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史 > 150章 > 张敬儿传

南史

《南史》150章张敬儿传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张敬儿传

书籍:南史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10
张敬儿,南陽冠军人。父亲张丑,是郡将军,官做到节府参军。张敬儿少年时候就熟悉弓马、有胆气,喜欢射猎猛兽,发箭无不射中。南陽新野风俗多出骑射能手,而张敬儿臂力尤其大。逐渐官职做到了宁蛮行参军,跟随本郡人刘胡讨伐襄陽各地的山蛮,深入险阻地区,所到之处都把敌人打败。又去出击胡陽蛮人,官军撤退,张敬儿单马走在后面,贼军不能相抗。
山陽人王休佑镇守寿陽,寻求善于骑射的武士,张敬儿和襄陽的俞湛应选。张敬儿善于侍奉别人,于是受到宠爱,做了官长兼任参军。泰始初年,随着军府转为骠骑参军,被任命为中兵,率领军队讨伐义嘉的贼军,和刘胡在鹊尾洲相对抗,上奏明帝请求主管本郡。事情平定,任命他为南陽太守。
张敬儿做襄陽府将的时候,家里很贫穷,每到休假的时候就去打工自给。他曾经为城东吴泰家担水,和吴泰所喜爱的婢女私通。事情暴露,他将要被吴泰杀死,逃到了出卖的棺材里,把盖盖在上面,才得以幸免。后来在鹊尾洲,他启奏明帝说:“吴泰以丝帮助雍州刺史袁靑做弓弦,结为同党一齐反叛,如果事情平定的时候,我请求接受他的家财。”明帝答应了他。这时他便没收了吴氏家业,只有一个家人光着身子逃出,仆役财物价值几千万,都归张敬儿所有。以前所私通的婢女,被纳为妾。
后来他做了越骑校尉,桂陽王事件发生,他隶属于齐高帝屯驻在新亭。贼军箭和石头一齐发来,刘休范身穿白色衣服坐着车子到楼下慰劳。张敬儿与黄回告诉高帝请求用诈降来攻破他们。高帝说:“卿如果能办成事,一定把你的本州赏给你。”张敬儿便和黄回一起出了城南,扔下武器奔跑,大喊着要投降。刘休范很高兴,把他们召到了车子旁边。黄回假装传达高帝的秘密意旨,刘休范相信了。黄回看着张敬儿,张敬儿夺过刘休范的防身刀把他杀死,他身边的百十个人都跑散了。张敬儿拿着人头回到了新亭。授为骁骑将军,加任辅国将军。高帝设酒对张敬儿说:“不是卿的功劳,就没有今天。”
高帝认为张敬儿名位较轻,不想就让他主管襄陽这个重镇。张敬儿不停地请求,他说动高帝道:“沈攸之在荆州,您知道他想要干什么,不派敬儿前往防备他,恐怕对您是不利的。”高帝笑着而没有说话,便任命他为雍州刺史,加任都督,封为襄陽县侯。他的部队停泊在沔口,张敬儿乘着舴艋小舟过江,去见晋熙王刘燮。在江中遇到大风翻了船,身边健壮的人各自游水逃走,剩下两个小吏淹没在船下求张敬儿救他们,张敬儿用两掖挟着他们,随着船仰过来得以到了船上,就这样翻来覆去行了几十里,才得到有人迎接。丢掉了所带的信节,重新给他发了一个。
到了藩镇,和沈攸之建立了很深的交情,从而获得了他的活动情况,然后秘密地告诉了高帝,始终没有二心。他又和沈攸之的司马刘攘兵非常要好。等苍梧王废黜,张敬儿怀疑沈攸之会借这个机会起兵,秘密地询问刘攘兵,刘攘兵没有说什么,送给张敬儿马蹬一双。张敬儿便做了准备。升明元年(477)冬天,沈攸之反叛,派遣使者报告了张敬儿。张敬儿接待慰劳非常周到,设饭让他吃过以后,列开仪仗在大厅前面把他斩首。然后集合部队。侦察到沈攸之沿江而下,他便准备袭击江陵。张敬儿报告军变的使者到达京城,高帝大喜,晋升他为镇军将军,改为都督。
沈攸之到了郢城战败逃走,他的儿子沈元琰和兼长史江。。、别驾傅宣等返回江陵。张敬儿的军队开到了白水,沈元琰听到城外鹤鸣,以为是人的叫声,十分恐惧打算逃走。当天夜里,江。。、傅宣开门出逃,城内溃乱,沈元琰逃到宠洲被杀死。张敬儿到了江陵,杀死了沈攸之的亲党,没收他们的财物数千万,好的都入了私人手里,送到朝廷的不到百分之一。沈攸之在汤渚村自缢而死,当地人把他的人头送到荆州。张敬儿让人用盾举着,上面盖着青色的伞,在街市和外城巡游一周,然后送到建邺。晋升爵位为公。
