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冯至的诗 > 吹箫人·我唱这段故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吹箫人·我唱这段故事

朝代:现代诗人:冯至时间:2018-08-08
我唱这段故事,
请大家切莫悲伤,
因为他俩又跑入了深山,
也算是快乐的收场!

在中古,西方的高山,
高山内,洞宇森森;
一个壮美的青年,
他在洞中居隐。

不知是何年何月,
他独自登上山腰;
身穿着闲雅的长衫,
还带着一支洞箫。

他望那深深的深谷,
也不知望了多少天,──
更辨不清春夏秋冬,
四季的果子常新鲜。

他顺手拿起洞箫,
无心地慢慢吹起──
为什么今夜的调儿,
含着另样的情绪?

一样的松间
一样的小溪细语,
为什么他微合的眼中,
渐渐含满了哭泣?

谁将他的心扉轻叩,
可有人同他合奏?
──箫声的杂复,
绝不像平素的那样质朴。



第二天的早晨,
他好象着了疯狂,
他吹着,挟着长衫,
望喧杂的人间奔向。

箫离不开他的唇,
眼前飘荡着昨夜的幻像──
银灰的云里烘托着
一个吹箫的女郎。

乌发与云层深处,
不能仔细区分:
浅色的衣裙,
又仿佛微薄的浮云。

四围尽在睡眠,
他忘却山外的人间,
有时也登上最高峰,
只望见云幕的重重。

三十天才有一次──
若是那新月弯弯;
若是那松间★萃,
把芬芳的冷调轻弹。

若是那夜深静悄,
小溪的细语低低;
若是那树枝风寂,
鸟儿的梦境迷离。

他的心境平和,
他的情怀恬淡;
他吹他的洞箫,
不带着一些哀怨。

一夜他已有十分睡意,
浓云却将洞口封闭,
他心中忐忑不安,
这境界他不曾经验!

如水的月光,
尽被浓云遮住,
他辗转枕席,
总是不能入睡。

她分明是云中的仙女,
却又充溢了人间的情绪;──
他紧握着他的洞箫,
他说,要到人间将她寻找!

眼看着过了一年,
箫吻着他的唇儿呜咽,
早遗掉山里的清幽,
同松间的风韵。

他穿过无数的市廛,
他走过无数的村镇,
他看见不少的吹箫女郎,
于他只是有满衣的灰尘。

古庙中,松柏下,
一座印用的池塘──
他暂时忘去了他的寻求,
又觉到一年前的清爽。

心境恢复平淡,
箫声也随着和缓──
可是楼上谁家女,
正在蒙蒙欲睡?

在这里,停留了三天,
该计算,明日何处去,
呀!烟气氤氲中,
一缕缕是什么声息?

楼上红窗的影儿
是一个窈窕的女郎;
她对谁抒写幽思,
诉说她的衷肠?

他如梦如醉地
一似当年的幻像──
他那能自主,
洞箫不往唇边轻放?

月光把他俩的箫声
溶在无边的泪海之中;
深闺与深山的情意,
乱纷纷织在一起!



流浪无归的青年,
哪能娶侯门娇女?
任凭妈妈怎样慈爱,
严厉的爹爹也难应许。

他俩日夜焦思,
为他俩的愿望努力──
夜夜吹箫的时节,
魂露儿早合在一起!

今夜呀,为何听不见,
楼上的箫声?
他望那座楼窗,
也不见孤悄的人影

父母才有些话意,
无奈她又病不能起;
药饵侧都无效,
更没有气力吹箫!

梦里洞箫向他说,
「我能医入了膏肓的重病;
因为在我的腔子里,
尽藏着你的精灵。」

他醒来没有迟疑,
把洞箫劈成两半──
煮成了一碗药汤,
送到那病人的床畔。

父母感戴他的厚意,
允许了他们的愿望。
明月如旧团圆,
照着并肩的人儿一双!

啊,月下的人儿一双!
箫芽,已有一枝消亡!
人虽是,正在欣欢,
她的洞箫,独自孤单!

他吹她的洞箫,
不能如意;
他思念起他自己的无可奈何的伤泣!

「假使我的洞箫还在,
天堂的门,一定大开,
无数仙家女,为我们,
掷花舞蹈齐来!」

他深切的伤悲,
怎能够向她说明:
后来终于积成了,
不医治的重病。

她终不能不把她的箫,
也当作惟一的圣药;
完成了她的爱情!
完成了他的生命!
Epilog
剩给他们的是空虚,
还有那空虚的惆怅──
缕缕的箫的余音,
引他们向着深山逃往!

