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三卷 > 骄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三卷骄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骄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三卷更新时间:2018-05-05
【原文】
凡敌人强盛,未能必取,须当卑词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隙可乘,一举可破。法曰:“卑而骄之。”①蜀将关羽②北伐,擒魏将于禁③,围曹仁④于樊⑤。吴将吕蒙⑥在陆口⑦称疾,诣建业⑧,陆逊⑨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⑩,后不堪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凌轹⑾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⑿,〔但务北进,无嫌于我。〕又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擒制。下见至尊⒀,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与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布,兼始有功,胆气益壮,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卿病,谁可代者?”蒙对曰:“陆逊虑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⒁,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⒂。若用之,当今外自韬隐⒃,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⒄代蒙。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⒅,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抚节⒆,想遂席卷,共奖王纲⒇。某 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21),思禀良规(22)。”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23),淮阴拔赵之略(24),蔑以尚之(25)。闻徐晃(26)等步骑驻旌(27),窥望麾葆(28)。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针,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29),嘉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傥明注仰(30),有以察之。〕”羽览书有谦下自托之意,遂大安,无复所嫌。逊具启状,陈其可擒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31)

【译文】
大凡在敌人力量强大,我军没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作战,应当用卑恭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麻痹敌人使其志骄意惰;待到敌人有隙可乘之时,便可一举而击破它。诚如兵法所说:“对于卑视我方之敌,要设法使其更加骄躁。”三国蜀将关羽率军北伐,活捉了魏左将军于禁,并围困其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而此时镇守陆口的吴大将吕蒙声称有病回京都建业休养,(途经芜湖时)陆逊前去看望他,对他说:“关羽驻地同我们边境接邻,您怎么竟远离防区而东下京都,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吕蒙说:“的确像您所说,可是我的病很重啊。”陆逊接着分析说:“关羽自恃骁勇无敌,经常侵凌别人,刚立大功,更加骄傲放纵,现在一心只图北进,对我们吴国没有怀疑,加之又听说您得了重病,必然更加不作防备。倘若现在出其不意地袭击他,自然可以将其活捉制服。您回京都见了主公(孙权),应当很好地谋划谋划。”吕蒙说:“关羽向来勇猛,既难以对付,且又久据荆州,大施恩信于民,加之刚刚打了胜仗,胆量气势更盛,是不容易图谋他的。”吕蒙回到建业,孙权问他:“您病了,谁可以接替您的职务?”吕蒙回答说:“陆逊谋深虑远,具有堪当重任的才能,从其对局势的分析筹划所显示出的器识来看,他最终是可以担当大任的。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并不为关羽所畏忌,(要找接替我的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如果任用他,应当指令他对外要隐藏自己的才能行迹,而在暗中观察形势变化,寻找有利时机,然后方可战胜关羽。”孙权于是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都督,以接替吕蒙的防务。陆逊奉命来到陆口后,立即写信给关羽极尽恭维之辞,说:“前不久蒙您观察敌人衅隙而适时出兵北伐,按照法制治军用兵,因而以较小的举动而获得大胜,这是何等崇高伟大啊!敌国遭到失败,有利于我们两国同盟互助。因此,听到这一胜利消息后,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击节庆贺,盼望您乘胜前进,席卷中原,以实现我们共扶汉室的心愿。我陆逊才思不敏,受命西来驻防,引颈仰慕您光照尘世的业绩,渴望接受您对我的良好教诲。”又说:“于禁等人被擒,远近的人们都欢欣赞叹,认为将军的功勋足以与世长存,即使是当年晋文公城濮败楚之用兵,淮阴侯韩信攻克赵国之谋略,也都没有超过您的功绩。听说魏将徐晃等人率步骑兵进驻樊城附近,窥探您的动静。曹操是个狡猾的敌人,他出于对您的忿恨,将不顾处境困难,而暗中增派部队,以求实现其南进的野心。他的部队虽说已经久战疲惫,但还有猛将悍卒可用。况且打了胜仗之后,往往患在骄傲轻敌。古人用兵之法是,胜仗之后更加警惕。因此,希望您能广为筹划,制定周密方略,以确保全胜不败的战绩。我本一介书生,粗疏迟钝,愧居自己所不堪胜任的职务,幸喜与您这位威德崇高的将军为邻,因此乐于向您尽抒愚见,虽然不能合乎您的谋策,但我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倘能明了我对您的仰慕之忱,以上所言则供您考察。”关羽看了陆逊的信后,觉得他有谦恭敬仰和请求依托的意思,于是大为放心,对吴国不再有所疑忌了。陆逊及时地把这些情况报告给孙权,陈述其可以擒获关羽的主要理由。孙权据此暗中派兵溯江而上,令陆逊和吕蒙率军为前锋,到达之后便迅速攻占了公安和南郡两地。

【解析】
