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韩非子 > 后25章 > 心度

韩非子

《韩非子》后25章心度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

《韩非子》章节目录: 《前30章》 《后25章

心度

书籍:韩非子章节:后25章更新时间:2020-01-02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奸无所萌。故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战其心者胜。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夫国事务先而一民心,专举公而私不从,赏告而奸不生,明法而治不烦。能用四者强,不能用四者弱。夫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之所以尊者,权也。故明君有权有政,乱君亦有权有政,积而不同,其所以立异也。故明君操权而上重,一政而国治。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故欲举大功而难致而力者,大功不可几而举也;欲治其法而难变其故者,民乱不可几而治也。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能越力于地者富,能起力于敌者强,强不塞者王。故王道在所开,在所塞,塞其奸者必王。故王术不恃外之不乱也,恃其不可乱也。恃外不乱而治立者削,恃其不可乱而行法者兴。故贤君之治国也,适于不乱之术。贵爵,则上重,故赏功爵任而邪无所关。好力者其爵贵;爵贵,则上尊;上尊,则必王。国不事力而恃私学者其爵贱,爵贱,则上卑;上卑者必削。故立国用民之道也,能闭外塞私而上自恃者,王可致也。

心度相关文章

  • 中泠泉真迹》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中泠泉在金山下,金山本在江南岸,故过客皆得汲水烹茶,所由品为第一泉也。厥后长江愈趋而南,金山既在江中,而中泠泉遂不可得见。取水之法,常别制机器,以长绳缒入江中,既得泉水,以盖盖之...
  • 理难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由片言折狱,就谈到彼此意见的相争了。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原告被告两方的打官司,这是法律上的常事,是普通的讼事。两方朋友有问题,听双方争执的意见,这也是讼事。我发...
  • 评议译文》原文翻译 - - 《菜根谭》翻译 - - 事物没有大过天地日月的,然而杜甫却在诗中说:“日月是笼中的鸟儿,天地是水上的浮萍。”事情没有大过禅让帝位征伐作战的,然而邵雍却说:“唐虞禅让如喝三杯酒,汤武...
  • 罗祖》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罗祖,即墨人也,少贫。总族中应出一丁戍北边,即以罗往。罗居边数年,生一子。驻防守备雅厚遇之。会守备迁陕西参将,欲携与俱去,罗乃托妻子于其友李某者,遂西。自此三年不得返。  适...
  • 土偶》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沂水马姓,娶妻王氏,琴瑟甚敦。马早逝,王父母欲夺其志,王矢不他。姑怜其少,亦劝之,王不听。母曰:“汝志良佳,然齿太幼,儿又无出。每见有勉强于初,而贻羞于后者,固不如早嫁,犹恒情也...
  • 军争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对峙,没有比率先争得制胜的条件更难的事了。“军争”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
  • 第一百一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奏曰:“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后主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下。多官...
  • 荣樵仲、陆象泽、鞠华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荣樵仲 水调歌头 既难求富贵,何处没溪山。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短褐宽裁疏葛,柱杖横拖瘦玉,著个竹皮冠。弄影碧霞里,长啸翠微间。 醉时歌,狂时舞,困时眠。翛然自得,了无一点...
  • 苏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进士及特殊才学的考测中,都没有如愿以偿,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
  • 列传第四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也。圣历年,应制举,拜阆中尉,刺史不礼焉,乃弃官而归。久之,授朝邑尉。初,桓彦范、敬晖等虽诛张易之兄弟,竟不杀武三思。幽求谓桓、敬曰:"三思尚存,公辈终无葬地。若...
  • 列传第三魏诸宗室》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魏诸宗室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道武皇帝自独孤如贺兰部,与弟建劝贺兰讷推道武为主。及道武即帝位,以援立功,与建同日赐爵为公。卒。 子题,赐爵襄城公,后进爵为王...
  • 真腊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 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
  • 韦氵光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韦..字世穆,生性刚毅,有才干,小时即熟悉弓马。 仕北周,开始当直寝上士,几次跟随出征,累次升迁到任开府,赐爵位为卫国县公,食邑一千二百户。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他随小叔父韦孝宽...
  • 郊祀志第五下》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是时既灭两粤,粤人勇之乃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嫚,故衰耗。”;乃命粤巫立粤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
  • 可止、隐峦、若虚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 卷825_1 《山居》可止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 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 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 卷825_2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
  • 佚句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五 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 (中宗幸安乐公主第, 从官赋诗,日知卒章,独存规诫,识者多之) 令乘骢马去,丞脱绣衣来。 (《赠上蔡令潘好礼拜御史》, 见《朝野佥载...
  • 施肩吾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九十四 卷494_1 《及第后过扬子江》施肩吾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 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草,复来经此道。 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卷494_2 《夜宴曲》施肩...
  • 秋石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人部 - - 秋石 释名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精致的称为秋冰。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 虚劳冷疾,小便频数,漏精白浊。制成的方剂有秋石还元丹、阴阳二炼丹、秋冰乳粉丸、直指秋石丸、秋...
  • 榲柏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榲柏  释名 气味 酸、甘、微温、无毒  主治 主治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 古砖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古砖 释名 气味 主治 1、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2、臀部湿疮。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3、白痢久不愈,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