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鬼谷子 > 原文及注释 > 内楗

鬼谷子

《鬼谷子》原文及注释内楗

《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失传。纵横家的哲学观,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鬼谷子》章节目录: 《原文及注释》 《现代翻译

内楗

书籍:鬼谷子章节:原文及注释更新时间:2018-06-21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内楗相关文章

  • 池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池姓氏祖宗:公子池姓氏起源:1、出自嬴姓,始成于战国时候的秦国。战国时,秦国有个王族名叫公子池,他是秦国的大司马。他的家族繁盛,其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为姓,遂成池姓。2、以居住...
  • 知人》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聪听之主也,谬于庞萌;曹孟德,知人之哲也,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狙,音自舒反。慢也...
  • 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用人篇 - - 季沅弟左右:  探报阅悉,此路并无步拨,即由东流建德驿夫送祁;建德令已死,代理者新到,故文递迟延。弟以后要事,项专勇送来,三日可到,或逢三八专人来一次,每月六次。其不要紧者,仍由驿发...
  • 少女神言》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余第三女,许婚戈仙舟太仆子,年十岁,以庚戌夏至卒。先一日,病已革,时余以执事在方泽,女忽自语曰:今日初八,吾当明日辰刻去,犹及见吾父也,问何以知之,瞑目不言。余初九日礼成归邸,果及见其...
  • 兄弟》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二 - -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须贻同气之光,无伤手足之雅。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伯埙仲篪,谓声气之相应。兄弟既翕,谓之花萼相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患难相顾,似鹡鸰之...
  • 闲置帝王才》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这里就讲到一个人。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这篇书,同上篇以公冶长的名字来作...
  • 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
  • 子张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后10篇 - -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 泰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地天泰)坤上乾下《泰》:小往大来,吉,亨。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六四,翩翩,不富以...
  • 周书·牧誓》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
  •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尤二姐听了凤姐之言,感谢不尽,只得跟了他来。尤氏那边怎好不过来的,少不得也过来跟着凤姐去回,方是大礼。凤姐笑说:“你只别说话,等我去说。”尤氏道:“这个自...
  •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那怪的火光前走,这大圣的彩霞随跟。正行处,忽见一座高山,那怪把红光结聚,现了本相,撞入洞里,取出一柄九齿钉钯来战。行者喝一声道:“泼怪,你是那里来的邪魔?怎么知道我老孙...
  •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当下欧阳侍郎奏道:“宋江这夥,都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如今宋朝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弄权,嫉贤妒能,闭塞贤路,非亲不进,非财不用,久後如何容的他们!论臣...
  • 大荒西经》原文翻译 - - 《山海经》海经 - -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
  • 晋纪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39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三十二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公元398年)   [1]春,正月,燕范陽王德自邺帅户四万南徙滑台。魏卫王仪入邺,收其仓库,追德至河,弗及。   [1]春季,正月,后燕范陽王慕容德统率四...
  • 列传第二百九·外国二》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安南,古交阯地。唐以前皆隶中国。五代时,始为土人曲承美窃据。宋初,封丁部领为交阯郡王,三传为大臣黎桓所篡。黎氏亦三传为大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炬。元时,屡破...
  • 秦观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少时豪放俊秀,慷慨之情溢于文词之间,曾举进士不中。但其志向远,气度不凡,读兵家之书别有畅快之意。他在徐州拜见了苏轼,并赋《黄楼》诗一首,苏轼认...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韦温 ,字弘育,京兆人。祖肇,吏部侍郎。父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致仕。绶弟贯之,宪宗朝宰相,自有传。温 七岁时,日念《毛诗》一卷。年十一岁,应两经举登第。释褐太常寺奉礼郎。...
  • 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依*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 【原文】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1),使受命于展禽(2)。齐侯未人竟(3),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4),将辱于敝...
  • 武帝纪》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