本篇以《骄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强而易骄之敌的作战方法问题。它认为,对于强敌而不能一下战胜它的时候,应采取“卑词厚礼”之法,以助长敌人骄傲情绪,待其弱点充分暴露而为我可乘之时,再出兵击之,就能一举打败它。本篇这里所引“卑而骄之”,乃是孙子著名的“诡道十二法”之一。结合《骄战》全文看,其意思是,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其更加骄傲麻痹。骄兵必败,这是为中外战争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一条客观真理。一般说来,强兵易骄,胜兵易骄。强兵、胜兵之所以易骄,主要由于为将者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敌我双方力量,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敌人,因而在作战指导上陷入极大盲目性所致。似此而指挥部队作战,就没有不打败仗的。高明的将帅,不仅能做到自己不骄不躁,而且还能善于捕捉敌人的弱点,采取有效办法骄纵敌人,从而造成歼敌的有利时机。本篇所论用“卑词厚礼”以骄敌志之法,便是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用以战胜强敌的有效战法。东汉末东吴袭取荆州之战,就是运用“卑而骄之”战法取胜的一个成功战例。当时,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在其北进俘获魏将于禁、围困曹仁于樊城之后,已为胜利冲昏头脑,而放松后方荆州的守备。东吴孙权君臣抓住关羽“意骄志逸”这个致命弱点后,先是驻守陆口的东吴大将吕蒙佯装有病回到京都建业(今南京),以此麻痹关羽,使其放松对东吴的警惕;继则委派位卑名微的陆逊替代吕蒙进驻陆口,进一步骄纵关羽。而陆逊到达陆口后,佯以卑躬谦和之姿,对关羽极尽颂扬恭维之能事。此法果然行之有效,关羽对陆逊的险恶用心非但不怀疑,反而竟“遂大安,无复所嫌”(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完全解除了对东吴的警惕性。这就给东吴袭占荆州造成了可乘之隙。其后,孙权及时督帅吕蒙、陆逊等部实施偷袭,一举而克荆州。而“名震华夏”(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关羽,竟落得一个兵败被杀的可悲下场。

【注释】
①卑而骄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②关羽:三国蜀汉大将。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云长。东汉末,从刘备起兵于涿郡。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为曹操所败,羽被俘后受封汉寿亭侯,后仍归刘备。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镇守荆州;二十四年率军北进,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大破于禁所领七军。不久,因后方空虚无备,孙权派兵袭占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郡(治今湖北江陵),荆州完全丢失,关羽父子兵败被俘杀。③于禁:三国魏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字文则。初从济北鲍信镇压黄巾起义,后归曹操,官至虎威将军,封益寿亭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奉命率军赴樊城援救曹仁,兵败投降关羽。后孙权军袭占荆州,禁被放还魏,惭恨而死。④曹仁:曹操堂弟,字子孝。东汉末随曹操起兵,官至征南将军,屯兵江陵,以御东吴。曹丕称帝后,他任大将军。⑤樊:即樊城,今属湖北襄樊市。⑥吕蒙:三国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字子明。从孙权征战有功,任横野中郎将。赤壁战后,任偏将军;袭取荆州后,任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不久病死。⑦陆口:俗称陆溪口,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南之陆水入江处。三国时为东吴军事重镇。⑧建业:东吴都城,今江苏南京。⑨陆逊:东吴名将。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伯言。孙策之婿,出身士族家庭,善于谋略,为吕蒙所荐,任偏将军右部督代蒙屯陆口。袭取荆州后,升任大都督,掌东吴兵权,督军先后败刘备于猇亭(今湖北宜都北),破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怀宁、桐城间),官至丞相。⑩远下:谓吕蒙称病离陆口而东下回建业。建业对陆口而言相距既远目又在长江下游,故谓“远下”。⑾凌轹:亦称“陵轹”、“輘轹”,谓倾轧,欺压。⑿始有大功,意骄屯逸:马本和唐本皆作“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经查,此非陆逊对吕蒙所讲之话,而是司马懿建议曹操不要迁都河北时所讲的话(原文见《晋书·宣帝纪》),这里显系张冠李戴。今从王本。⒀至尊:谓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多指皇位,故用作皇帝的代称。这里系指孙权。⒁规虑:谓器识,谋划,思虑。⒂无复是过:意思是,没有再能超过陆逊的。是,代指陆逊。⒃韬隐:隐藏谋略企图。⒄偏将军右部督:右部督,系偏将军之属官;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都督”,今据史校改。⒅以律行师:用法制来治军打仗。语出《周易·师卦》初六爻辞“师出以律。”⒆闻庆抚节:马本及唐本将“庆”误作“爱”,今从王本。庆,即可纪念庆贺的事情,这里指关羽围曹仁于樊、败于禁七军。抚节,以手击节,表示祝贺之意。整个句意是,听到这个喜庆的消息,我们就击节祝贺。⒇共奖王纲:奖,奖助,辅助也;王纲,谓朝廷之法度,这里指东汉朝廷。谓共扶汉室之意。(21)延慕光尘:延慕,延颈倾慕;光尘,光照尘世。句意谓引颈仰慕你光照尘世的业绩。(22)思禀良规:意思是渴望接受你对我的良好教诲。(23)晋文城濮之师:即指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军与楚将子玉军在城濮(今山东范县西)交战,晋军大败楚军,从此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4)淮阴拔赵之略:马本及唐本将“拔”误作“授”,今从王本。淮阴,指汉初名将淮阴侯韩信。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兵攻赵,采用出奇制胜之略,以少胜多,大破赵军,攻占赵地。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见《汉书·韩信传》。(25)蔑以尚之:蔑,无;尚,超过。句意是没有超过你(指关羽)的。(26)徐晃:三国魏名将。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桐县东南)人,字公明。先从车骑将军杨奉镇压黄巾起义,后归曹操,任右将军,封阳平侯。(27)驻旌:旌,旗帜,代指军队。驻旌,谓驻扎军队。(28)麾葆:即古代将帅指挥军队作战的旗帜。这里代指关羽。(29)忝所不堪:忝(tiǎn),谓有愧于,羞于,自谦之词。句意谓有愧于自己不能胜任的职位。(30)傥明注仰:傥,倘若;注仰,仰目注视。句意谓倘能明白我对你的仰慕之忱。(31)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骄战相关文章

