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妇·蓬鬓蓬门积恨多》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处默古诗:织妇·蓬鬓蓬门积恨多更新时间:2019-01-14
《织妇》唐朝诗人处默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从织布妇女通宵织布这一侧面,深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揭露了豪门大户的奢侈荒淫,抨击了黑暗的封建制度。
(1)蓬鬓:像蓬草一般散乱的头发。
(2)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代指穷人居住的简陋的房屋。
(3)阑(1an):残,尽,晚。
(4)缣:双丝织成的细绢。唐制布帛四丈为一缣或一匹。
(5)陪:同赔,意为附加或贴上。
(6)线纳:指缝缝补补的女红(gōng)。
(7)青楼:泛指豪华精致的楼房,后又专指*院,于此二义皆通。

诗人处默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处默

处默,唐末诗僧,生于唐文宗时期前后,公元874年前后去世,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幼出家于兰溪某寺,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曾游历杭州、润州等处,与若虚同居庐山,又入九华山居住。后入长安,住慈恩..... 查看详情>>

诗人处默作品: 《忆庐山旧居·粗衣粝食老烟霞》 《山中作·席帘高捲枕高攲》 《织妇·蓬鬓蓬门积恨多》 《为贯休作·分衭无血泪》 《宿郑谏议山居》 《织妇·蓬鬓蓬门积恨多》 《赠方干·盛名传出自皇州》 《题栖霞寺僧房》 《耕田鼓诗》 《山中作·席帘高卷枕高欹

《织妇·蓬鬓蓬门积恨多》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