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更新时间:2018-03-29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借少妇思亲的形象描绘,寄托了作者对故国沦丧的忧虑之情,以表达作者对友人陈少逸的劝慰之意。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https://www.gushilai.com/gushi/huanxishachenshaoyixishangyongli30.html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 《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 《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 《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减字浣溪沙》。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陈少逸”,参见《祝英台近·饯陈少逸被仓台檄行部》词,由此可知这首《浣溪沙》词也作于苏州。  
“秦黛”三句,上片借少妇思亲的描述,寄托自己对故土的怀念。言秋日的一个黄昏,庭前空空,惟有碧草茸茸如绿色的厚裙平铺在地上。有位现居越地的少妇眉头紧锁,眼中含泪无可奈何地目送晚云飞向远方的故土。不知故乡中的亲人有否知道伊人此时的心中苦楚?恋乡乎,思亲乎,抑或兼而有之乎?陈少逸为梦窗在苏州仓幕时的同事,所以这里的故乡既是指词人的第二故乡——苏州,也可指陈少逸的故土。  
“彩扇”三句,下片更进一步追忆故土、亲人。言原先斟上的酒,因其思索多时,酒气已经淡薄过性,所以引不起少妇拿起彩扇翩翩起舞的兴致。故国(指北方沦陷区)虽破,但远离故土的“月中人”,仍是频梦故都的“青门”。可是伊人虽是殷切盼望,那远在故乡的亲人却终于不能前来与伊人倚栏共赏眼前盛开的花景了。“青门”,本指长安东门外,这里指沦陷敌手的故都汴京。从下片中可推断:陈少逸原籍在北方沦陷区,故词人作词寄意以赠。

诗人吴文英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