  • 桂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桂姓氏祖宗:季桂姓氏起源:桂姓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
  • 异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余长女适德州卢氏。所居曰纪家庄。尝见一人卧溪畔,衣败絮,呻吟。视之则一毛孔中有一虱,喙皆向内,后足皆钩于败絮,不可解,解之则痛彻心髓。无可如何,竟坐视其死,此殆夙孽所报欤。 ...
  • 师生》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二 - -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
  • 卷十九》原文翻译 - - 《搜神记》下卷 - -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
  •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 灭夫差越王称霸》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卫庄公蒯瞆因府藏宝货俱被出公辄取去,谋于浑良夫,良夫曰:“太子疾与亡君,皆君之子,君何不以择嗣召之,亡君若归,器可得也。:“有小竖闻其语,私告于太子疾,疾使壮士数人,载...
  • 牛癀》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陈华封,蒙山人。以盛暑烦热,枕藉野树下。忽一人奔波而来,首着围领,疾趋树阴,掬石而座,挥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陈起座,笑曰:“若除围领,不扇可凉。”客曰:“脱之易,再着难...
  • 周书·顾命》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
  • 清鉴》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咸谓勇力绝伦者, 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 则三九之才也. 然张飞关羽万人之敌, 而皆丧元辱主, 授首非所;孔融边让文学邈俗, 而并不达治务, 所在败绩. 邓禹马援田间...
  • 争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有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①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②,并田③于...
  • 张子韶祭文》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先公自岭外徙宜春,没于保昌,道出南安,时犹未闻桧相之死。张子韶先生来致祭,其文但云:“维某年月日具官某,谨以清酌之奠昭告于某官之灵,呜呼哀哉,伏惟尚飨!”其情旨哀怆乃过...
  • 定公·定公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夏,归粟于蔡。于越入吴。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传】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  ...
  • 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史可法,字宪之,大兴籍,祥符人。世锦衣百户。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
  • 志第五十四·食货二》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历代相沿,至明不改。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县上、中、下三等,以赋十万、六万、三万石下为差。府三等,以赋二十...
  • 刘安世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父亲刘航,进士及第,历任虞城、犀浦知县。虞城多奸猾之徒,喜欢掠夺盗窃;犀浦百姓懦弱而驯服。刘航为政,宽猛缓急不同,两县都太平。任宿州知州。监督相伴西夏使臣...
  • 列传第三十九 崔徐苏豆卢》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擢八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选侍读,典东朝章疏。武后幸嵩高,见融铭《启母碣》,叹美之。及已封,即命铭《朝觐碑》。授著作佐郎,迁右...
  • 卷四则天皇后 中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 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 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
  • 列传第三十六》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陽人也。世雄商洛。曾祖景言,魏建 节将军,假宜陽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父安志,复为 建节将军、宜陽郡守,领本县令,降爵为伯。 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 。服...
  • 列传第十三》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人也。其先,魏之别种,号尉迟部, 因而姓焉。父俟兜,性弘裕,有鉴识,尚太祖姊昌乐大长公主, 生迥及纲。俟兜病且卒,呼二子,抚其首曰 :“汝等并有贵相, 但恨吾不见尔,...
  • 关盼盼、常浩、王苏苏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零二 卷802_1 《燕子楼三首》关盼盼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
  • 李憕、李邕、王湾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 卷115_1 《和户部杨员外伯成寓直》李憕 落日弥纶地,公才画省郎。 词惊起草笔,坐引护衣香。 双阙天河近,千门夕漏长。 遥知台上宿,不独有文强。 卷115_2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