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50章 > 废帝本纪

陈书

《陈书》50章废帝本纪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废帝本纪

书籍:陈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废帝名伯宗,字奉业,乳名药王,是世祖的嫡长子。梁承圣三年(554)五月初五生。永定二年(558)二月初五,拜为临川王嗣子。三年世祖即位,八月二十六日,立为皇太子。自从梁室遭遇多灾多难,东宫烧烬,太子居于永福省。
天康元年(566)四月二十七日,世祖崩,当日,太子即位于太极前殿,诏曰:“皇天降下灾祸,大行皇帝倏然离世,挽棺哭号无所逮及,五内欲焚。朕以智寡德薄之身,承继大业,心中哀痛,身逢乱世如履薄冰,仰赖宰辅匡正我所不及。可大赦天下。”又诏令朝廷内外文武百官,复其原职,远方一概停止赴丧。
五月初三,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十四日,以骠骑将军、司空、扬州刺史、新任尚书令安成王陈顼为骠骑大将军,晋位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二十一日,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晋位司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为侍中,晋号征南将军;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晋号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陽王陈伯山晋号镇北将军;吏部尚书袁枢为尚书左仆射;云麾将军、吴兴太守沈钦为尚书右仆射;新任中领军吴明彻为领军将军;新任中护军沈恪为护军将军;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华皎晋号安南将军;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徐陵为吏部尚书。
六月初六,翊右将军、右光禄大夫王通晋号安右将军。
秋七月二十二日,立妃王氏为皇后。
冬十月十七日,皇上亲临太庙祭祖。
十一月初二,北周遣使臣来访。
十二月二十二日,高丽国遣使臣敬献土产。
光大元年(567)春正月初一,尚书左仆射袁枢死。初三,诏曰:“从前皇天有命,降大位于我朝,文武二帝之道得以重光,九州得以治理。可怜我年幼无知,王道未得昭明,身负重任,好比徒步沧海,希望能任用亲近贤能之人,各方官吏大都是贤良之才,天下和乐升平,勉力实现措置刑法以德化民的盛世。今元日改历,万国来朝,英灵已入宗庙无法追回,同僚都还活着,我看到你的灵位,触景生情心如刀绞。思量传布遗德,使广布天下百姓。可大赦天下。改天康二年为光大元年。孝悌力田者赐爵一级。”初七,以领军将军吴明彻为丹陈书陽尹。十九日,皇上亲临南郊祭天。
二月初十,宣毅将军、南豫州刺史余孝顷谋反被杀。十二日,以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为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黄法。。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陽王陈伯山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
三月二十三日,以尚书右仆射沈钦为侍中、尚书左仆射。
夏四月十五日,太白星昼现。
五月二十三日,以领军将军、丹陽尹吴明彻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二十五日,以镇右将军杜棱为领军将军。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华皎谋反,二十六日,以中抚大将军淳于量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总率水军征讨华皎。
六月初三,以中军大将军、司空徐度晋号车骑将军,总领京师众军,抄小道偷袭湘州。
闰六月二十四日,以云麾将军、新安王陈伯固为丹陽尹。
秋七月初十,立皇子陈至泽为皇太子,赐给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王公卿士以下赐帛各有等差。
九月初七,诏曰:“叛贼华皎,穷凶极恶,竟伪立萧岿,陰谋颠覆社稷。背弃祖国投靠仇敌,人神共愤,王师迅速出击,水陆并进,计其歼灭之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家室在京兆北郊者,应该加以诛戮,以明国法。”十八日,百济国派使臣敬献土产。同月,北周将领长胡公拓跋定率马步军二万人入郢州,同华皎军水陆并进,都督淳于量、吴明彻等人率兵与之交战,大破之。华皎只身一人乘船逃奔江陵,活捉拓跋定,俘虏万余人、马匹四千多,送到京师。
冬十月十四日,赦免湘、巴二州因华皎叛逆一事被牵连者。十七日,皇上亲临太庙祭祖。
十一月二十二日,以护军将军沈恪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二十七日,侍中、中权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左光禄大夫王冲薨。
