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100章 > 韩子高传

陈书

《陈书》100章韩子高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韩子高传

书籍:陈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韩子高,会稽山陰人。家世原本寒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景乱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与文帝为总角之好,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在淮渚想要搭部伍之车乘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应允。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改名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常常带着刀为文帝防身,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年长后,学会了一些骑射之术,处事勇敢果决,希望做个将帅之人。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幸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得子高之推扶而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先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起仓卒,又值黄昏昏暗,军人纷纷扰陈书扰,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韩子高在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复命酬答,在昏暗中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拢合一些游散之兵,又由子高引导进入文育军营中,因此一道建立了寨栅。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之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奔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之兵马多配给子高,子高也轻掷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继位,任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560),封为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宿。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之兵更多了,将士依附于他的,子高都尽力加以提拔,文帝也都加以任用。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至征讨留异,子高随侯安都屯于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马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乱平,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陽太守。五年(564),章昭达等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会师于建安,在诸将中人马号称最为强盛。晋安乱平,以功迁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邑户连同旧邑共四百户。六年(565),征辟为右卫将军,至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迁为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屯于新安寺。
高宗辅政,子高因兵权过重,心中很是不安,喜欢访查台阁,又请求出京为衡、广诸州镇守使。光大元年(567)八月,前上虞令陆日方及子高之军帅举报他谋反,高宗在尚书省,便召集文武百官在位者议立皇太子,子高也参加了,清晨他一踏进尚书省,便被捉住,送交廷尉,当晚与到仲举一同赐死,时年三十岁。父韩延庆及子侄辈一并赦免。延庆因子高之得宠,官至给事中、山陰县令。

韩子高传相关文章

  • 负心背德之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佃户曹自立,粗识字,不能多也。偶患寒疾,昏愦中为一役引去,途遇一役,审为误拘,互诟良久,俾送还。经过一处,以石为垣,周里许,其内浓烟坌涌,紫焰赫然,门额六字,巨如斗,不能尽识。但记其点画而...
  • 规执政》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一 - - 郁离子谓执政曰:“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数与,抑亦以为良而倚以图治与?”执政者曰:“亦取其良而用之耳!”郁离子曰:“若是,则相国之政与相国之言不相似矣。&rd...
  • 千古艰难唯一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讲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原则原理,就讲到: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讲孔子对于养生送死的礼非常重视。他去了丧家,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在这一天哭过了,心里头...
  • 周克昌》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淮上贡生周天仪,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爱昵之。至十三四岁,丰姿益秀;而性不喜读,辄逃塾从群儿戏,恒终日不返。周亦听之。一日既暮不归,始寻之,殊竟乌有。夫妻号啕,几不欲生。  年余昌...
  • 第二十五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 商书·咸有一德》原文翻译 - - 《尚书》商书 - - 伊尹作《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
  •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李植,字汝培。父承式,自大同徙居江都,官福建布政使。植举万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御史。十年冬,张居正卒,冯保犹用事。其党锦衣指挥同知徐爵居禁中,为阅章奏,拟诏旨如故。居正党率倚...
  • 志第二十六·礼四》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历代帝王陵庙 三皇 圣师 国先师孔子 旗纛 五祀 国马神南京神庙 功臣庙 京师九庙 诸神祠 厉坛   历代帝王陵庙   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
  • 薛向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薛向,字师正。以祖荫任太庙斋郎,又为永寿主簿,权京兆户曹。有一个胡商带了二箧银子,又拿出了枢密使王德用的信,说是给他弟弟的。薛向当时正好监税,对这事感到怀疑,说“:哪里有...
  • 孟知祥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孟知祥,字保裔,邢州龙冈人。祖父孟察,父亲孟道,一生为郡中校尉。伯父孟方立,官至邢氵名节度使,叔父孟迁,位至泽潞节度使。孟知祥在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任西川节度副大使,履行节度...
  • 列传第八十四 鲍李萧薛樊王吴郑陆卢柳崔》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鲍防,字子慎,襄州襄陽人。少孤窭,强志于学,善辞章。及进士第,历署节度府僚属。入为职方员外郎。薛兼训帅太原,被病,代宗授防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召见,慰遣之。俄知留后,兼太原尹、节度...
  • 萧渊明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萧渊朗的弟弟萧渊明,字靖通。从小便受梁武帝的喜爱,被封为贞陽侯。太清元年(547),他任豫州刺史,百姓们到朝廷上表,陈叙了他的德政,将碑树立在州门内。当石匠从肥陵采来做碑的石头...
  • 袁敬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袁敬字子恭,陈郡陽夏人。祖父袁岂页,是宋侍中、吏部尚书、雍州刺史。父亲袁昂,是梁侍中、司空,谥号穆公。 袁敬笃厚孝道讲风格,幼年时就很爱读书,到老也不倦怠。初任秘书郎,连任...
  • 吴明彻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祖父吴景安,齐朝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梁朝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父母双亡,本性很孝顺,十四岁时,感叹坟茔还没有修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可用来修建坟茔,于是勤劳耕...
  • 孔季恭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孔靖字季恭,会稽郡山陰人。名字和高祖的祖父名字相同,所以用字自称。他的祖父孔愉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孔躢官至散骑常侍。 孔靖最初被选为本郡的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
  • 桓谭冯衍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桓谭、冯衍) ◆桓谭传 桓谭字君山,沛国郡相县人。他父亲在成帝时是太乐令。桓谭因父亲的关系任为郎,因而爱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把五经读遍了,能解释古书大义。不离章辨句。文章...
  • 孙子吴起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孙子名武,齐国人。 因精通兵法而受到吴王阖庐接见。 阖庐说“:您的兵法十三篇,我全部看过了,可以用来小试指挥军队吗?”回答说“:可以。”阖庐说“:可以...
  • 上古天真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
  • 孟迟、王铎、郑畋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七 卷557_1 《寄宜阳兄弟》易重 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 上国皇风初喜日, 御阶恩渥属身时。 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
  • 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葱 释名 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 (葱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 1、感冒同寒。用葱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汤服,取汗。 2、伤寒头痛。用连须葱白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