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后汉书 > 50章 >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后汉书

《后汉书》50章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书籍:后汉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7
(齐武王刘縯、北海靖王刘兴、赵孝王刘良、城陽恭王刘祉、泗水王刘歙、安成孝侯刘赐、成武孝侯刘顺、顺陽怀侯刘嘉)
◆齐武王刘縯传
齐武王刘縯字伯升,光武的大哥。性格刚毅,慷慨有大节。自从王莽篡汉,常愤愤在胸,怀抱着恢复汉室社稷的深谋远虑,不从事于治理家中产业,尽其家产,交结天下英雄俊杰。王莽末年,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集各豪杰计议说:“王莽暴虐,百姓分崩离析。现在枯旱连年,兵革并起。这也是天亡王莽之时,恢复高祖之帝业,定万世之良机。”大家都以为对。于是分别派遣亲属宾客,使邓晨起兵于新野,光武与李通、李轶起兵于宛。伯升亲自发动舂陵子弟,合计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派遣宗室刘嘉前往引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进,屠杀了长聚及唐子乡,杀死了湖陽尉,进军拔取棘陽,趁势想攻宛。到小长安,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交战。当时天正密雾,汉军大败,姊刘元弟刘仲都被杀害了,宗族跟着起义死亡的有数十人。伯升再收集会合兵众,回到棘陽自守。甄阜、梁丘赐乘胜,把辎重留在兰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靠近氵比水,在两水之间结扎营地,把后面的桥梁撤掉,表示决不后退。新市、平林兵看到汉兵几次吃了败仗,甄阜、梁丘赐大军拥到,都想解散离去,伯升很忧虑。恰好下江兵五千多人到达宜秋,就前往为他们说明联合作战的态势,下江兵同意了。伯升说服下江兵的言论记载在《王常传》。
伯升于是大宴军士,设立盟约。让兵士休息三天,分为六部,乘夜间偷偷起兵,袭击夺取了兰乡,缴获了全部辎重。次日一早,汉军自西南攻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击梁丘赐。到吃饭时,梁丘赐兵阵溃败,甄阜军望见逃散,汉兵急追,阜军退却被阻在黄淳水边,斩首和溺死者二万多人,于是斩了甄阜和梁丘赐。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听说甄阜、梁丘赐军败,准备据守宛城。伯升就陈兵誓师,烧掉积聚的物资打破烧饭的釜甑,击鼓前进,与严尤、陈茂相遇于育陽,交战,大破其军,斩首三千余级。
严尤、陈茂弃军逃走,伯升于是进围宛城,自号柱天大将军。王莽素来听了伯升的威名,大为震动恐惧,悬赏能除掉伯升者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封上公。使长安城中官署及天下乡亭都画伯升像在门侧堂上,早起以箭射像。自从甄阜、梁丘赐死后,百姓每天都有人来投降,多至十多万。诸将开会讨论立刘氏以顺从众人期望,豪杰们都归心于伯升。而新市、平林的将帅们乐于放纵,害怕伯升威严明智而喜爱圣公懦弱,就事先共同策划立圣公,然后派人召集伯升,宣告其讨论结果。伯升说:“各位将军想立刘氏宗室,其德是很深厚的,然而依鄙人的愚见,私下还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赤眉在青州、徐州起兵,拥有数十万人,听说南陽立了宗室,恐怕赤眉也会拥立一个,这样一来,必将发生内部争斗。现在王莽还没有灭掉,而宗室内部互相攻击,是使天下人怀疑而使自己的权力受到损害,这不是攻破王莽的好办法。而且首先起义的倡号称帝,少有成功的,陈胜、项籍就是事实,舂陵离宛只有三百里,不足为功。仓猝之间自行尊立,就成了天下之准的,使后人得乘我们的疲敝,这不是好计。现在暂且称王以发号施令。如果赤眉所立的是个明君,我们可以相率而前往相从;如果没有立,攻破王莽迫降赤眉后,再举行尊号,也不为晚哩。愿各位详细考虑。”诸将多表示同意说:“好。”这时将军张。。拔剑击地说“:行事多疑无以为功。
