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明史 > 50章 > 本纪第二十·神宗一

明史

《明史》50章本纪第二十·神宗一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

《明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本纪第二十·神宗一

书籍:明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10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也。母贵妃李氏。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性岐嶷,穆宗尝驰马宫中,谏曰:“陛下天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穆宗喜,下马劳之。陈皇后病居别宫,每晨随贵妃候起居。后闻履声辄喜,为强起。取经书问之,无不响答,贵妃亦喜。由是两宫益和。
六年五月,穆宗崩。六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甲子,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万历元年,诏赦天下。祀建文朝尽节诸臣于乡,有苗裔者恤录。庚午,罢高拱。丁丑,高仪卒。壬午,礼部尚书吕调阳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秋七月丁亥,初通漕运于密云。庚寅,察京官。己亥,戒谕廷臣,诏曰:“近岁以来,士习浇漓,官方刓缺,诋老成为无用,矜便佞为有才。遂使朝廷威福之柄,徒为人臣报复之资。用是薄示惩戒,余皆曲贷。诸臣宜祓除前愆,共维新政。若溺于故习,背公徇私,获罪祖宗,朕不敢赦。”庚子,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贵妃曰慈圣皇太后。八月戊午,祀大社大稷。九月甲午,葬庄皇帝于昭陵。冬十月己未,侍郎王遴、吴百朋、汪道昆分阅边防。辛酉,停刑。十一月乙未,河工成。十二月辛酉,振榆林、延绥饥。甲戌,以大行未期,罢明年元夕灯火及宫中宴。
万历元年春二月癸丑,御经筵。三月丙申,诏内外官举将材。夏四月乙丑,潮、惠贼平。庚午,旱,谕百官修省。五月甲申,诏内外官慎刑狱。六月壬申,振淮安水灾。秋七月,河决徐州。九月癸未,振荆州、承天及济南灾。丙戌,四川都掌蛮平。癸卯,停刑。冬十一月庚辰,命诸司立程限文簿,以防稽缓。十二月己未,振辽东饥。是年,暹罗、琉球入贡。
二年春正月甲午,召见朝觐廉能官于皇极门。二月甲寅,振四川被寇诸县。三月癸巳,赐孙继皋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丙寅,诏内外官行久任之法。五月辛丑,穆宗神主祔太庙。八月己巳,振山西灾。庚午,振淮、扬、徐水灾。冬十月甲寅,决囚。丁卯,视朝阅铨选。闰十二月庚寅,诏罢明年元夕灯火。是年,琉球入贡。
三年春正月丁未,享太庙。二月戊寅,祀大社大稷。辛巳,诏南京职务清简,官不必备。丙申,始命日讲官分直记注起居,纂缉章奏,临朝侍班。夏四月己巳朔,日有食之,既。壬申,书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十二事于座右,以自警。五月庚子,淮、扬大水,诏察二府有司,贪酷老疾者罢之。六月戊辰,浙江海溢。戊寅,命抚、按官,有司贤否一体荐劾,不得偏重甲科。是夏,苏、松、常、镇大水。秋八月丙子,礼部侍郎张四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丁丑,河决高邮、砀山。戊子,免淮、扬、凤、徐被水田租。九月戊午,京师地震。冬十月丁卯,地再震,敕群臣修省。戊辰,停刑。十一月乙巳,祀天于南郊。十二月辛未,诏罢明年元夕灯火。是年,安南、琉球、暹罗、土鲁番入贡。
