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五卷 > 轻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五卷轻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轻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五卷更新时间:2018-05-05
【原文】
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若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则必为敌人所败矣。法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①春秋晋文公与楚战②,知楚将子玉③刚忿褊急,文公遂执其使者宛春以挠之。子玉怒,遂乘晋军,楚军大败。④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首先做到判断敌情周详准确,然后再出兵与敌人攻战。如果不研究敌情就轻率前进,不进行周密谋划就贸然出战,就一定要被敌人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有勇无谋的将领必定会轻率与敌人交战,轻率与敌交战而不考虑有利与否是不可取的。”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与楚国军队交战于城濮。晋文公了解到楚军统帅子玉自负好怒、狭隘急躁的弱点,于是以囚禁其派往晋军的使者宛春的办法来扰乱他的情绪。子玉果然中计上当,盛怒之下贸然率军进攻晋军,结果楚军被打得大败。

【解析】
本篇以《轻战》为题,旨在阐述轻率出战的危害性。它认为,对敌作战必须准确判断敌情而后出兵,方能战胜敌人。倘若不研究敌情就轻率进兵,不制定周密计划就贸然出战,就必定被敌人打败。“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句,系引自《吴子》一书。这里所说的“勇者”,是指有勇而无谋的鲁莽将领;“轻合”,是说轻率与敌交战。本篇继《计战》之后,再一次集中地论述了从敌情实际出发,进行战争谋划的重要性,剖析了“不计而进,不谋而战”的严重危害性,提出了“料敌详审而后出兵”的重要作战指导原则。这是十分可贵的思想。发生在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诸侯国争霸中原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从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情况看,楚军明显优于晋军。然而,战争的结局却是楚败而晋胜。楚军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在作战指导上缺乏周密计划,存在侥幸取胜的心理,是“不计而进,不谋而战”的典型战例。作为楚军统帅的子玉,骄傲轻敌,刚愎自用,气量狭窄,性情急躁。晋文公正是利用子玉这些致命弱点,以“拘宛春于卫”(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的手段,激怒子玉错误地作出决战的决定。由于子玉不察敌情而轻率出战,先是中了晋军“退避三舍”(同上)的诱敌之计,继而在接战中又误断晋军“伪遁”是不支而退。于是,贸然下令追击,终于导致连丧左、右两军,“楚师败绩”的结局。

【注释】
①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语出《吴子·论将第四》。②晋文公与楚战:即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③子玉:即楚国贵族成得臣。楚成王时,因其伐陈有功,而继子文为令尹。城濮之战后因兵败而自杀。④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轻战相关文章

  • 鬼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任子田言,其乡有人夜行,月下见墓道松柏间有两人并坐,一男子年约十六七,韶秀可爱,一妇人白发垂项,佝偻携杖,似七八十以上人。倚肩笑语,意若甚相悦,窃讶何物淫妪,乃与少年狎阗。行稍近,冉...
  • 玩视民瘼酷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光绪元年,伯相李公以直隶芦僧河淤塞,筹款浚筑,派某观察督办工役。卢星五太守(应楷)为总办,所属有委员数人,分司局务。既清丈河身,及身旁地亩,分段取土筑堤。  有老媪赴局控诉云,&ldq...
  • 颂赞》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昔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自商以下,文理允备。夫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四方谓之雅,容告神明谓之颂。风雅序人,事兼变正...
  • 杨疤眼》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一猎人夜伏山中,见一小人,长二尺已来,踽踽行涧底。少间又一人来,高亦如之。适相值,交问何之。前者曰:“我将往望杨疤眼。前见其气色晦黯,多罹不吉。”后人曰:“我亦...
  • 绿衣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于璟,字小宋,益都人,读书醴泉寺。夜方披诵,忽一女子在窗外赞曰:“于相公勤读哉!”因念深山何处得女子?方疑思间,女子已推扉笑入,曰:“勤读哉!”于惊起,视之,绿衣长裙...
  • 伍秋月》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秦邮王鼎字仙湖,为人慷慨有力,广交游。年十八,未娶,妻殒。每远游,恒经岁不返。兄鼐,江北名士,友于甚笃。劝弟勿游,将为择偶。生不听,命舟抵镇江访友,友他出,因税居于逆旅阁上。江水澄波...
  •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肸。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话...
  • 薛燧、丁默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薛燧 南乡子 柳色锁重楼。楼上轻寒不满钩。堆径落约深半指,悠悠。飞絮帘栊几许愁。 逐日望归舟。暖藕全宽玉臂韝。待得君来春去也,休休。未老鸳鸯早白头。 丁默 齐天乐(重游...
  • 洪茶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洪茶 月华清(春夜对月) 花影摇春,虫声吟暮,九霄云幕初卷。谁驾冰蟾,拥出桂轮天半。素魄映、青琐窗前,皓彩散、画阑干畔。凝眄。见金波滉漾,分辉鹊殿。 况是风柔夜暖。正燕子新来,海...
  • 列传第三十四 崔杨窦宗祝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崖,义玄见群鼠度河,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因说君汉以城归,乃拜君汉怀州刺史、行军总管,以...
  • 列传第二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田益宗 孟表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 李叔仁 韩茂,字元兴,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黄耇,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
  • 董仲舒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
  • 逆顺》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逆顺第五十五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
  • 杂辞古诗二贺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七十六 卷876_1 《二贺诗》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 卷876_2 《四王语》 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 卷876_3 《时人为屈突语》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 宁...
  • 李中诗词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五十 卷750_1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李中 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 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 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 曾上虚楼吟倚...
  • 唐彦谦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七十二 卷672_1 《绯桃》唐彦谦 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坐久好风休掩袂, 夜来微雨已沾巾。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 张九龄(孔门太山下)》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四十八   卷48_1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张九龄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
  • 皂荚蕈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皂荚蕈 释名 辛、有毒。 气味 主治 1、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香蕈 释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 韭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韭 释名 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 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1、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2、阴阳易...
  • 红枣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枣 释名 气味 甘、辛、热、无毒。 主治 1、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为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2、反胃吐食。用大枣一枚去核,加斑蝥一个去头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