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桥送别》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柳中庸古诗:河阳桥送别更新时间:2017-04-11

《河阳桥送别》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作品。此诗抒写诗人在河阳桥上送别友人远去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分别是一幅独立的画面,而又共同组成了一幅“浮桥送别图”。全诗言辞简淡自然,意境萧疏淡雅,情感真挚浓厚,可谓余味悠长。

注释
⑴河阳桥:唐代由洛阳去黄河以北必须经过的一座浮桥,为交通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⑵浮桥:指河阳桥。
⑶晋国:指今山西一带,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
⑷傍:倚靠。阑干:即栏杆。
⑸萧萧:凄清的样子。此处形容风雨声。[2] 
白话译文
滚滚黄河从千里之外奔涌而来,宽阔的江面上架有河阳浮桥;在此送别友人到遥远的晋国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远方。若是倚着栏杆,遥望千里之外的友人所往之地,一定可以看见北风萧萧,雨声淅沥,吹打着载着友人远去的马儿。

诗人柳中庸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柳中庸

柳中庸(?-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 查看详情>>

诗人柳中庸作品: 《征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秋怨·玉树起凉烟》 《江行·繁阴乍隐洲》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寒食戏赠·春暮越江边》 《凉州曲·高槛连天望武威》 《扬子途中·楚塞望苍然》 《河阳桥送别》 《听筝

《河阳桥送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