四年春正月丁巳,辽东巡按御史刘台以论张居正逮下狱,削籍。夏五月戊申,祀地于北郊。六月庚辰,复遣内臣督苏、杭织造。秋七月丁酉,谕吏、户二部清吏治,蠲逋赋有差,明年漕粮折收十之三。壬寅,遣御史督修江、浙水利。甲辰,修泗州祖陵。辛亥,草湾河工成。八月壬戌,释奠于先师孔子。是秋,河决崔镇。冬十月乙亥,振徐州及丰、沛、睢宁、金乡、鱼台、单、曹七县水灾,蠲租有差。是年,安南、琉球、乌斯藏、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鲁迷、哈密入贡。
五年春正月己酉,诏凤阳、淮安力举营田。二月乙丑,振广西饥。三月乙巳,赐沈懋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五月癸巳,广东罗旁瑶平。秋八月癸亥,河复决崔镇。闰月乙酉朔,日食,阴云不见。九月己卯,起复张居正。冬十月乙巳,以论张居正夺情,杖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罢黜谪戍有差。丁未,杖进士邹元标,戍边。十一月癸丑,以星变考察百官。是年,琉球入贡。
六年春正月,筑决河堤。二月戊戌,免兖、青、登、莱所属逋赋。庚子,立皇后王氏。三月甲寅,礼部尚书马自强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侍郎申时行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甲子,张居正葬父归。夏四月乙未,免湖广、四川逋赋。丙午,诏户部岁增金花银二十万两。六月乙未,张居正还京师。秋七月乙卯,吕调阳致仕。丙子,诏江北诸府民,年十五以上无田者,官给牛一头、田五十亩开垦,三年后起科。九月庚午,诏苏州诸府开垦荒田,六年后起科。辛未,停刑。冬十月辛卯,马自强卒。十一月辛酉,礼天于南郊。是年,乌斯藏入贡。
七年春正月戊辰,诏毁天下书院。二月己丑,遣使分阅边防。三月甲子,免淮、扬逋赋。夏五月癸亥,祀地于北郊。六月辛卯,核两畿、山东、陕西勋戚田赋。秋七月壬子,振苏、松水灾,蠲税粮。戊午,京师地震。是年,乌斯藏入贡。
八年春二月辛未朔,日有食之。戊子,耕耤田。戊戌,河工成。三月辛亥,奉两宫皇太后如天寿山谒陵,免所过田租。甲寅,还宫。丁卯,赐张懋修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闰四月庚申,广西八寨贼平。冬十月辛丑,汰内外冗官。乙巳,振苏、松、常、镇饥。十一月丙子,诏度民田。是年,琉球入贡。
九年春正月庚午,敕边臣备警。辛未,裁诸司冗官。癸酉,土蛮犯锦州,游击周之望败没。己卯,命翰林官日四人入直。辛巳,裁南京冗官。甲申,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袭败土蛮于袄郎兔。三月丙寅,大阅。是月,土蛮犯辽阳,副总兵曹簠御之,败绩。夏四月丁酉,振山西被灾州县。乙卯,振苏、松、淮、凤、徐、宿灾。户部进《万历会计录》。秋八月丁未,扬州大水。九月丁亥,停刑。冬十月己亥,土蛮犯广宁、义州,李成梁御却之。十一月丙戌,振真定、顺德、广平灾,免税粮。是年,裁各省冗官,核徭赋,汰诸司冒滥冗费。琉球、安南、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鲁迷、哈密、乌斯藏入贡。
十年春二月癸巳,顺义王俺答卒。丁酉,免天下积年逋赋。三月庚申,杭州兵变,执巡抚吴善言。丁卯,兵部侍郎张佳胤巡抚浙江,讨定之。丙子,泰宁卫部长速把亥犯义州,李成梁击斩之。己卯,倭寇温州。夏四月戊子朔,谕礼部,令民及时农桑,勿事游惰。甲午,宁夏土军马景杀参将许汝继,巡抚都御史晋应槐讨诛之。庚子,以久旱敕修省。五月庚申,免先师孔子及宋儒朱熹、李侗、罗从彦、蔡沈、胡安国、游酢、真德秀、刘子翚,故大学士杨荣后裔赋役有差。庚辰,振畿内饥。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寅,振太原、平阳、潞安饥。乙巳,前礼部尚书潘晟兼武英殿大学士,吏部侍郎余有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晟寻罢。丙午,张居正卒。秋七月庚午,振平、庆、延、临、巩饥。九月丙辰,以皇长子生,诏赦天下。甲子,上两宫皇太后徽号。冬十月丙申,苏、松大水,蠲振有差。十二月壬辰,太监冯保谪奉御,籍其家。壬寅,复建言诸臣职。是年,免畿内、山西被灾税粮。哈密、乌斯藏入贡。
