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50章 > 世祖沈皇后传

陈书

《陈书》50章世祖沈皇后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世祖沈皇后传

书籍:陈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世祖沈皇后名妙容,吴兴武康人。其父沈法深,是梁代安前中录事参军。沈皇后十几岁时,在梁代大同年间嫁给世祖。高祖前去讨伐侯景,世祖当时正在吴兴,侯景派人俘获了世祖和沈皇后。侯景之乱平定后,才得以释放。高祖称帝,永定元年(557),沈皇后被封为临川王妃。世祖即位后,立她为皇后,追授她的父亲沈法深为光禄大夫,加戴金质图章紫色丝带,封为建城县侯,食邑五百户,谥号恭,追授皇后的母亲高氏为绥安县君,谥号定。废帝即位,尊奉她为皇太后,寝宫赐号安德。
当时高宗和仆射到仲举、舍人刘师知等人接受遗诏共同辅佐朝政,刘师知和到仲举一直固定在皇宫中参与决断各种事务,而高宗任扬州刺史,和亲信三百人回京把持了尚书省。刘师知见高宗权力很大,暗地里嫉妒他,于是假托诏命对高宗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您可以回东府去,处理州中事务。”高宗打算出京,可是谘议毛喜阻止他说:“现在您要是出京在外,就会被他人遏制,好比曹爽,想作富家翁都不可能了。”高宗于是称生病,唤来刘师知,并把他留下来说话,派毛喜先进宫把这件事告诉沈皇后。沈皇后说:“现在陈伯宗年纪还小,政事都委托给他们二位侍从官,这不是我的意思。”毛喜又跟废帝讲了此事,废帝说:“这是刘师知等人所为,不是朕的意思。”毛喜出来把这些都向高宗汇报了,高宗借此囚禁了刘师知,亲自入宫谒见皇后和皇帝,极力陈述刘师知的缺点,又自己起草诏令请求签署,把刘师知交给廷尉治罪。当天夜晚,在狱中赐死。从此以后,无论大小政务,全部归高宗负责。沈皇后担心计谋传不出去,就悄悄贿赂宦官蒋裕,命令他引诱建安人张安国,让他占据辖郡谋反,希望借此图谋高宗。张安国事情败露,并且被高宗杀掉。当时沈皇后身边的近侍对此事非常清楚,皇后害怕牵涉到谋反党羽之中,把他们都杀了。高宗即位,立她为文皇后。陈朝灭亡后归依隋朝,大业初年,从长安回到江南,不久去世。

世祖沈皇后传相关文章

  • 明传》原文翻译 - - 《六韬》文韬 - -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
  • 禀祖父母·报告考差信》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孙男国藩跪禀  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五月廿九日接到家中第二号信,系三月初一发。六月初二日接第三号信,系四月十八发的,具悉家中老幼平安,百事顺遂,欣幸之至!六弟下省读书,从其所...
  • 名实第十》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上卷 - -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 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
  • 楚游日记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三月初一日 桂王临朝,命承奉刘及王承奉之侄设斋桃花冲施僧。静闻往投斋,唔王承奉之侄,始知前投揭议助之意,内司不爽。盖此助非余本意,今既得金物,更少贷于刘,便可西去。静闻见王意...
  • 名医治中消病》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祥符孙雨农孝廉(育均)尝为余言,昔汴人有得中消病者,日食米一二斗,腹曰以彭亨,面日以黄瘦,而身日以饥惫,人无能救药者。闻某县有名医,往就之诊。医开一方,仅砒霜四两,别无他物。且戒之曰...
  •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周釐王元年春正月,齐桓公设朝,群臣拜贺已毕,问管仲曰:“寡人承仲父之教,更张国政。今国中兵精粮足,百姓皆知礼义,意欲立盟定伯,何如?”管仲对曰:“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
  • 阎罗》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沂州徐公星自言夜作阎罗王。州有马生亦然。徐闻之,访诸其家,问马昨夕冥中处分何事?马曰“无他事,但送左萝石升天。天上堕莲花,朵大如屋”云。...
  • 吴景伯、邓有功、李振祖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吴景伯 沁园春(登凤凰台)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 庭花飘尽胭脂。算...
  • 翁孟寅、万俟绍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翁孟寅 烛影摇红 楼倚春城,锁窗曾共巢春燕。人生好梦比春风,不似杨花健。旧事如天渐远。奈情缘、素丝未断。镜尘埋恨,带粉栖香,曲屏寒浅。 环佩空归,故园羞见桃花面。轻烟残照下...
  • 姚镛、尹焕、王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姚镛 谒金门 吟院静。迟日自行花影。熏透水沈云满鼎。晚妆窥露井。飞絮游丝无定。误了莺莺相等。欲唤海棠教睡醒。奈何春不肯。 尹焕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青颦粲素靥。海...
  • 志第三十三·礼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亲征 遣将 礻马祭 受降 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 大阅 大射 救日伐鼓   四曰军礼。亲征为首,遣将次之。方出师,有礻马祭之礼。及还,有受降、奏凯献俘、论功行赏之礼。平居有阅武...
  • 列传第九十一·宦者》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前世宦者之祸尝烈矣,元之初兴,非能有鉴乎古者,然历十有余世,考其乱亡之所由,而初不自阉人出,何哉?盖自太祖选贵臣子弟给事内廷,凡饮食、冠服、书记,上所常御者,各以其职典之,而命四大功...
  • 列传第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萧铣 杜伏威 辅公祏(阚棱) 王雄诞 沈法兴 李子通 (朱粲林士弘 张善安) 罗艺 梁师都(刘季真 李子和)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隋开皇初叛隋降于陈,陈亡,为文帝所诛。铣少...
  • 崔彭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西魏殷州刺史。 父亲崔谦,北周荆州总管。 崔彭小时即成孤儿,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他生性刚毅,有武略,工于骑马射箭。 爱读《周官》...
  • 李彻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李彻字广达,朔方岩绿人。 父亲李和,开皇初年为柱国。 李彻生性刚毅,有才干,仪表魁伟,多有武艺。 大冢宰宇文护把他当亲信,继而授他殿中司马,累次升迁到奉车都尉。 宇文护因...
  • 列传第三十一》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韦瑱字世珍,京兆杜陵人也。世为三辅着姓。曾祖惠度, 姚泓尚书郎。随刘义真过江 ,仕宋为镇西府司马、顺陽太守, 行南雍州事。后于襄陽归魏,拜中书侍郎,赠安西将军、洛州 刺史。祖千...
  •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宣秉、张湛、王丹、王良、杜林、郭丹、吴良、承宫、郑均、赵典) ◆宣秉传 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陽人。从小修养高节,显名于三辅。 哀帝平帝之际,看到王莽据权专政 ,侵暴削弱汉室宗室...
  • 百官公卿表》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说明】《百官公卿表》分上、下两分卷,卷上是长序,叙述秦汉朝廷与地方的职官及爵禄的制度,是研究秦汉官制史的重要文献;卷下是表,以年代为经,以官职为纬,按三公、列将军、九卿、三...
  • 逆顺肥瘦》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
  • 韩偓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二 卷682_1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乙卯年作)》韩偓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 春渠自溢浸荒园。 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