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赋》创作背景

朝代:两汉诗人:王褒文言文:洞箫赋更新时间:2018-11-07
《洞箫赋》是西汉文学家王褒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做箫的竹,再写箫的制作及吹奏者,接着写箫声极尽其妙的变化,然后写箫声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最后再写箫声的余音袅袅和不绝如缕。全赋词藻华美又生动形象,用语准确而又鲜明,无堆砌之弊,却极尽精巧之致,同时音调和美,句式整饬,虽骈偶而不呆板凝滞,描绘了一幅幅有声、有境、有情、有人物及其行动的声乐画面,收到了音乐化、诗化、画化、情趣化的效果,极富表现力。
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是汉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一位宫廷作家,其作品注重辞藻华美、形象生动,又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洞箫是一种古代乐器,以竹子为材料。一说作者因深爱吹奏洞箫而为其创作此赋。一说汉宣帝时,作者为谏议大夫,因太子体不安、愁苦不乐而创作此赋以娱太子。
注释
洞箫:乐器名,由十六至二十三支竹管排列而成,因为底部不封,所以称为“洞箫”。洞,通。
原:推究。箫干:指洞箫的躯干。丘墟:山名,指江宁县(今属江苏)的慈母山,相传此山之竹最宜制箫。
条畅:条直通畅。罕节:很少有竹节。标:竹的末梢。敷纷:繁茂的样子。扶疏:分布展开的样子。
徒:仅。旁:通“傍”,靠近。山侧:山边。岖嵚(qīn)、岿(kuī)、崎(qí)、倚巇(xī):都是山势险峻的样子。迤㠧(yǐ mí):坡势徐缓而降的样子。
弥望:满月。傥(tǎng)莽、旷荡:都是宽阔的样子。联延:相连延伸。
后土:指大地。
至精:纯正到极点的自然精气。滋熙:润泽。禀:接受。苍色:指竹子具有的苍绿色。润坚:鲜润而坚硬。
感:感受。阴阳:指阴晴、寒暑、昼夜等自然变化。附:依附。皇天:指上天。
翔风:飞舞着的风。迳(jìng):同“径”,通“经”,经过。其末:指竹子的末梢。回江:曲折的江流。溉:浇灌。
素波:白浪。连珠:指浪水搅起的水沫。礚(kē)礚:同“磕磕”,水击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声音。澍(zhù):通“注”。
清泠(líng):露水清凉。陨:坠落。玉液:指泉水。浸润:滋润。
孤雌寡鹤:指单只的雌鹤,这里的雌即指鹤。娱优:悠闲地游戏。群嬉:成群地嬉戏。颠:顶。
秋蜩(tiáo)不食:相传秋蝉只饮露水,而不吃食物。秋蜩,秋蝉。抱:通“附”,附着。朴(pǔ):树皮。搜索:往来的样子。
奥屏:深藏。漠泊:竹子浓密的样子。

诗人王褒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王褒

王褒,字子渊,资阳县昆仑乡墨池坝人。少孤,家贫,事母至孝,以耕读为本。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笔砚之处;县城南书台山,便是他另一个攻书的地方。他精通六艺,娴熟《楚辞》,崇敬屈原而作《九怀》,初露才华。尔后,他游..... 查看详情>>

诗人王褒作品: 《送陈德刚归莆》 《思忠·登九灵兮游神》 《送友归故园·凌晨石渠集》 《送湘乡令王子材》 《墙上难为趋·昔称梁孟子》 《九怀·匡机》 《题璧水瞻云·征鸿度南浦》 《题雪景图·高阁凝云闭》 《看斗鸡诗·躞蹀始横行》 《题唐马图·锦鞯金铎舞倾杯

《洞箫赋》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