十二月二十四日,封兼从事中郎孔英哲为奉圣亭侯,继奉孔子之祀。
二年(568)春正月初三,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晋位太傅,兼司徒,加给特殊的礼遇,可以佩剑穿履上殿;侍中、征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晋号征南大将军;中抚大将军、新任征南大将军淳于量为侍中、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吴明彻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晋号镇南将军;云麾将军、郢州刺史程灵洗晋号安西将军。初四,诏令给征讨华皎而阵亡的士兵以棺材,送还本乡,再免除其家人的赋税徭役。二十八日,撤销吴州,把鄱陽郡还属江州。侍中、司空、车骑将军徐度薨。
夏四月十七日,太白星昼现。二十三日,分割东扬州晋安郡为丰州。
五月二十二日,太傅安成王陈顼献王玺一枚。
六月初,彗星现。
秋七月十三日,皇上亲临太庙祭祖。十五日,新罗国遣使臣敬献土产。以侍中、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为中抚大将军。二十六日,太白星昼现。
冬十月初九,皇上亲临太庙祭祖。
十一月十五日,以前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沈恪为护军将军。二十一日,以镇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黄法。。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新任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二十三日,慈训太后召集群臣到朝堂,下令曰:
中军仪同、镇北将军、镇右将军、护军将军、八座卿士:昔梁朝末年,海内騷动,天下苍生百姓,已近乎没有留下多少活着的人。高祖武皇帝拨乱反正,顺应天命御统天下,重新确定了天地五星人间万象之秩序;世祖文皇帝承继王位,弘大帝业,养育万民,安宁八方;都是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地治理国家,希望能使国家太平昌盛,确立像殷、夏那样兴盛的大业。
伯宗昔在东宫,本无什么好名声,等到继承帝位后,更加放纵。居丧期间,毫无哀伤之情,仍与嫔妃住在一起,频繁地去逛妓馆,岂只是以衣蒙车纳妇,为宗正责备,还在居丧期间生子,为右师谴责,王朝怎么能运作绵长,国家的刑罚怎么能实施。并且私藏金帛,以充后宫,国库及军需储备,未满一年,皆已空竭。太傅安成王亲承遗托,镇守宫闱,先皇遗诏中已预有说明,真是洞察秋毫,然而先帝尸骨未寒,伯宗迫不急待,也不等丧满,便派刘师知、殷不佞等人来加以诋毁。韩子高等轻佻小人,倚仗皇帝的信任,陰谋制造祸乱,危害宗室。良臣尽管想要扶助安成王,只是要除去君王身边的小人。又以余孝顷离京师很近,便加以征召,制造祸乱咎由自取,凶徒自然要遭到捕获,仰赖宗社之神灵,妖氛得以扫灭。这时密诏华皎,于上游起兵,国运悠悠忽忽,几乎落到贼子手中。乃至于要招集远近党羽,巴、湘协力,贼党四处騷扰,劫掠黟、歙一带。又令欧陽纥等人进逼衡州,岭南一带纷乱不堪,几乎延续半个月。岂只是罪恶比汉之刘濞还大,岂只是名声比成汉的李贽还坏。只是贼党皆亡,妖徒已散,初时还希望他们能够悔改,仍然未加重陈书罚,他们就是妄弃道德,本性不改,甘心于造祸,在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张安国奸狡小人,势穷已成小盗,仍然遣使者绕道离开上京,即置行台,分选凶党为官。贼臣华皎妻吕氏,蠢蠢之徒也来效力,纳娶自奚官,藏之于宫内,让她结交亲朋旧友,谋划变乱大事。副帅侯法喜等人,本是太傅麾下,常出没于朝廷之下,以利诱人,谋划肇乱于萧墙之下。恰巧又和副帅孙泰等人暗自交往,大肆勾结,兵力强盛,约期发动叛乱。皇家有福,国运长久,天遂人愿,陰谋一同败露。这种种文字证据,现在拿出来给各位看,是可忍,孰不可忍?祖宗基业,差点倾覆,怎么可能再去恭敬地祭祀,统治万民呢?依照旧例,宜在流放之列,现今可特降为临海郡王,送还府第。
太傅安成王天赐其德,与圣人一样有深广的智慧,两位皇后钟心于他,天地人三灵眷顾于他。自从前朝不虞,将重任委托给高祖,我朝开国之君恩威并重,刑礼兼设,指挥若定,扫清湘、郢之乱,开疆拓土,荆、益一带相继归顺,好比太戊中兴殷商,刘秀中兴汉室,以高祖之功名与他们相比,何其相似。况且从地神那里得到灵玺,上天又显彗星表示要改朝换代,除旧布新,祥瑞之兆都已显现出来。文皇有知子之鉴识,其心胜过帝尧之知丹朱,传弟之心,又与太伯相合,今可仍然依其旧志,尊立贤君,方可巩固社稷,以光大与天同光之大业。朝廷内外应依照旧典,奉迎新皇。
未亡人不幸遭此忧哀,只要我还没死,就不容有人危害社稷,不然的话,我以何面目见高祖,将来礻付葬于武帝陵呢?提笔潸然泪下,心中悲喜交加。
当日,废帝出居私第。太建二年(570)四月薨,时年十九岁。
废帝仁弱无人君之气量,世祖总担心他不能承继大业,只是已立为太子,要废立事关重大,所以迁延多年。等到世祖病危,便召见高宗说:“我想依照太伯之旧例。”高宗起先未能理解,后来醒悟,便拜伏于地痛哭流涕,坚决推辞。其后宣太后依诏废贬废帝。