今天的决定,不得有反对。”众人都只得服从。圣公既已即位,拜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由是豪杰们感到失望,多不服。平林后部攻新野,不能攻下。新野县宰登上城楼说“:只要得到司徒刘公一个凭证,愿意先下。”等到伯升军到,新野宰即开门投降。
五月,伯升攻拔宛城。六月,光武破王寻、王邑。自是兄弟威名更盛。更始君臣不能自安,于是共谋杀害伯升,就大合诸将,以成其计。更始取伯升宝剑观看,纟肃衣御史申屠建随即献上玉。。,更始终不能发令。罢令以后,伯升舅樊宏对伯升说:“过去鸿门之会,范增举所佩玉。。以示项羽。今天申屠建献玉。。,是不是有陰谋呢?”伯升笑而不应。起初,李轶巴结更始贵将,光武深感疑惑,常常警告伯升说:“李轶其人不可再信任了。”伯升又不接受。伯升部将同族人刘稷,几次陷阵打垮敌军,其勇敢冠于三军。当时率军攻击鲁陽,听到更始即位,发怒说“:本来起兵谋大事的,是伯升兄弟,现在更始怎么能即位呢?”更始君臣听说后心里很忌恨,以刘稷为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更始就与诸将陈列军队数千人,先拘捕刘稷,将要杀害他,伯升坚决争论反对。李轶、朱鲔就劝更始同时拘捕伯升。于当天就加以杀害了。伯升有二子,建武二年(26),光武立伯升长子刘章为太原王,次子刘兴为鲁王。
建武十一年(35)迁刘章为齐王。
建武十五年(39),追谥伯升为齐武王。
◆北海靖王刘兴传
北海靖王刘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继承光武兄刘仲。起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女间都为妻。女间都性情婉顺,自童女时起,就不整饰容貌衣服不出闺房,宗族都敬爱她。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子仲,三子光武;长女刘黄,次女刘元,三女伯姬。皇妣女间都在伯升兄弟初起兵时病逝,樊女间都的族人樊巨公将她安葬。
建武二年(26),封刘黄为湖陽长公主,伯姬为守平长公主。刘元与刘仲都在小长安去世,追加刘元爵号为新野长公主,
建武十五年(39),追谥刘仲为鲁哀王。刘兴在当年试用为缑氏县令。为人有明智方略,长于听理诉讼,甚得好名声。后迁升为弘农太守,也有善政。任职四年,上陈条请求退职,被召回京师,参加朝会。
建武二十七年(51),方归国。明年,以鲁国租入比东海多,所以徙刘兴为北海王。
三十年(54),封刘兴子刘复为临邑侯。
中元二年(57),又封刘兴二子为县侯。显宗器重刘兴,每遇到大的政事,常传递文书向刘兴请问。在位三十九年去世,子敬王刘睦继嗣。
◆赵孝王刘良传
赵孝王刘良字次伯,光武帝的叔父。平帝时被举为孝廉,为萧县县令。光武兄弟幼年丧父,刘良抚养照顾十分周到。等到光武起兵,把事情告诉了刘良,刘良大怒,说:“你与伯升志向操守不一样,现在家里想要危亡吗?反而共谋起兵!”后来不得已,才从军到小长安,汉兵大败,刘良的妻及两个儿子都被害。更始即位,以刘良为国三老,跟着入关。更始失败后,刘良听说光武即了位,就逃奔洛陽。
建武二年(26),封刘良为广陽王。
建武五年(29),徙为赵王,始就国位。
十三年(37),降为赵公。每年到京朝拜。
建武十七年(41),在京师去世。在位十六年。子节王刘栩嗣。
建武三十年(54),封栩二子为乡侯。
建初二年(77),又封刘栩十子为亭侯。