十一年春正月壬戌,敕严边备。闰二月甲子,俺答子乞庆哈袭封顺义王。缅甸寇永昌。乙丑,如天寿山谒九陵,免所过田租。庚午,如西山谒恭让章皇后、景皇帝陵。辛未,还宫。乙酉,振临、巩、平、延、庆五府旱灾,免田租。三月甲申,追夺张居正官阶。庚子,赐朱国祚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丁巳,张四维以忧去。己未,吏部侍郎许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甲戌,承天大雨,江溢。是月,广东罗定兵变。五月,我大清太祖高皇帝起兵征尼堪外兰,克图伦城。六月乙丑,振承天、汉阳、郧阳、襄阳灾。秋八月丙辰,免山西被灾税粮。九月甲申,如天寿山谒陵。己丑,还宫。冬十月癸亥,停刑。辛未,河南水灾,蠲振有差。十一月己卯朔,日有食之。十二月庚午,慈宁宫灾,敕修省。是年,琉球入贡。
十二年春二月丁卯,京师地震。己巳,释建文诸臣外亲谪戍者后裔。三月己亥,减江西烧造瓷器。夏四月乙卯,籍张居正家。丁巳,游击将军刘綎讨平陇川贼。五月甲午,京师地震。六月辛亥,以云南用兵,免税粮及逋赋。秋八月丙辰,榜张居正罪于天下,家属戍边。九月丙戌,奉两宫皇太后如天寿山谒陵。己丑,作寿宫。辛卯,还宫。冬十月丁巳,停刑。丙寅,免湖广、山东被灾税粮。十一月己丑,余有丁卒。十二月甲辰,前礼部侍郎王锡爵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侍郎王家屏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癸亥,罢开银矿。是年,安南、乌斯藏入贡。
十三年春正月辛卯,四川建武所兵变,击伤总兵沈思学。二月丁未,南京地震。京师自去年八月不雨,至于是月。庚午,大雩。三月甲申,大雩。己丑,李成梁出塞袭把兔儿炒花,大破之。壬辰,减杭州织造及尚衣监料银。尚宝司少卿徐贞明督治京畿水田。夏四月丙午,大雩。戊申,以旱诏中外理冤抑,释凤阳轻犯及禁锢年久罪宗。戊午,步祷于南郊,面谕大学士等曰:“天旱虽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贪婪,剥害小民,以致上干天和,今后宜慎选有司。”蠲天下被灾田租一年。五月丙戌,雨。六月辛丑,慈宁宫成。壬寅,建武所乱卒伏诛。是月,四川松、茂番作乱。秋八月己酉,京师地震。闰九月戊戌,振淮、凤灾。癸卯,如天寿山阅寿宫。戊申,还宫。庚申,停刑。冬十二月丁卯,汰惜薪司内官冗员。是月,顺义王乞庆哈卒。是年,土鲁番、乌斯藏入贡。
十四年春二月癸未,严外官馈遗。三月戊戌,以旱霾,谕廷臣陈时政。癸卯,禁部曹言事,罢治京畿水田。癸丑,赐唐文献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戊午,久旱,敕修省。夏四月癸酉,京师地震。六月癸未,松茂番平。是夏,振直隶、河南、陕西及广西浔、柳、平乐,广东琼山等十二县饥。山西盗起。秋七月癸卯,振江西灾。戊申,敕户、兵二部抚安灾民,严保甲。是月,淇县贼王安聚众流劫,寻剿平之。九月壬辰,王家屏以忧去。乙卯,停刑。己未,发帑遣使振河南、山东、直隶、陕西、辽东、淮、凤灾。冬十月丙寅,礼部主事卢洪春以疏请谨疾,杖阙下,削籍。十一月癸卯,祀天于南郊。是年,土鲁番入贡。
