酒。“蓝”通阑,尽也。“蓝尾”,取一岁已尽之义。据《唐音癸签》周必夫《元日》诗“赌酒弹棋真梦尔,胶牙蓝尾亦悠哉。”即指元日习俗食胶牙饧,饮蓝尾酒也。此言元旦即到,随乡入俗,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现在旅居瓜泾萧寺,所以即使饮蓝尾酒,食胶牙饧,也是形单影孤,食之淡而无味。“雪舞”两句,述野外景色。言词人再从江亭内眺望远近景色,见雪花已在野梅树与乡民篱笆之间飘飞,就想到:这雪天严寒,贫穷的打渔人家将怎么过?此是推己而及人也。“晚风峭”三句,望春至。“初番花讯”,自小寒起至谷雨止,共八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小寒一候梅花,即是初番梅花风。《荆楚岁时记》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此处是说:晚风料峭,花信风起,春姑娘是否已知道了这个讯息,动身而来?“春还知否”一句,尽露词人渴望春至的焦急心理。到那时则能处处皆现百花争艳,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
过片“何处”四句,入夜见闻。言夜晚寺内清静,词人抬头远望不知什么人家把灯光烧得通明,并传过来一阵阵嘈杂声。这可能是富贵人家的男女在艳红翠绿丛中围聚赌博吧,所以忘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地疯玩。“博簺”,古代的一种赌博用具。四句呼应上片“寒拥渔家门户”,两者对比之下,贫富显见;并与自己的形影孤单也作了对照铺垫。“谁念”五句,述自身。词人说:有谁知道我这个羁旅在外的行人,心中的愁绪长得比春草还快?懊丧啊!自己这么多年来真是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啊,大好的时光好象飞箭似的白白流失了。夜深更静,孤眠难睡,索兴起床剔亮灯芯,即在这除夕夜搜肠刮肚地填写了这首辞旧迎新的词。“彩桃新句”,语出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归好”三句,计归程。词人说:即使我回到了苏州西园的居所,料想也要等到池畔的柳树已吐出嫩芽的时候。
全词上下片有杜工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意境。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上片写清晨乘画舫游西湖,饯行。下片写游湖感慨。此词描述了作者清晨在西湖乘画舫为赵山台饯行的情景,抒发了乘舫游湖的感慨。

诗人吴文英资料

赏析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