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诗人:曹丕古诗: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更新时间:2020-09-16
注解
郁郁:茂密。
牵衣:牵拉着衣襟。袂mèi:袖子。
抆:擦拭。
还附:跑过来归附着。
顾托:拜托。
辞诀:告别的话。
严驾:准备好车马。一何:多么。
[8]笮:竹索。文舟:画船。
咨嗟:叹息,此句意为有什么可叹息的呢!
作品译文
河边绿树葱郁正繁茂,田间青草翠嫩多妖娆。可是啊,离开故乡客居到外地,他已上路将赴万里遥。妻和子哭着扯他衣袖,擦完泪三人相互拥抱。他把幼儿还到妻手里,转过身来拜托兄和嫂。可惜呀,艰难的告别还没结束,出行的车马早已备好。可叹哪,肩搭竹索拉着彩饰船,多少年来常渴常不饱。"是谁害你贫贱又痛苦"?他叹他说说啥听不着。
诗歌开篇二句写景。它化用了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名句,但在意境上却比古诗开阔得多。十个字把郁郁葱葱、百卉繁盛、杨柳吐绿、生机勃发的春景展现了出来,给人以丽日和暖、春光融融的感受。
紧接八句笔锋一转,则写离别。春天艳阳的天幕之下,却是催人泪下、难舍难分的分别场面:妻子泪流满面,牵衣曳袖;丈夫徘徊安抚、欲言又止,怀抱幼儿,声咽泣下。催促声、挽留声、离别的叮咛嘱托、恩爱的脉脉情肠,混杂着丽日的清香、莺莺的鸟语。离别气氛的极力渲染与春光融融的贴切感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致使春景黯然失色,悲悯骤然升上,具有身历其境的艺术体味。而“牵衣”、“抆泪”、“附(同抚)”、“托”一系列动作的连锁效应,则又清晰地揭示了游子行将离别时与亲人依依不舍的复杂矛盾心理,真切地传达了劳动者朴素的夫妻之爱与父子之情。寥寥数语,却形象鲜明,一幅哀婉深痛的春日送别图维妙维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形神兼备,余意深长。
“负负笮引文舟,饱渴常不饱。”负,背。笮,竹索。也许这是一个出门行苦力的纤夫。这两句把他终日劳累、食不果腹的悲苦遭遇表现了出来,与平叙中隐含着无限辛酸。最后二句乃是对生活的喟叹,于深刻内涵的自我责怨中结束全篇,语意深长,令人叹息。
总之,全诗语言凝炼,不事雕琢。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是对别离场面的描绘。形象生动感人,场面催人泪下。

诗人曹丕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 查看详情>>

诗人曹丕作品: 《广陵于马上作诗》 《大墙上蒿行》 《诗·回头四向望》 《诗·酒人献三清》 《善哉行·朝日乐相乐》 《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陌上桑·弃故乡》 《秋胡行·尧任舜禹》 《董逃行·晨背大河南辕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