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潼关怀远楼》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屈大均古诗:登潼关怀远楼更新时间:2020-10-15
注释
①潼关:在兮陕西潼关县北,为黄河、渭水合流处,古代关中西部的险要关隘。
②怀远楼:在潼关城上。
③挟:挟持,此处喻河水顺沿两山间峡谷流去。
④洪:大。
⑤“八州”句:《书·禹贡》分中国为九州,其中雍州在陕西、甘肃境内,地势最高。
⑥三辅:汉代都城长安(京兆)及其辅冯翊、左扶风所辖的行政区。
⑦迥(jiǒng)当台:远远地对着潼关的楼台。
⑧戍:戍楼,供瞭望军情用,此处指潼关上之怀远楼。
⑨班马:离群的马,此处指将要远行的马。
⑩王霸业:潼关是关中东部重关,而关中又是周、秦、汉、西魏、北周、隋、唐等朝建都秫王称霸的地方。
白话译文
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挟持着大河奔腾而来,潼关就临着这险隘之地筑起。
八州仰拱着潼关如同平地仰望高屋那样,三铺地区与潼关遥遥相望。
成楼的傍晚,乌鸦在乱哄哄地寻巢栖止;正是深秋时节,城外传来了征马阵阵的哀鸣。
王业和霸业已经十分渺茫了,不禁抚剑独自徘徊。
诗的首联“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首先讲述潼关具体的地理形势,山、河、关皆集于笔端。
颔联“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简要介绍它的险要:东望八州、西顾三辅;可谓虚实呼应、远近错落,细致的描摹与宏阔的交代具备。
颈联“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诗人将目光转到当时景色,傍晚时归鸦群集、人马远征出行。“乱”、“哀”两字既承“晚”、“秋”之节令时刻给人的特定心理印象,又渲染了整个的环境气氛基调。
尾联“茫茫王霸业,抚剑独徘徊”,诗人才结出主观的“徘徊”之意。关中自古为帝王之基,然在“王霸业”上冠之以“茫茫”语,自然是因为那昔日的汉唐煊赫早已成空、无从寻找踪迹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明覆亡已成定局、入主中原的满清新朝正逐渐巩固,遗民故老多知恢复无望,这正是对未来前途的真切判断。明知如此又不甘于此,而独自登临,也只有“抚剑”踯躅,顾念今昔,慨然生哀了。
全诗以写景为主,尾联点出主旨,亦唯虚拟一笔,余意尽在言外,便生苍茫浑厚之致。

诗人屈大均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 查看详情>>

诗人屈大均作品: 《弄琴有怀石斋翁·秋声空外起》 《古意·面脂调藁本》 《所见·马上两蛾眉》 《出京江口·至此风涛阔》 《捕蟹辞·虎门潮水接牂牁》 《古意·柳花下阶砌》 《咏马伏波·麋冷双女自为王》 《怨歌·与欢百年期》 《席上赠叶仙·吹人无那素馨风》 《晚菊·岂为尊无绿

古诗《登潼关怀远楼》的名句翻译赏析

《登潼关怀远楼》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