十五年春正月壬辰,发帑振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诸宗室。三月乙卯,乞庆哈子撦力克袭封顺义王。夏四月,京师旱,大疫。六月戊辰,禁廷臣奢僣。是月,京师大雨。振恤贫民。秋七月,江北蝗,江南大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旱,河决开封,蠲振有差。八月庚申,以灾沴频仍,敕抚、按官惩贪吏,理冤狱,蠲租、振恤。九月丁亥朔,日当食,阴云不见。己丑,停刑。冬十月庚申,大学士申时行请发留中章奏。十一月戊子,郧阳兵噪,巡抚都御史李材罢。是年,哈密、琉球、乌斯藏入贡。
十六年春三月壬辰,诏改《景皇帝实录》,去郕戾王号,不果行。山西、陕西、河南及南畿、浙江并大饥疫。夏四月,振江北、大名、开封诸府饥。五月,四川建昌番作乱,讨平之。乙巳,以军储仓火及各省灾伤,敕内外官修省。六月庚申,京师地震。甲子,以灾伤停减苏、杭织造。秋七月乙卯,免山东被灾夏税。庚午,定边臣考绩法。八月乙未,诏取太仓银二十万充阅陵赏费。九月己未,停刑。庚申,如天寿山阅寿宫。甲子,次石景山观浑河。乙丑,还宫。庚午,甘肃兵变,巡抚都御史曹子登罢。是月,青海部长他不囊犯西宁,杀副将李魁。冬十一月辛酉,禁章奏浮冗。是年,乌斯藏入贡。
十七年春正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丁巳,太湖、宿、松贼刘汝国等作乱,安庆指挥陈越讨之,败死。二月丙申,吴淞指挥陈懋功讨平之。三月丙辰,免升授官面谢。自是临御遂简。癸亥,云南永昌兵变。乙丑,赐焦竑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己亥,王家屏复入阁。始兴妖僧李圆朗作乱,犯南雄,有司讨诛之。六月甲申,浙江大风,海溢。己丑,永昌乱卒平。乙巳,南畿、浙江大旱,太湖水涸,发帑金四十万振之。秋八月壬寅,严匿名揭之禁。冬十月癸未,停刑。癸卯,黄河决口工成。十二月己丑,谕诸臣遇事勿得忿争求胜。是年,安南、乌斯藏入贡。
十八年春正月甲辰朔,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于毓德宫,出皇长子见之。夏四月甲申,振湖广饥。六月己卯,免畿内被灾夏税。甲申,青海部长火落赤犯旧洮州,副总兵李联芳败没。乙酉,更定宗藩事例,始听无爵者得自便。秋七月庚子朔,日有食之。乙丑,召见阁臣议边事,命廷臣举将材。己巳,兵部尚书郑雒经略陕西四镇及山西、宣、大边务。是月,火落赤再犯河州、临洮,总兵官刘承嗣败绩。八月癸酉,停撦力克市赏。冬十月戊寅,振临洮被兵军民。十二月甲申,遣廷臣九人阅边。是年,安南入贡。
十九年春正月,顷甸寇永昌、腾越。二月乙酉,总兵官尤继先败火落赤余众于莽剌川。闰三月丁丑,以彗星见,敕修省。己卯,责给事中、御史风闻讪上,各夺俸一年。夏四月丙申,享太庙。是后庙祀皆遣代。五月壬午,四川四哨番作乱,巡抚都御史李尚思讨平之。六月壬子,王锡爵归省。秋七月癸未,谕廷臣,国是纷纭,致大臣争欲乞身,此后有肆行诬蔑者重治。八月丁酉,免河南被灾田赋。九月壬申,许国致仕。甲戌,申时行致仕。丁丑,吏部侍郎赵志皋为礼部尚书,前礼部侍郎张位为吏部侍郎,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冬十月癸巳,京营军官哗于长安门。十二月甲午,诏定戚臣庄田。癸丑,河套部敌犯榆林、延绥,总兵官杜桐败之。是年,畿内蝗,南畿、浙江大水,蠲振有差。琉球入贡。
二十年春正月丙戌,给事中孟养浩以言建储杖阙下,削籍。三月戊辰,宁夏致仕副总兵哱拜杀巡抚都御史党馨、副使石继芳,据城反。辛未,王家屏致仕。壬申,总督军务兵部尚书魏学曾讨宁夏贼。戊寅,赐翁正春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甲辰,总兵官李如松提督陕西讨贼军务。甲寅,甘肃巡抚都御史叶梦熊帅师会魏学曾讨贼。撦力克擒贼,叩关献俘,复还二年市赏。五月,倭犯朝鲜,陷王京,朝鲜王李〈口公〉奔义州求救。六月丁未,诸军进次宁夏,贼诱河套部入犯,官军击却之。秋七月癸酉,免陕西逋赋。甲戌,副总兵祖承训帅师援朝鲜,与倭战于平壤,败绩。甲申,罢三边总督魏学曾,以叶梦熊代之,寻逮学曾下狱。八月乙巳,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己酉,诏天下督抚举将材。九月壬申,宁夏贼平。冬十月壬寅,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充防海御倭总兵官,救朝鲜。是月,振畿内、浙江、河南被灾诸府蠲租有差。十一月戊辰,御午门,受宁夏俘。十二月甲午,以宁夏贼平,告天下。是年,暹罗、土鲁番入贡。