◆城陽恭王刘祉传
城陽恭王刘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刘敞的儿子。刘敞的曾祖父节侯刘买,以长沙定王的儿子封于零道之舂陵乡,为舂陵侯。刘买去世,子戴侯刘熊渠继位。熊渠去世,子考侯刘仁继位。刘仁以舂陵地势低下潮湿,山林间有毒气,上奏书要求减邑内徙。
元帝初元四年(43),徙封到南陽的白水乡,还是以舂陵为国名。于是就与从弟巨鹿都尉刘回及刘氏宗族住到一起。刘仁去世后,子刘敞继承。刘敞谦俭好尚义气。把父亲时期的金宝财产悉数给与了昆弟们,荆州刺史上书崇尚他的义行,拜他为庐江都尉。一年多后,遇到族兄安众侯刘崇起兵,王莽害怕厌恶刘氏,征召刘敞到长安,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原先在平帝时,刘敞与刘崇都聚会在京师,作为明堂的辅助祭祀。刘崇看到王莽将危害汉室,私下对刘敞说:“安汉公王莽独揽国政,群臣莫不曲从,国家将被他覆亡。太后年纪老了,平帝又幼弱,高皇帝所以要分封子弟,就是为了这个啊。”刘敞从内心同意。等到刘崇事败,刘敞害怕,想结交援引树立私党,就为刘祉娶高陵侯翟宣女为妻。恰逢翟宣弟翟义起兵准备攻击王莽,南陽郡吏捕杀翟宣女,刘祉被连累囚禁于牢狱。刘敞因而上书谢罪,愿意率领子弟及宗族为战士先锋。王莽新居摄政,想安慰宗室,所以没有被施刑诛杀。等到王莽篡位,刘氏宗室被封侯的都降级称子,食孤卿的俸禄,后来又都被褫夺了爵位。等到刘敞去世,刘祉的封号都被废除了,而且不允许他做官吏。刘祉因是故侯刘敞的嫡子,行为淳朴敦厚,刘氏宗室都尊敬他。等到光武起兵,刘祉兄弟相率从军,前队大夫甄阜就将他所有的家属囚禁于监狱。等到汉兵在小长安失败,刘祉挺身回保棘陽,甄阜就将刘祉的母弟妻子全部杀害了。更始即位,以刘祉为太常将军,继承舂陵侯。又跟随入关,被封为定陶王。另率部将击破刘婴于临泾。等到更始降于赤眉,刘祉就从小道逃奔洛陽。这时宗室只有刘祉先到,光武见后非常欢喜。
建武二年(26),封为城陽王,赐给乘舆、御物、车马、衣服。追谥刘敞为康侯。
建武十一年(35),刘祉患了疾病,献上城陽王玺绶,愿以列侯奉先人祭祀。光武帝亲自看望他的病。刘祉去世,年四十三岁,谥号为恭王,没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就葬于洛陽北芒。
建武十三年(37),封刘祉嫡子刘平为蔡陽侯,以奉刘祉祭祀;刘平弟刘坚为高乡侯。
◆泗水王刘歙传
泗水王刘歙字经孙,光武帝的族父。刘歙的儿子刘终,与光武从小就互相亲爱。汉兵兴起,开始波及唐子,刘终诱杀湖陽尉。更始即位,刘歙跟随入关,被封为元氏王,刘终为侍中。更始失败,刘歙、刘终东奔洛陽。
建武二年(26),立刘歙为泗水王,刘终为淄川王。
建武十年(34),刘歙去世,封小儿子刘火单为堂奚谷侯,奉刘歙后祀。刘终在治丧时间想念亡父,哭泣二十多天,也去世。封长子刘柱为己阝侯,以奉刘终祭祀,又封刘终子刘凤为曲陽侯。刘歙从父弟刘茂,年十八岁,汉兵兴起时,刘茂自号刘失职,也聚合部众于京县、密县一带,称厌新将军。攻下颍川、汝南,拥有部众十多万人。光武既到河内,刘茂率众投降,被封为中山王。
建武十三年(37),宗室为王者都降为侯,更封刘茂为穰侯。刘茂弟刘匡,也与汉兵一起兴起。
建武二年(26),封宜春侯。为人谦逊,永平中为宗正。子刘浮继承,封朝陽侯。
◆安成孝侯刘赐传
安成孝侯刘赐字子琴,光武的族兄。祖父刘利,是苍梧太守。刘赐少年丧父。兄刘显报怨杀人,官吏捕捉刘显把他杀了。刘赐与刘显儿子刘信卖掉田园住宅,共同抛弃财产,结交宾客杀吏报仇,都在外亡命逃伏,后来遭赦免回家。恰逢伯升起兵,就随从伯升攻击各县。更始既即位,以刘赐为光禄勋,封广汉侯。等到伯升被害,代理为大司徒,率兵讨伐汝南。没有平定,更始又以刘信为奋威大将军,代刘赐攻击汝南,刘赐与更始都到洛陽。更始想命令亲近大将夺取河北,不知派谁为好。刘赐说刘家子弟只有文叔可用,大司马朱鲔等以为不可,更始狐疑不定,刘赐极力劝说,更始就拜光武行使大司马职务,持符节过河。当日以刘赐为丞相,令他先入关,修理宗庙宫室。又回来迎接更始定都长安,封刘赐为宛王,拜前大司马,让他持符节镇抚关东。
