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更新时间:2017-03-16
水清可见溪中白石,仙人从小就赏识青童盖还。
祖籍安陵的盖夫子,十岁时神思便与天相通。
口若悬河,精深微妙的言辞滔滔不绝。
二千石太守抚着你的肩背,惊叹你的天赋聪明。
你挥毫写新诗,在山东是第一高价。
至今也使平原君的门客,羡慕你高洁的品格。
你从北海仙人高如贵天师学道,在蕊珠宫传得书写道书真箓的绝技。
丹田了了升玉阙之白气,思绪白日天云一派空蒙。
为我草书的真箓,天人看了也自惭你的妙斧神工。
犹如七元洞豁落大方,八角星虹辉煌闪烁。
北极星荡平三灾,卑贱的身子如蛟龙顿时生长出羽翼,换了新生。
举手感谢天地,与天地虚无共始终。
即使用堆满高堂的黄金,也难以报答你的恩情。
敢笑世上人,死后沉魂到北罗酆山受审判。
昔日万乘皇帝的高坟,如今只是一丘蓬草。
赠言一语,重于华岳与嵩山。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https://www.gushilai.com/gushi/fangdaoanlingyugaihuanweiyuzaozh04.html
公元744年秋冬之际,李白先后与高适、杜甫分别后,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这也算圆了李白多年向道、学道的仙道梦。为了巩固这次受道箓的信念,李白又北到安陵,请当时著名的高道盖还,为他造真箓,并特意作此长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来纪念。
诗共三十二句,可分两段。前十六句,描述盖还道士的功能及在山东的影响;后十六句,写盖还为自己草真箓的作用和批判世人追求名利的虚无下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实踏实地地回归道门的平静心态,此时此刻,他完全摒弃和否定了常人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和行为。

诗人李白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