二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李如松攻倭于平壤,克之。辛未,王锡爵还朝。辛巳,诏并封三皇子为王,廷臣力争,寻报罢。壬午,李如松进攻王京,遇倭于碧蹄馆,败绩。二月甲寅,敕劳东征将士。夏四月癸卯,倭弃王京遁。六月丁酉,诏天下每岁夏月录囚,减释轻系,如两京例。癸卯,倭使小西飞请款。秋七月癸丑,召援朝鲜诸边镇兵还。乙卯,慧星见,敕修省。八月丙戌,以灾异敕戒内外诸臣修举实政。冬十月丙申,停刑。十二月丙辰,蓟辽总督顾养谦兼理朝鲜事,召宋应昌、李如松还。是年,振江北、湖广、河南、浙江、山东饥。河南矿贼大起。乌斯藏入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己亥,诏以各省灾伤,山东、河南、徐、淮尤甚,盗贼四起,有司玩愒,朝廷诏令不行。自今以安民弭盗为抚按有司黜陟。二月癸丑,皇长子常洛出阁讲学。甲子,遣使振河南,免田租。三月癸卯,诏修国史。夏四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五月辛卯,礼部尚书陈于陛、南京礼部尚书沈一贯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庚子,王锡爵致仕。六月己酉,雷雨,西华门灾。敕修省。秋七月丙申,河套部长失兔犯延绥。是月,延绥总兵官麻贵败河套部敌于下马关。冬十月己未,南京兵部右侍郎邢玠总督川、贵军务,讨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丁卯,诏倭使入朝。是月,炒花犯辽东,总兵官董一元败之。是年,琉球、乌斯藏入贡。
二十三年春正月癸卯,遣都督佥事李宗城、指挥杨方亨封平秀吉为日本国王。三月乙未,赐朱之蕃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五月丁酉,京师地震,敕修省。秋九月戊寅,青海部长永邵卜犯甘肃,参将达云败之。乙酉,诏复建文年号。冬十一月辛未,湖广灾,蠲振有差。十二月辛丑,大学士赵志皋等请发留中章奏,不报。是年,江北大水,淮溢,浸泗州祖陵。
二十四年春二月戊申,麻贵袭河套部,败之。三月乙亥,乾清、坤宁两宫灾,敕修省。壬辰,下诏自责。是月,火落赤犯洮河,总兵官刘綎破走之。夏四月己亥,李宗城自倭营奔还王京。五月戊辰,河套部敌犯甘肃,总兵官杨浚击破之。庚午,复议封倭,命都督佥事杨方亨、游击沈惟敬往。六月,振福建饥。秋七月丁卯,吏部尚书孙丕扬请发推补官员章疏,不报。戊寅,仁圣皇太后崩。乙酉,始遣中官开矿于畿内。未几,河南、山东、山西、浙江、陕西悉令开采,以中官领之。群臣屡谏不听。闰八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丁卯,大学士赵志皋请视朝,发章奏,罢采矿,不报。九月乙未,杨方亨至日本,平秀吉不受封,复侵朝鲜。乙卯,葬孝安庄皇后。是月,河套部犯宁夏。总兵官李如柏击败之。是秋,河决黄堌口。冬十月丙子,停刑。乙酉,始命中官榷税通州。是后,各省皆设税使。群臣屡谏不听。十二月乙亥,陈于陛卒。

本纪第二十·神宗一相关文章

  • 姚安公论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福州学使署,本前明税珰署也,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至今犹往往见变怪。余督闽学时,奴辈每夜惊。甲寅夏,先姚安公至署,闻某室有鬼,辄移榻其中,竟夕晏然,昀尝乘间微谏,请勿以千金之躯与鬼角...