张敬儿在雍州十分贪婪残暴,世上只要有一件物品能用,无不强夺过来。他在襄陽城西建起了一处宅院,宅院的大小几乎和襄陽城相等。他又想搬移羊叔子堕泪碑,在那里建一座台子。州中的主簿劝谏说:“这是羊太傅的遗德,不宜迁动。”张敬儿说:“太傅是谁?我不认识。”
齐帝接受禅让以后,他转任侍中、中军将军,调为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设置了辅佐官吏。高帝逝世,遗诏加升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他在家里偷偷地哭着说:“官家大老天子真可惜死去了,太子年少,过去我和他都没有什么联系!”等到拜见的时候,王敬则给他开玩笑,称他为褚彦回。张敬儿说:“我是在马背上得到的地位,到底不能去做华林阁的功臣。”王敬则非常愤恨。
起初,张敬儿微贱的时候,有个妻子毛氏,生了个儿子叫道门,而同乡尚氏的女儿颇有美貌,张敬儿很喜欢她,于是便抛弃了毛氏而纳尚氏为妻。等他位居三司,尚氏还住在襄陽宅院中。考虑着以后不再外出,便把家里的人都接到京城居住,启奏了武帝,却没有得到武帝的慰问,张敬儿心里便生了疑惑。等到垣崇祖死后,越发恐惧。他性情爱好占卜,信梦尤其厉害,起初征讨荆州,每次见到各位将帅,顾不上别的事情,只是叙述梦中的情景说:“还没有富贵的时候,梦见住在村子里,村中的树很快地长到了几十丈高。后来在雍州,又梦见村中的树一直长到天上。”他以此诱骗部下,自称贵不可言。从此很不自量,十分无知。又派人在家乡造出谣言,让小该子唱道:“天子在何处,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谁,非猪如是狗。”张敬儿家在冠军,宅前有个地方叫赤谷。得到开府以后,又望着仪仗,对别人说:“我车子旁边还缺少一些珍奇物品。”
张敬儿在荒远的地方长大,少年时候就练习武艺,既在京城发展,且又征讨四方,却越发感到不得志。他的妻子尚氏也说:“我从前梦见有一只手热得像火烧,而你得到了南陽郡;元徽年间(473~477),梦见一条大腿热得像火烧,你便得到了本州;建元年间(479~482),梦见半个身子热,不久就得到了开府;现在又全身都热了。”他把这些都告诉了他所亲近的人,说他妻子的初梦次梦,又说“现在全身都热了”。太监听到了他的话都互相说起,事情传到了武帝那里。张敬儿又派遣使者与蛮人来往,武帝怀疑他有异志。永明元年(483),下令让朝臣举行八关斋,在座位上把张敬儿抓了起来。起初,身边人员雷仲显常常劝诫张敬儿不要自满,他不肯听从,到现在知道有了变故,抱着张敬儿哭起来,张敬儿脱掉冠貂扔在地上说:“是这些东西害了我。”他的儿子道门、道畅、道休都被处死,少子道庆被宽免。后经数年,皇上与豫章王萧嶷在三月初三举行曲水内宴,舴艋小舟流到皇帝座位的前面覆没,皇上由此说起张敬儿,后悔不该把他杀死。
张敬儿开始没有读书,等做了地方长官,才学习《孝经》、《论语》。起初征调他担任护军,他便在密室中屏退了众人学揖让对答,对着空中一仰一俯,侍妾偷偷地看了发笑。将要封为三司时,对他的妻子、嫂子说:“我封官后府里要开个黄阁。”于是自己在口中学起了鼓声。刚得了乐队的时候,因为害羞而不让他们演奏。又在新林的慈姥庙中为他的妾向神灵祈求生子,嘴里自称三公,他就是这样的鄙俗。
开始他的母亲在田地里躺着,梦见一条狗的崽子有角而用嘴舔它。随后自己就怀孕生了张敬儿,所以起初名叫苟儿。又生了一个儿子,随着苟儿的名字又叫猪儿。宋明帝嫌苟儿的名字低俗,改为敬儿,所以猪儿也改为恭儿,位居正员郎,告病回到了本县,常常住在上保村,不肯出来做官,和居民没有什么区别。他和张敬儿友爱很深。等他听说张敬儿被杀,逃跑进入蛮人区。后又出来自首,朝廷宽恕了他的罪过。

