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二首》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龚自珍古诗:桂殿秋二首更新时间:2020-10-05
《桂殿秋二首》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组词作品。这两首词是龚自珍的少年之作。第一首词写梦境中所见到的蓬莱宫殿,一幅清幽不沾人间俗尘的仙家景象,而银河水的“流过红墙不见人”,又隐约有其中秘境不可探求之意;第二首写醒来后对梦中仙境的追忆,即使是隔了几万重朱门,不可问津,诗人还是预备用一生来寻求。两首词文字清丽,意境缥缈,内容深刻。
此词收入《无著词选》,在龚自珍长子龚橙(字孝珙)编定的《孝珙手抄词》中,此词小序文字有删改,首句为“庚午六月望,梦至一区。”可知此词作于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时龚自珍十九岁。
这一年龚自珍第一次参加顺天会试,只考得个副榜贡生。这样的地位很难施展他改革社会的政治抱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出现了第一次波折。在这两首《桂殿秋》词中,作者寄托了对理想的深情,执着的追求和与之俱来的怅惘渺茫之感。
注释
1.桂殿秋:词牌名,此调为单调。五句二十七字。第二、三、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
2.云廊木秀:指长廊曲折,树木秀丽。
3.水殿:临水的宫殿。
4.金碧:装饰豪华的楼台。嵯(cuó)丽:壮丽。
5.瀣(xiè)气:即沆瀣之气,水气和雾水的结合。
6.解:本为乐章的单位,这里指一首词。
7.红尘:人间尘世。
8.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后常用来形容理想境地或作者渴慕的地方。幽窅(yǎo):幽静深远的样子。
9.九霄:九天,天空最高的地方。派:江河的支流。一派,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10.红墙,宫墙。本句化用唐·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
11.月华:本指月亮四周出现的彩色光芒,这里指明亮的月光。
12.五更钟:五更是凌晨3点至5点,钟打五更,说明夜晚即将过去,拂晓即将来临。
13.光明殿:佛教用语,是佛和菩萨所居住的殿堂。这里借指作者寻觅的理想世界。
14.朱扃(jiōng):红色的大门。
白话译文
六月九日,夜晚梦到一个地方,长廊曲折,树木秀丽。临水的宫殿飘来荷花的香气,风烟浓郁,装饰豪华的楼台高大壮丽。当时正是夜半,月光照耀,在百步外,水气和雾水一扫而空,都成了青绿色。清丽的景色若隐若现,不知道有几重?一个人告诉我:这是光明殿。我醒来回忆起来,为此作下两首词。
明月之下的仙境无比洁净,不见人间的红尘。蓬莱宫殿幽静深远,四周没有与之相邻的房屋。从九天中汩汩流下的银河水,流入红色的蓬莱宫墙之内不为人所见。
惊醒之后,看见月色明丽。风中传来五更的钟声。我这一生,将去寻求光明殿的所在,谁知道隔着几万重朱门?

诗人龚自珍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 查看详情>>

诗人龚自珍作品: 《已亥杂诗·半生中外小迴翔》 《长相思·海棠丝》 《高阳台·南国伤谗》 《自写寒月吟卷成续书其尾》 《己亥杂诗·瑰癖消沉结习虚》 《己亥杂诗·此身已作在山泉》 《已亥杂诗·去时栀子压犀簪》 《退直诗·一翠扑人冷》 《桂殿秋·明月外》 《己亥杂诗·此去东山又北山

古诗《桂殿秋二首》的名句翻译赏析

《桂殿秋二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