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我恨不如江头人》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古诗:感春·我恨不如江头人更新时间:2020-03-31
注释
31。遮:拦,捕。紫鳞:鲤鱼。
32。荒陂(bēi):荒凉的江岸。凫(fú):野鸭。
33。卖:指卖凫、雁和鱼。纳:交纳。嗔:怒。
34。妻子:老婆、孩子。
35。自给:自给自足。宁:岂,那里。羞贫:以贫为羞。
36。今者:如今,现在。无端:无缘无故。书:指儒家经典。史:历史书。
37。画蛇著足:即“画蛇添足”之意。
38。趋埃尘:流落风尘,借指政治上被冷落。
39。乾愁:空自愁苦。漫:胡乱。漫解:枉解,难以解脱。坐自累:因而自寻烦恼。
40。异趣:志趣不同。
41。数杯浇肠:指饮酒。
42。皎皎:显明。
43。百年:古人习惯,称死为“百年”。百年未满:即死期未至。
44。且可:且,姑且,暂且。可,是语助词。
白话译文
我恨自己不如那江边的渔人,他们在江水中用长网横截江水来捕鱼。
独自住宿在荒凉的池塘边射杀野鸭,卖了来交纳租赋,也不惹官家生气。
回到家里与妻子儿女欢笑在一起,吃的穿的都能自给自足,也不会为贫穷而感到羞耻。
现在我无缘无故读了许多书史,有了知识也只是徒自费神罢了。
好比画蛇添足而一无用处,两边的鬓发都雪白得了,还要在尘埃中趋奉奔波。
这无端的愁绪,想要摆脱,却反而更受其累,自已的情趣与众不同,又有谁来与自已相亲呢?
虽然有几杯酒灌入愁肠可以得到暂时的醉倒,但那明明白白的千思万虑,一到醒来,就依旧又真切地出现了。
既来人生百年的大限还没有满,暂时又不会死去,那就殷勤地多买些酒来送走这春天的光阴吧!
第四首自恨“不如江头人”,也别出心裁,“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则抒发书生无用的想法,暗含对中唐黑暗政治的深痛控诉。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感伤之词中饱含了对政治功名的蔑视,对淡泊清闲、知足常乐的实在人生的向往。春恨的根由在于“读书史”,若像江畔的渔翁那样悠闲地生活,就没有“劳精神”的烦恼与悲愁之说,浇愁赖酒,而酒醒之后愁绪更深,诗人正是在这剪不断、浇不去的愁闷中苦吟、煎熬,看似洒脱至极,其实悲苦至极。
这四首诗抒写角度各自不同,后二首几乎与春天无涉,却同时反映了当时韩愈的苦闷心情。

诗人韩愈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感春·我恨不如江头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