张敬儿传相关文章

  • 敖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敖姓氏祖宗:太敖姓氏起源: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姓氏郡望: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
  • 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尹姓氏祖宗:少昊姓氏起源: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所载,据说少昊为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号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
  • 纸车纸马》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明器,古之葬礼也,后世复造纸车纸马,孟云卿古挽歌曰: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盖姑以缓恸云尔。然长儿汝佶病革时,其女为焚一纸马,汝佶绝而复苏曰:吾魂出门,茫茫然不知所向,遇老仆王连升...
  • 樊氏扶乩》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沧州樊氏扶乩,河工某官在焉。降乩者关帝也。忽大书曰:某来前,汝具文忏悔,语多回护,对神尚尔,对人可知。夫误伤人者过也,回护则恶矣。天道宥过而殛恶,其听汝巧辩乎!其人伏地惕息,挥汗如...
  • 木工郑五》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郑五,不知何许人,携母妻流寓河涧,以木工自给。病将死,嘱其妻曰:我本无立锥地,汝又拙于女红,度老母必以冻馁死,今与汝约,有能为我养母者,汝即嫁之,我死不恨也。妻如所约,母藉以存活。或奉...
  • 为政难作人更难》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有人问孔子,郑国的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复他,子产是大政治家,了不起的人物。子产当...
  • 蛤此名寄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东海有蛤,饥时浮岸边,两壳开张;中有小蟹出,赤线系之,离壳数尺,猎食既饱乃归,壳始合。或潜断其线,两物皆死。...
  • 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宋公明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回归山寨,计点大小头领,共有一百单八员,心中大喜。遂对众弟兄道:‘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後,皆托赖众弟兄英雄扶助,立我为头。今者,共聚得一百八...
  • 外物》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 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 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 曾...
  • 理旧恨》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理旧恨 一怕婆者,婆既死,见婆像悬于柩侧。因理旧恨以拳打之。忽风吹轴动,忙缩手大惊曰:“我是取笑作耍。” 敕书 一官置妾,畏妻,不得自由。怒曰:“我只得奏...
  • 查荎、李敦诗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查荎 透碧霄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叹人生、杳似萍浮。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
  • 卷六十八 列传第六》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解里耶律拔里得耶律朔古耶律鲁不古赵延寿高模翰赵思温耶律沤里思张砺耶律解里,字泼单,突吕不部人。世为小吏。解里早隶太宗麾下,擢为军校。天显间,唐攻定州,既陷,解里为唐兵所...
  • 文同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文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是汉代文翁的后裔,四川人仍以“石室”称其家。文同方口秀眉,以学问著称于世,操行风度高雅纯洁,自号为笑笑先生。他擅长诗歌、文章、篆书、隶书、...
  • 杂传第四十三》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100章 - - ○刘昫   刘昫,涿州归义人也。昫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皞,皆以好学知名燕、蓟之间。后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处直为子都所囚,昫兄暄亦为怨家所杀,昫乃避之沧州。唐庄宗即...
  • 马重绩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马重绩,字洞微,年轻时学习 了天文、历法、占卜等知识,明白了太一、五纪,八象、三统正历,住在太原。在晋朝任官时,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后又迁任司天监。天福三年(938),马重绩上书说&l...
  • 褚渊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褚渊字彦回,是河南陽翟人。他的祖父叫褚秀之,在刘宋时代做过太常之官。他的父亲是褚湛之,曾任骠骑将军,和宋武帝女儿始安哀公主结婚。 褚渊少年时就很受世人称誉,后来又娶了文...
  • 水胀》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水胀第五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
  • 刺要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
  • 韦庄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九十六 卷696_1 《雨霁晚眺(庚子年冬大驾幸蜀后作)》韦庄 入谷路萦纡,岩巅日欲晡。 岭云寒扫盖,溪雪冻黏须。 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 仍闻关外火,昨夜彻皇都。 卷696_2 《...
  • 蟹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介部 - - 蟹 释名 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 咸、寒、有小毒。 主治 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汁滴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