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标本病传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标本病传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标本病传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它病。
先病而后先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气有同气。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以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肢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肺病喘咳,三日而胁肢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肝病头目眩胁肢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_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入定,夏晏食。
肾病少腹腰脊痛、浊酸,三日背_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肢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_酸,三日背_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眣。
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_酸,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标本病传论篇相关文章

  • 揭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揭姓起源①《万姓统谱》“揭”姓条:“《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豫章郡”。②《揭阳文史》总第12集《南康地名与北门关帝庙灯橱》文中记载:“关帝庙灯...
  • 禀祖父母·报告补侍读》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孙国藩跪禀  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廿九日祖母大人寿辰,孙等叩头遥祝,寓中客一席,次日请同县公车一席。初七日皇上御门,孙得转补翰林院侍读,听遗侍讲缺,许乃钊补升。诗讲转侍读,照...
  • 奸劫弑臣》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
  • 讽谏卷十一》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原文 - - 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者宜为人谋,不为己虑。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
  • 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 晾马桶》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晾马桶 苏州人家晒两马桶在外,瞽者不知,误撒小解。其姑喝骂,嫂忙问曰:“这娘贼个脓血,滴来你个里面,还是撒来我个里头。”姑回云:“我搭你两边都有点个。” ...
  • 强盗脚》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强盗脚 乡民初次入城,见有木桶悬于城上。问人曰:“此中何物?”应者曰:“强盗头。”及至县前,见数个木匣钉于谯楼之上,皆前官既去,而所留遗爱之靴。乡民不知,...
  • 宋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宋 姓氏祖宗:微子 姓氏起源: 周朝时宋国公族的后代,以国为姓,世代姓宋。建立宋国的人名叫微子,他原是商朝的王族。商朝由一位上古的伟人“汤”建立,只是商朝传到...
  • 将军官称》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前汉书•百官表》:“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予按《国语》:“郑文公以詹伯为将军。”又:“吴夫差十旌一将军。”《左传》:“岂将军食...
  • 李浙、黄铢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李浙 踏莎行(送新城交代李达善) 红药香残,缘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绣鞍初上马蹄轻,举头便觉长安近。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后凭谁问。 满...
  •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请以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为之;王即召革、程拜行台左、右丞相,以质...
  • 魏纪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6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魏纪十魏元帝景元三年(壬午,公元262年)   [1]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朱氏,朱公主之女也。戊子,立子为太子。   [1]秋季,八月,乙酉(十六日),吴王立皇后朱氏,她是朱公主的女儿。戊...
  • 志第六十七·兵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
  • 光宗纪》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名..,宋孝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1147)九月乙丑日,生于王府。绍兴二十年,赐给现名,授为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
  • 徽宗纪》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一)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名佶,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母亲是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1082)十月初十,出生在皇宫。第二年正月赐名,十月授给镇宁军节度...
  • 景延广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他的父亲景建,累赠太尉。景延广年轻时学习 射箭,以挽力强劲著称。后梁开平年间,邵王朱友诲节制陕州,把他召到部下,朱友诲犯密谋叛乱罪,景延广逃出幸免于难。...
  • 卫玄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陽人。 祖父卫悦,西魏司农卿。 父亲卫扌剽,侍中、左武卫大将军。 卫玄小时即有才气见识,北周武帝为藩王时,召卫玄任记室。 升任给事上士,承袭兴势公的爵...
  • 长孙览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陽人。 祖父长孙稚,西魏太师、假黄钺、上党 文宣王。 父亲长孙绍远,北周小宗伯、上党 郡公。 长孙览生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通音律。 西魏大统中...
  • 谢贞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谢贞字元正,陈郡陽夏人,晋太傅谢安九世孙。其祖父谢绥,为梁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
  • 文惠太子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文惠太子萧长懋字云乔,他是世祖(萧赜)的长子。世祖生他时年龄还不到二十岁,太祖(萧道成)十分喜爱他。文惠太子姿容丰润,小字叫做“白泽”。宋元徽末年,跟随世祖在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