  • 曹氏不怕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
  • 蛟龙利害悬殊》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余弟诚伯知兴国州年余,告我曰:“凡有泉水之地,其下皆有伏龙。兴州民皆于山间或平地,搜得一泉,可以致富。其水或溉数百亩,或溉千余亩,凡泉水经行之地,其两旁田皆可沽善价。夏秋...
  • 半部《论语》》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现在我们开始讲下论。把下论讲完了再回来讲上论的第十篇,作为总结论。假使将来诸位教后一辈青年,我提供各位意见,可用两个方法,一个是先讲《乡党》,孔子生活的素描,然后再从第一篇...
  • 告子章句上·第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小明》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
  • 第十八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却说当下何观察领了知府台旨下厅来,随即到机密房里与众人商议。众多做公的道:“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若不得大队官军,舟船人马谁敢去那里...
  • 胜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六卷 - - 【解析】本篇以《胜战》为题,乃继《佚战》之后,进一步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产生骄惰情绪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打了胜仗,不可产生骄惰情绪,而应当日夜加强战备以防敌人...
  • 并韶》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梁武帝时,有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撙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遂还乡里谋作乱。夫用门地族望为选举低昂,乃晋、宋以来弊法,蔡撙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 大曲伊凉》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凉州今转为梁州,唐人已多误用,其实从西凉府来也。凡此诸曲,唯伊、凉最著,唐诗词称之极多,聊纪十数联,以资谈助。如:&ldq...
  • 士之处世》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禘,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
  • 典章轻废》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典帝故事,有一时废革遂不可复者。牧守铜鱼之制,新除刺史给左鱼,到州取州库右鱼合契。周显德六年,诏以特降制书,何假符契?遂废之。唐两省官上事宰臣,送上,四相共坐一榻,各据一隅,谓之押...
  • 舒氏、琴操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舒氏 点绛唇 独自临池,闷来强把阑干凭。旧愁新恨。耗却年时兴。鹭散鱼潜,烟敛风初定。波心静。照人如镜。少个年时影。 琴操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
  • 谢逸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谢逸 蝶恋花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踏莎行 柳...
  • 辛仲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后周广顺年间,...
  • 卷六肃宗 代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也。母曰元献皇后杨氏。初名 嗣升,封陕王。   开元四年,为安西大都护。性仁孝,好学,玄宗尤爱之,遣贺知章、潘肃、吕 向、皇甫彬、邢...
  • 刘彦节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刘彦节在少年时候就以宗室中的清雅恭谨者而知名。孝武帝时,他弟弟刘遐因为私通嫡母殷氏的养女云敷,常常被殷氏禁闭。殷氏死了以后,口中出血,众人怀疑是刘遐毒害的。孝武帝让刘彦...
  • 刘毅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陽景王刘章的后代。父亲刘喈,是丞相掾属。刘毅幼年孝顺父母,少年即有清刚之节。然而好品评人物,王公贵人看到他也有几分惧怕。侨居在平陽,太守杜恕请他...
  • 许浑经典诗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五 卷535_1 《汉水伤稼》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 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
  • 姚合的唐诗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九十八 卷498_1 《闲居遣怀十首》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疏。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