废帝本纪相关文章

  • 走为上计》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败战计 - - 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注释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
  • 禀叔父母·报告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侄国藩谨启  叔父母大八万福金安。廿三日四弟六弟到京,体气如常。廿四日,是上御门,侄得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不过四五次,在京各官缺出,此时未经放人者,则侯御门时特简放,以示爵人于...
  • 游僧幻术》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内阁学士永公讳宁,婴疾,颇委顿。延医诊视,未遽愈,改延一医,索前医所用药帖,弗得。公以为小婢误置他处,责使搜索,云不得且笞汝。方倚枕憩息,恍惚有人跪灯下曰:公勿笞婢,此药帖小人所藏。...
  • 游太华山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huán苇长成后的芦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则罗汉寺也,又西十五里抵...
  • 蛇死为祟》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无锡南门外,窑户甚多,俗呼之曰老窑头。同治丙寅,有某甲买一古窑,窑已闭弃数百年矣。将启而用之,忽见窑中大小蛇无数,皆毒虺也。尽击毙,而火之。有一蛇大如瓮盎,亦死于火。  顷之,某...
  • 裕靖节公殉难》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道光年间,靖节公(裕谦)由知府荐擢封圻,英锐任事,亦颇讲求吏治。自禁鸦片烟之事起,英吉利陷定海踞之。于是林文忠公以两广总督被劾落职,而大学士文勤公(琦善)往代其任凸琦相力主和议,许...
  • 大光明与复礼》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提到文天祥遇到异人传授大光明法的诗。座中有人问起原诗和关于大光明法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这里暂时搁下《论语》,谈一下这个问题。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昔我爱泉名,长揖离公卿...
  • 假官员当街出丑 真义气代友求名》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那万中书在秦中书家厅上看戏,突被一个官员,带领捕役进来,将他锁了出去。吓得施御史、高翰林、秦中书,面面相觑,摸头不着。那戏也就剪住了。众人定了一会,施御史向高翰林道:&ldq...
  • 二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rd...
  • 珠儿》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常州民李化,富有田产,年五十余无子,一女名小惠,容质秀美,夫妻最怜爱之。十四岁暴病夭殂,冷落庭帏,益少生趣。始纳婢,经年余生一子,视如拱璧,名之珠儿。儿渐长,魁梧可爱,然性绝痴,五六岁尚...
  • 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陈之贤、丁求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陈之贤 满江红 人物英雄,更独抱、无双才气。年正壮,文章武略,尽曾留意。破胆欲凭胸内甲,清原宴启舟中誓。笑区区、燕雀不能知,青云志。 封侯貌,神人比。社下手,须荣试。况相门出将,...
  • 赵缩手、张风子、洪惠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赵缩手 浪淘沙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休遣人知。须是着便宜。运转临时。袄知险里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张风子 满庭芳 咄哉...
  • 庄公·庄公二十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冬,杞伯姬来。莒庆来逆叔姬。杞伯来朝。公会齐侯于城濮。   【传...
  • 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父孔温窟哇,以戚里故,在太祖麾下,从平篾里吉,征乃蛮部,数立功。后乃蛮又叛,太祖与六骑走,中道乏食,擒水际橐驼杀之,燔以啖太祖。追骑垂及,而太祖马毙,五骑...
  • 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蒋琬传、费祎传、姜维传、蒋斌传、蒋显传、刘敏传) 蒋琬传,(附蒋斌等传)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 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
  •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
  •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二 西周(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提要】和东周一样,西周在战国时早已式微。弱国、弱者在世界上生存,就要有更多的智慧。很多出身贫寒的孩子,过早地在世态炎凉、...
  • 水胀》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水胀第五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