诗人冯至资料

吹箫人作者冯至

冯至,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 查看详情>>

冯至古诗词作品: 《帷幔──乡间的故事》 《十四行二十七首》 《南方的夜》 《赠之琳》 《定风波·雨意》 《》 《吹箫人》 《蚕马

吹箫人·我唱这段故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吹箫人·我唱这段故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怀古·买臣负薪行且歌》 - - 吕本中 - - 买臣负薪行且歌,其妻羞缩悲蹉跎。季子归佩六相印,骨肉歆羡缘金多。人生穷达等幻灭,贫贱何忧贵何悦。争如饥采首阳薇,不慕皋夔希稷契。贪功徇名世莫嗤,拖金曳紫同儿嬉。一朝祸至几发冢,却思衣布丹徒时。丹徒风月依然好,尔自升沈委荒草。草长木拱荒烟寒,此恨年年向谁道。...
  • 古诗《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倡和已许诺矣复以此句挑之》 - - 苏轼 - -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从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
  • 古诗《梅·北风剪水玉花飞》 - - 孙觌 - - 北风剪水玉花飞,翠袖凌寒不自持。脉脉含情无一语,水边篱落立多时。
  • 古诗《界江八景·西僧禅梵》 - - 陈献章 - - 竹径风传西梵声,隔墙深夜有人听。山僧老去无功德,还倚禅门诵佛经。
  • 古诗《次韵护公首座赞广德磨衲升座》 - - 饶节 - - 碧眼传来浪得名,老卢持去更喧争。宝严自有新磨衲,不动烟尘度四生。
  • 古诗《淘金谣·淘金户》 - - 田雯 - - 淘金户,户户无宁居。背上都卢,西走巴渝。巴渝田可耕,依山盖屋。孲
  • 古诗《鹧鸪天·闻沫若归国不相见已十余年》 - - 卢前 - - 张禄辞家变姓名。岛楼拥鼻泪纵横。安排归骨埋诸夏,慷慨题诗付友生。苏李别,喻心情。十年亡命鬓星星。回头万里河梁上,投笔知君定请缨。
  • 古诗《雨中花·题襄阳署壁》 - - 董以宁 - - 案上新诗数种。窗外轻烟一捧。午后浓阴,白云骀荡,遮得山无缝。小摘草花聊作供。不比江南春仲。看红紫全稀,燕处荒巢,犹做雕梁梦。
  • 古诗《次过徽岭韵·直指风声已早传》 - - 谢复 - - 直指风声已早传,山城到日属霜天。行经驿路峰峦秀,坐对寒崖瀑布悬。圣世升平无谏疏,王程清暇有诗联。飞腾此去中天近,藤刺何缘作意缠。
  • 古诗《闻缙上人游清源山》 - - 王慎中 - - 高僧真避俗,为客也耽山。路向樵人得,身同锡杖閒。泉源当夏冽,藓色阅年斑。遥忆孤灯影,留光万壑间。
  • 古诗《清溪渔隐·清溪秋来水如练》 - - 杨基 - - 清溪秋来水如练,历历鱼虾皆可见。绿蓑酒醒雁初飞,风急芦花吹满面。溪南一带是青山,逢着垂杨便可湾。谩道白鸥闲似我,渔舟更比白鸥闲。
  • 古诗《浣溪纱·梦上巫山事可憎》 - - 周学藩 - - 梦上巫山事可憎。守宫红褪剩孤颦。果然谣啄葬全城。金线脆时怜妾命,杨花轻处欠君心。近来差解学忘情。
  • 古诗《和光洞·空闻榴五色》 - - 朱士赞 - - 空闻榴五色,幽隐隔蓬莱。想在慈山里,云深长绿苔。
  • 古诗《遣兴诗·从注麟书讥败绩》 - - 王夫之 - - 从注麟书讥败绩,难瞒马脊卖之爻。龙标落尾从鼍鼓,虎口翻身祇猬毛。杨柳命轻游子折,
  • 古诗《送胡彦师职方迎亲赴阙》 - - 葛胜仲 - - 词华标韵出邹枚,要路飞翔见轶材。编削终篇辞右府,袤延飞诏入中台。碑刊棠萼如敦实,衣曳荆兰似老莱。五两风轻清汳路,迎船鱼笋助南陔。
  • 古诗《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 - - 吴昌绶 - - 银篆双钩,铜华十湅,秋眸凝注澄鲜。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展冰奁。翠沁苔斑,粉拭香绵。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倚吟边。自拨张炉,细写谈笺。 ...
  • 古诗《漱玉亭·有龙衔水下层霄》 - - 钱闻诗 - - 有龙衔水下层霄,俯视浮屠漱海潮。 净倚栏干清耳目,笙篁声里落琼瑶。
  • 古诗《贵贵尊贤·贵贵如天礼极隆》 - - 陈普 - - 贵贵如天礼极隆,无人更识下贤风。 岂知坤位居乾上,天地之交泰道通。
  • 古诗《少林寺作》 - - 乾隆 - - 少林干载寺,少室一房山。禅悦偶重叩,秋岩此乍攀。树姿纷绮绣,涧响静潺湲。却见来时路,轘辕云外关。
  • 古诗《缘路·总是玲珑竹》 - - 元稹 - - 总是玲珑竹,兼藏浅漫溪。沙平深见底,石乱不成泥。 烟火遥村落,桑麻隔稻畦。此中如有问,甘被到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