更始二年(24)春,刘赐就以宛为封他,掌管六部兵事。后来赤眉破了更始,刘赐所领的六部也逐渐散去叛离,刘赐就去宛保守育陽。听到光武即位,就西去武关,迎接更始的妻子将他们带到洛陽。光武帝嘉奖刘赐忠诚,建武二年(26),封他为慎侯。
建武十三年(37),更增加户邑,定封为安成侯,参与朝会。以刘赐有恩信,所以亲切厚爱,多次设私宴招待,还时常驾幸刘赐府第,给予的恩宠赏赐特别优厚。刘赐经常接济给他的故旧,没有作为遗产留下来。帝为他营造冢堂,立起祠庙,设置吏卒,如舂陵孝侯格式。
建武二十八年(52)去世,子刘闵继承。建武三十年(54),帝又封刘闵弟刘嵩为白牛侯。因楚王谋反事,口供中与刘闵有所牵连,被撤除封号。刘闵去世,子刘商继承,徙封为白牛侯。刘商去世后,子刘昌继承。
◆成武孝侯刘顺传
成武孝侯刘顺字平仲,光武的族兄。父亲刘庆,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刘顺与光武同乡,从小就厚交。更始即位,以刘庆为燕王,刘顺为虎牙将军。当更始向赤眉投降时,刘庆被乱兵所杀,刘顺就微行拜见光武,被封为南陽太守,建武二年(26),封为成武侯,所食邑户最大,地租收入为宗室各家的几倍。
建武八年(32),派他击破六安贼,因而拜为六安太守。数年,光武想征他入京,六安吏人上书请将他留下。建武十一年(35)卒,帝派遣使者迎丧回京,亲临吊唁。子刘遵继承爵位,因牵连与诸王交通,降为端氏侯。
◆顺陽怀侯刘嘉传
顺陽怀侯刘嘉字孝孙,光武帝的族兄。父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刘嘉少年丧父,性仁爱宽厚,南顿君抚养视之如亲生子,后来与伯升都就学长安,学习《尚书》、《春秋》。义兵兴起,刘嘉跟随更始征战。当汉军在小长安失败时,刘嘉的妻子被杀害。更始即位,以刘嘉为偏将军。等到攻破宛城,封兴德侯,又迁为大将军。在冠军击破延岑,延岑降。更始既都长安,以刘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持符节往汉中封地,都于南郑,拥众数十万。
建武二年(26),延岑复反,进攻汉中,围攻南郑,刘嘉败走。延岑于是平定汉中,进兵武都,被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延岑败走天水,公孙述遣将侯丹攻取南郑。刘嘉收拾散卒,得数万人,以李宝为相,从武都南击侯丹,不利,还军河池、下辨。再与延岑连战,延岑引军北入散关,到陈仓,刘嘉追击攻破延岑。更始邓王廖湛率领赤眉军十八万攻刘嘉,刘嘉与廖湛战于谷口,大破廖湛军。刘嘉亲手杀了廖湛,于是到云陽就地取得粮食。李宝等听说邓禹西征,就拥兵自守,劝刘嘉暂时坐观成败。光武听到后,告邓禹说“:孝孙素来谨慎善良,而且与我从小就相亲相爱,当是长安的轻薄儿误了他哩。”邓禹就宣告光武的旨意,刘嘉就依来歙在云陽会见邓禹。
建武三年(27),到洛陽,跟从征伐,拜为千乘太守。
建武六年(30),患病,上书请求退职,被征召到京师。建武十三年(37),封为顺陽侯。秋,又封刘嘉儿子刘参为黄李侯。建武十五年(39),刘嘉去世。子刘参继承爵位,刘参犯罪,被削为南乡侯。永平中,刘参为城门校尉。刘参死,子刘循继位。刘循死,子刘章继位。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相关文章

  • 程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程姓氏祖宗:程伯休父姓氏起源:程氏的先祖是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子孙。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程氏是颛顼的后裔重黎的后代,祖先是程伯休父。根据《万姓统谱》上记载,程伯休父在...
