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卧虎山人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卧虎山人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三滦阳消夏录(三)更新时间:2019-12-26
有扶乩者,自江南来,其仙自称卧虎山人,不言休咎,惟与人唱和诗词,亦能作画。画不过兰竹数笔,具体而已。其诗清浅而不俗,尝面见下坛一绝云:爱杀嫣红映水开,小停白鹤一徘徊,花神怪我衣襟绿,才藉莓苔稳睡来。又咏舟限车字,咏车限舟字,曰:浅水潺潺二尺余,轻舟来往兴何如,回头岸上春泥滑,愁杀疲牛薄笨车,小车[车历]辘驾乌牛,载酒聊为陌上游,莫羡王孙金勒马,双轮徐转稳如舟。其余大都类此。问其姓字,则曰:世外之人何必留名。必欲相迫,有杜撰应命而已。甲与乙共学其符,召之亦至。然字多不可辨,扶乩者手不习也。一日,乙焚符,仙竟不降。越数日再召,仍不降。后乃降于甲家,甲叩乙召不降之故,仙判曰:人生以孝弟为本,二者有惭,则不可以为人,此君近与兄析产,隐匿千金,又诡言父有宿逋,当兄弟共偿,实掩兄所偿为己有。吾虽方外闲身,不预人事,然义不与此等人作缘。烦转道意,后毋相渎。又判示甲曰:君近得新果,偏食儿女,而独忘孤癟,使啜泣竟夕,虽是无心,要由于意有歧视,后若再尔,吾亦不来矣。先姚安公曰:吾见其诗词,谓是灵鬼;观此议论,似竟是仙。

卧虎山人相关文章

  • 诡顺》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赵子曰:夫云雷世屯,瞻乌未定。当此时也,在君为君委质治人,各为其主用职耳。故高祖赏季布之罪,晋文嘉寺人之过,虽前窘莫之怨也,可谓通于大体矣。昔晋文公初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
  • 淡淡的血痕中》原文翻译 - - 《野草》下部 - - ──纪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地变异,却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
  • 言语的艺术》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下面跟着就是说到处事了。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说鲁国当时财政经济发生问题,鲁国有一个人出任长府,这个“长府”相...
  • 国公府雪夜留宾 来宾楼灯花惊梦》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南京这十二楼,前门在武定桥,后门在东花园,钞库街的南首,就是长板桥。自从太祖皇帝定天下,把那元朝功臣之后都没入乐籍,有一个教坊司管着他们,也有衙役执事,一般也坐堂打人。只是...
  • 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 子罕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 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张飞问计于严颜,颜曰:“从此取雒城,凡守御关隘,都是老夫所管,官军皆出于掌握之中。今感将军之恩,无可以报,老夫当为前部,所到之处,尽皆唤出拜降。”张飞称谢不已。于是...
  • 白鼻猫》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白鼻猫 一人素性最懒,终日偃卧不起,每日三餐亦懒于动口,恹恹绝粒,竟至饿毙。冥王以其生前性懒,罚去轮回变猫。懒者曰:“身上毛片,愿求大王赏一全体黑身,单单留一白鼻,感恩实多...
  • 王赏、张生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王赏 眼儿媚 凌寒低亚出墙枝。孤瘦雪霜姿。岁华已晚,暗香幽艳,自与时违。 化工放出江头路,沙水冷相宜。东风自此,别开红紫,是处芳菲。 张生 雨中花慢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
  • 陈规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考中明法科。靖康末年,金军入侵,杀死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其部下祝进、王在逃散作贼,侵犯随、郢、复等州。陈规任安陆县令,率勤王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
  • 列传第五十七 刘吴韦蒋柳沈》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
  • 列传第六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子也。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 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弱冠以门荫策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迁侍御史。至德初,肃宗兴师靖难,大收才杰,武杖节赴行...
  • 魏本纪第一》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
  • 陈宣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陈高宗孝宣皇帝名叫陈顼,字叫绍世,小字叫师利,是始兴昭烈王的第二个儿子。梁朝的中大通二年(530)七月辛酉日生,当时有红光满室。少年的时候性格宽容,多智慧谋略。长大以后,容貌俊...
  • 刘潜传(附刘孝胜等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刘潜,字孝仪,是秘书监刘孝绰的弟弟。刘潜小时候便成了孤儿,和兄弟们一起互相勉励,好学不倦,都写得一手好文章。刘孝绰常说“三笔六诗”,就是指他的三弟刘孝仪写得好散文...
  • 荀勖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陰人,是汉司空荀爽的曾孙。祖父荀非木,是射声校尉。父亲荀月八十,早死。荀勖幼年寄托在舅父家里。奇异早熟,十几岁能写文章。从外祖父魏太傅钟繇说:“此儿...
  • 齐闵王之遇杀》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三 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 【提要】《战国策》中对女性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在这一章,却写了一个奇特伟大的女性,这与主要写战国策士们语言行动的著作主旨看似不大...
  • 马戴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六 卷556_1 《边城独望》马戴 聊凭危堞望,倍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卷556_2 《江亭赠别》马戴 长亭...
  • 崔颢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 卷130_1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
  • 白垩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白垩 释名 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 气味 苦、湿、无毒。 主治 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水调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