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储光羲不至》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王维古诗:待储光羲不至更新时间:2017-03-08
注释
⑴储光羲:王维友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与王维同为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
⑵重门:谓层层设门。汉张衡《西京赋》:“重门袭固,奸宄是防。”
⑶要欲:好像。清佩:佩玉清脆的声响。佩,玉佩,古人系在襟带上的饰物,行动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⑷方将:将要,正要。《诗经·国风·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⑸上苑:皇家的园林,皇帝的宫苑。南朝梁徐君倩《落日看还》诗:“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
⑹了自:已经明了。相顾:相视,互看。这里意为相访。
⑺空复情:自作多情。
白话译文
一道道城门黎明时已经开启,我起来坐候你要来的车声。
准备听到那清美的佩玉声响,那时候就立即出门相迎接。
报晓的钟声从皇家宫苑传来,稀疏的春雨刚刚洒过京城。
你竟然完全顾不上来相访了,伫立在空堂徒怀思念之情。
此诗写出了诗人很渴望和友人见面的心情。重重门户从清早就打开,这样还不够,还要坐着,想听听载着友人到来的马车发出的声音,这一个细节,写活了抽象的友情。当然,光听见车声还不行,还要等到友人身上的玉佩因步行而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时,才是出户迎接的绝好时机。首联写动作,颔联写心情,其实都是写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这一切的核心,是爱。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跳跃。通常在候人不至之时,为了避免焦虑,等候者会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即便是最枯燥的风景,也看得津津有味。颈联表达恰好表达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时间已经不早,晚钟已经响起,诗人已经等待了一天,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线已逐渐暗下去,雨在若有若无地降落,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以喷泉的速度生长。尾联十字,一声长叹,写已明知友人不来,而期待之情仍萦绕于怀,经久不去。
王维此诗颈联侧重于听觉,陈与义的《春雨》里也有相似的句子:“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其实细较之下,也可以觉出很大的不同。王维的两句,晚钟鸣响,用耳朵听,自不必说,雨过春城,当然也是用听,两句都是表现一个感官所攫到的效果。反观陈与义的诗,莺啼是听觉,而雨湿高城,却与王维的雨过高城不同。过,只写雨的一种状态,运动的状态,但是湿,却写出了雨过所产生的效果。这大概也是在《泊船瓜洲》中王安石把春风“又到”,“又过”,最终改为“又绿”的原因。但是王维的这两句不能从原诗中孤立出来,此联的“晚钟”是和首联的“朝已启”相照应的,而“过”字,表达的也许是因春雨已过对友人还不来的一种埋怨之情。
这首诗的深层意思其实在前四句,即肯定储光羲的值得人敬爱的为人,所以才写作者期待之殷切。

诗人王维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 查看详情>>

诗人王维作品: 《寒食城东即事》 《纳凉·乔木万余株》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送崔五太守·长安厩吏来到门》 《恭懿太子挽歌》 《挽歌·苍舒留帝宠》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辋川集·漆园》 《红牡丹》 《奉送六舅归陆浑

《待储光羲不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