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扬舲万里》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张炎古诗:壶中天·扬舲万里更新时间:2018-04-12
《壶中天·扬舲万里》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作品。词以描写古黄河为主的。此词一改张炎“婉约”的形象,在“夜渡古黄河”这样的题材中,自然带有黄河古道的粗犷苍劲的风格。从词风上讲,张炎此词似更似东坡、稼轩之词风。
⑴原题《壶中天》,即《念奴娇》。
⑵沈氏名钦。
⑶舲:有窗的小船。《楚辞·涉江》:“乘舲船予上沅兮。”孔法生《征虏亭祖王少传》:“若人鉴殆辱,解跋扬归舲。”
⑷底事:何事,犹“为甚”。《文选》卷十二郭璞《江赋》李善注引《吴录》:“魏文帝临江叹曰:天所以隔南北也。”本指长江而言,这里或借指黄河。
⑸《孝经援神契》:“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相同。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甚大,往返不失期。此人乃立于槎上,多赍粮,乘槎去。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舍屋,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人牵牛渚次饮之。惊问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问此为何处。答曰:‘君可诣蜀问严君平。’此人还问君平。君平曰:‘某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即此人到天河也。”(俱《初学记》卷六引。今本《博物志》卷十,文字较详。)又《太平御览》卷八引《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当是同一故事的另一传说,或较后起。作者夜渡黄河,以乘槎客自比,而以野人比牵牛,不涉织女,但与“河源“云云亦似有关。故两引之。”槎“亦写作查,筏也,即木排竹排。古亦称桴。《论语·公冶》马融注:” 桴,编竹木,大者曰筏,小者曰桴。”
⑹绿:黄绿色。古诗:“秋草萎已绿。”谢眺《酬王晋安》:“春草秋更绿。”周邦彦《蕙兰芳引》:“霜草未衰更绿。”“更绿”者,还有些绿意。
⑺银浦:银汉,即天河也。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
⑻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
⑼旧说月中有蟾蜍,且传为嫦娥所化。如《后汉书·天文志》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兔”俱可作为月的代称。“海蟾”即海月。“飞”字状月的移动。颜延年《为织女赠牵牛》“姮娥栖飞月”,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孤白”为月的形状。王禹偁《再泛吴江》:“随船晓月孤轮白。”本篇题为“夜渡黄河”,所写海月飞上,当亦是下半夜光景。

诗人张炎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张炎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人,祖籍秦州成纪。贵族后裔。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 查看详情>>

诗人张炎作品: 《减字木兰花·锁香亭榭》 《法曲献仙音·题姜子野雪溪图》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探芳信·西湖春感寄草窗。别本作次周草窗韵》 《木兰花慢·水痕吹杏雨》 《声声慢·门当竹径》 《浣溪沙·犀押重帘水院深》 《三姝媚·芙蓉城伴侣》 《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 《浪淘沙·香雾湿云环

《壶中天·扬舲万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