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游客芳春林》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诗人:陆机古诗:悲哉行·游客芳春林更新时间:2020-09-14
注释
1。悲哉行:乐府旧题,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引《歌录》说:“《悲哉行》魏明帝造。”又引《乐府解题》:“陆机云:‘游客芳春林。’谢惠连云:‘羁人感淑节。’皆言客游感物忧思而作也。”
2。芳春:春天。
3。春芳:春天的景色。芳,泛指花草。
4。清响:清越的声音。
5。鲜云:明丽的云彩。
6。垂:挂,此指投下。
7。薄阴:淡淡的阴影。
8。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9。饶:多。
10。淑气:温馨之气。
11。时鸟:此指春鸟。
12。好音:好听的鸣声。
13。翩翩:鸟轻快飞翔之状。
14。喈喈(jiē):象声词。鸟鸣声。
15。被:披。覆盖。
16。高岑(cén):高山。岑,小而高的山。
17。女萝:亦作“女罗”。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
18。有寻:有依附。
19。一何:何其,多么。
20。随气草:随着节气生长的野草。
21。寤寐(wùmèi):睡着和醒着,谓时时刻刻。
22。缅然:遥远的样子。
23。飞沈:亦作“飞沉”。飞升和沉落。一在天上,一在水下,比喻远隔。
24。原:愿。心愿。
25。遗:给。
白话译文
游客远游芳春林,春芳触目仿客心。
和风徐徐声清越,轻云片片垂薄阴。
蕙草浓郁飘香气,春鸟婉啭多好音。
鸣鸠翩翩悠然飞,黄鹂喈喈自在吟。
兰草芬芳满通谷,草木繁茂覆高岑。
女萝绕松有依托,葛蔓缘岑可寄身。
伤心最是远游客,一腔忧思多么深。
草色应节目感染,鸟鸣依时耳悲闻。
日夜思念远方人,鸟飞鱼潜难相寻。
愿托归风传音信,寄言致送钦敬人。
《歌录》曰:“《悲哉行》,魏明帝造。”《乐府解题》曰:“陆机云:‘游客芳春林。’谢惠连云:‘羁人感淑节。’皆言客游感物忧思而作也。”
此诗开篇即点明“感物兴悲”四字,春林之芳与客心之伤相对,提挈全篇。首句连用“芳春”和“春芳”,强调了春天的可悲。“和风”以下十句,着力铺写春景,女萝、蔓、葛,各有“寻”“托”,因此而及诗人自己的无可归依。“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很自然地承“有托”和“有寻”而由景及情。“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诗人目之所接,是随淑气而滋生的蕙草、幽兰、莠蔓;耳之所闻,是歌唱春天的鸣鸠、黄鹂。自然界万物随春而生发、繁荣,莫不自适,莫不有归,而自己羁旅他方,无所依托,只能感物兴悲。“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沉。”诗人被春景所触,醒时梦里无时不系念着阻隔天涯的故乡、亲人。他希望吹向故乡的风,能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告诉自己所敬爱的人。
全诗以芳春美景,兴客游忧思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收到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写春景反复铺排,又多用偶句,尽态极妍,字句亦可见斧凿与锤炼之痕,可谓“缘情绮靡”之作。

诗人陆机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陆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在孙吴时..... 查看详情>>

诗人陆机作品: 《日重光行》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八章其一》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三章》 《拟青青河畔草诗》 《王侯挽歌辞》 《拟今日良宴会诗》 《为顾彦先赠妇诗》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人道靡常》 《庶人挽歌辞·死生各异方

《悲哉行·游客芳春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