  • 大体》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
  • 喇嘛》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喇嘛有两种,一曰黄教,一曰红教,各以其衣别之也。黄教讲道德,明因果,与禅家派别而源同。红教则惟工幻术。理蕃院尚书留公保住言,驻西藏时,曾忤一红教喇嘛,或言登山时必相报,公使肩舆鸣...
  • 微员食禄有定数》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李筱泉制军巡抚湖南时,有一捐班选得某郡通判者,来谒上官。制军循例,出题考试。通判一到花厅,即掩卷高卧。制军召首府使往问之,通判对曰:“吾侪若能考试,早以科第得官矣!今因不...
  • 诟食》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齐人有好诟食者,每食必诟其仆,至坏器投匕箸,无空日。馆人厌之,忍弗言,将行,赠之以狗,曰:“是能逐禽,不腆以赠子。”行二十里而食,食而召狗与之食。狗嗥而后食,且食而且嗥。主...
  • 忧时》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一 - - 郁离子忧,须麋进曰:“道之不行,命也。夫子何忧乎?郁离子曰:“非为是也,吾忧夫航沧溟者之无舵工也。夫沧溟波涛之所积也,风雨之所出也,鲸、鲵、蛟、蜃于是乎集,夫其负锋铤而...
  •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鲍廷玺走到阊门,遇见跟他哥的小厮阿三。阿三前走,后面跟了一个闲汉,挑了一担东西,是些三牲和些银锭、纸马之类。鲍廷玺道:“阿三,倪大太爷在衙门里么?你这些东西叫人挑了...
  • 》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骂 一医看病,许以无事。病家费去多金,竟不起,因恨甚,遣仆往骂。少顷归,问:“曾骂否?”曰:“不曾。”问:“何以不骂?”仆答曰:“要骂要打的人多得...
  • 吴王殿》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汉高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濞,而豫章亦在其中。又赵佗先有南海,后击桂林、象郡。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按芮本为秦番...
  • 程伯春、赵良玉、赵孟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程伯春 水调歌头(寿边守) 功名果何物,天欲付英豪。请看襄汉,今日谁驾六灵鳌。阅礼崇诗元帅,大纛高牙临塞,砥柱一洪涛。百辟拱辰极,欢动赭黄袍。 策无遗,勋益著,德弥高。定知阳报,谢庭...
  • 欧阳澈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欧阳澈 踏莎行 雁字书空,橘星垂槛。江天水墨秋光晚。香丝袅袅祝尧年,公庭锡宴挥金碗。 醉索蛮笺,狂吟象管。珠玑灿灿惊人眼。遏云更倩雪儿歌,从教拍碎红牙板。 蝶恋花(拉朝宗小饮...
  • 王之道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王之道 庆清朝(追和郑毅夫及第后作) 晓日彤墀,春风黄伞,天颜咫尺清光。恩袍初赐,一时玉质金相。济济满廷鹓鹭,月卿映、日尹星郎。鸣鞘绕,锦鞯归路,醉舞醒狂。 追随宝津琼苑,看穿花帽...
  • 唐纪五十五唐宪宗元和七年(壬辰,公元812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府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不乘此际推心抚...
  •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三晋穆帝升平四年(庚甲,公元360年)   [1]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陽鹜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鹜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
  •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七汉文帝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   [1]冬,十一月,上行幸代;春,正月,自代还。   [1]冬季,十一月,文帝巡行代国;春季,正月,文帝自代国返回长安。   [2]夏,六月,梁怀王揖...
  • 梁武丁贵嫔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武丁贵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祖父在襄陽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丁贵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ldquo...
  • 高谦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高崇的儿子高谦之,字道让。少小时侍奉后母李氏,孝名远扬,李氏抚养他所耗费的心血也过于自己亲生孩子,以致旁人难以辨别他们兄弟所出的同异差别。时人把他们一样看重。等到长大,摒...
  • 张格、冯涓、杨玢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六十 卷760_1 《寄禅月大师》周庠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铺座时移画, 金地谭空说尽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
  • 宋之问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五十三   卷53_1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
  • 王珪、陈叔达、杜淹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三十   卷30_1 「咏汉高祖」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