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中酒心情》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陈维崧古诗:本意·中酒心情更新时间:2020-10-12
注释
⑴夏初临:词牌名,原名《燕春台》,此调始自张先,刘泾改名《夏初临》。双调,一百二十字,前片十句,后片十一句,各押五平韵。
⑵本意:即咏“夏初临”的景观。
⑶癸(guǐ)丑三月十九日: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十九日,三十年前的同日正是崇祯帝自缢而死、明朝灭亡之时。
⑷杨孟载:杨基,字孟载,号眉庵,与高启、徐贲、张羽并称“吴中四杰”,著有《眉庵集》。
⑸中(zhōng)酒:同“病酒”,酒醉不适。
⑹拆绵:柳絮飘散。绵,指柳绵,又称柳絮。
⑺瞢(méng)腾:意识迷糊。范成大《立春枕上》:“寻思断梦半瞢腾。”
⑻柳花:这里指柳絮。柳花色黄,落而结子,子生絮。古人常将柳花、柳絮相混。
⑼画梁:绘饰的屋梁。
⑽玉剪:指燕子。燕尾似翦。
⑾铜驼:洛阳街名。《晋书·索靖传》:“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这里用来表达明亡之恨。
⑿金谷:洛阳园名,晋代石崇所筑,在洛阳西之金谷涧中,这里借以泛指游赏之地。
⒀划:以刀刻痕。
⒁残:损坏。
⒂竹粉:竹竿上霜样白粉。程垓《望秦川·竹粉翻新箨》:“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
⒃惆怅移时:在怅惘中时光不觉移迁。移时,历时,经过一段时间。
⒄镇:整日,久久地。
⒅掏:摸取。一作“掐”。用手指甲刻入,切断花瓣,亦通。
⒆许:语助词。
⒇细柳新蒲: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江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蒲,水生植物,嫩蒲可食。
白话译文
在酒醉心情之中。拆洗绵绸的时节。我朦胧迷糊地送走了春天。一塘汪汪池水,把浓浓的绿荫映在门帘上。柳絮满天飞舞,搅乱了晴天的阳光。更加上面梁上玉燕儿交相飞翔。这可真是夏天初到了。贩茶的船支载着沉重的货物在江河中幔驶.挑笋的人们忙碌地来来去去。山中集市已是热闹时候了。
蓦然间,我却想起三十年前像晋代铜驼遭弃的那种国破家亡积下的怨恨,料想而今如晋代石崇的金谷园一样奢华的故园定然人烟稀少了吧。这些粉碎了我少年时代瑰丽的美梦,产生的旧愁只好写向阑西。久久地惆怅,不能自已。为了排遣这无聊的烦恼。我掐坏了篱边盛开的蔷薇。我这样的情怀,该让谁知晓呢?细细的杨柳飘飘荡荡,新长的蒲草碧绿茂密,这一切都只好交付给了杜鹃去悲啼。
此词上片主要是描写初夏景色。开头三句,是说到了农历四月时节,春天不知不觉已经归去。“瞢腾”与“中酒”对应,酒弊后造成意识迷糊的感觉。词人正是在这种心情之下送走春天的,由此可以窥见词人隐隐含愁的心绪。接着,词人抓住自然界的典型景物,用婉丽的词彩,通真描画出一幅初夏的美丽风光图。“触”、“搅”、“飞”三个动词连用,动静相映,以动衬静,化静为动,把初夏景色写得生机蓬勃,形象动人。“绿荫”、“帘衣”、“柳花”、“晴晖”、“画梁”等原本都是静物,一经点化,仿佛一齐在眼前动了起来,使大自然的动态美跃然纸上。 “贩茶船重”三句,词人跳出历代文人涉及劳动者时一般关注自然经济形态的窠臼,把视野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镜头对准劳动者,对准商品贸易市场,用白描手法描写清初的商品经济情景,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意境,于词史有独到贡献。
词的下片骤转,从写景转入抒情,以眼前转入怀旧,从轻快转入沉郁。“蓦然却想,三十年前”,侘傺的身世遭遇,使词人始终未能忘怀明朝亡国的痛史。面对初夏盛景,词人情不自禁地又勾起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接下二句运用“铜驼”、“金谷”两个典故,暗指明王朝覆亡的惨痛史实及其教训。“积”于词人胸中之“恨”,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亡国之悲恨,还含有词人对明末荒淫昏愦的统治者的愤恨,从中可见词人的胆力和识见。“划残”句进一步抒发词人对故国的眷怀情意,展示词人深层的感情世界。词学家王国维曾说:“由其世知其人,由其人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即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受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任何一篇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无不与词人这个“人”和他所处的“世”密切相关。掌握这把钥匙就不难理解这几句词的涵义了。“划破竹粉”所表达的,正是清兴明亡这一历史性突变,使词人的生活道路发生了陡转。即是说国破家亡,粉碎了词人少年时代瑰丽的梦,摧残了人生的美好前景。这是词人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由此产生的“旧愁”,是词人尝尽人生“愁”滋味的“愁”,是富有真实社会意义的“愁”,与那种无病呻吟强说之“愁”不可同日而语。陷入这种愁思之中,词人长久不能自拔,欲喊无声,欲哭无泪,排遣不了,欲罢不能。大悲大痛,到一定限度,总要爆发出来,通过“掐损蔷薇”这个似乎下意识的动作,词人的满腔恨血得以喷薄而出。不写“断肠”胜“断肠”,一个动作,透露了心底的万般伤情。词的艺术功力和表现才能不言而喻。结尾三句套用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诗意,又以“鹃啼”照应“春归”,章法谨严,余韵悠长。
此词内容上体现词人“敢拈大题目出大意义”的特色,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创新之笔。历代怀旧词,多从霜风冷月、羁旅送别、登临吊古而触景生情,而此词却以旖旎风光引发沉郁情怀,以淡雅衬写深哀,则更显出亡国之“愁”、“恨”的深重,振聋发聩的作用更加显著,而词人对故国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那充满瑰奇色彩的旧日生活的怀念也跃然纸上。

诗人陈维崧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 查看详情>>

诗人陈维崧作品: 《满庭芳·咏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学在赋》 《丰乐楼·辛酉元夜同蕺山赋》 《玉山枕·秋夜较亡友史远公青堂词卷竟凄然缀此》 《菩萨蛮·和龚伯通寄于生用原韵》 《江城子·戏写姬人领巾》 《离亭燕·雨中将发梁溪》 《满江红·赠溧阳王参戎》 《玉梅令·南耕所葺书舍颜曰梅庐。昨始移得古梅一株遽以誇我走笔戏柬》 《夜游宫·秋怀》 《菩萨蛮·梨花簌簌飞红雪

《本意·中酒心情》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