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愁肠结欲断》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罗与之古诗:寄衣曲·愁肠结欲断更新时间:2018-03-31
第二首,接写裁衣。这位女子在灯下为丈夫赶制寒衣,但由于心中很乱,愁怨不已,所以寒衣迟迟未做好。“愁肠结欲断”是加一倍写法。古人常以愁肠百结与哀肠寸断来形容心中极度的悲伤,这里把这两个意思合在一起用,更加凄绝。凄绝的结果,便是寒衣没有做好。这因果关系,也可以倒过来说,因为已是秋凉,寒衣未制成,因而心中发愁,引出下文急催刀剪的情景。
三、四句,写女子一边赶做衣服,一边想念边塞的丈夫。具体写时,又不直写,而是抓住“寒窗剪刀落”这一细节来进行发挥。“寒窗”二字,一方面点时令,一方面又以之表示思妇独守空房的凄凉寂寞。剪刀落地,与上愁肠缭绕有关,她心中着急,不小心碰落了剪刀,剪刀落地之声,在这孤寂的气氛中,更为触目惊心,可是这声音在这位日夜思念丈夫的女子耳中,却似乎化作了丈夫剑环碰撞的声音,这就十分传神地刻绘出这女子边做寒衣,边思想丈夫,以致神思恍恍惚惚的情况。“剑环”二字,在诗中又是双关语。古乐府有“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句。其中藁砧是“夫”的隐语;“大刀头”即“刀环”,“环”、“还”同音,隐“还”字。诗人在这里用的“剑环”二字与刀环同意,也是谐“还”字,隐盼望丈夫快回来的意思。
《寄衣曲三首》是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思念丈夫,从忆旧开始,三、四句,转而写失望,说如不是还有书信往来,眼前的分离就如同死去永无相见之期。第二首接写裁衣,这位女子在灯下为丈夫赶制寒衣而迟迟未成,三、四句,写女子一边赶做衣服,一边想念边塞的丈夫。第三首从丈夫不能回来,转而鼓励丈夫好好戍边。
这组诗约作于宋理宗端平(1234-1236年)年间,作者屡试不第,又见蒙古北患,故作此组诗。
 

诗人罗与之资料

鉴赏作者罗与之

罗与之,宋代诗人, 字与甫,一字北涯,号雪坡,螺川(今江西吉安南)人。端平间屡试不第,隐居以终。晚年潜心性命之学,诗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趣味,其诗为刘克庄所赏。有《雪坡小稿》两卷。..... 查看详情>>

诗人罗与之作品: 《旅思·荏苒秋光老》 《潇湘道中·客行适潇湘》 《登玉笥山投龙洞》 《展转·邮亭彻夜听秋声》 《默坐·厌调鞍马佩金壶》 《杂咏·清商从西来》 《山行·乌藤落手野烟开》 《山居闲思·雨作糟床注》 《寄远词·寒梢萧索风振林》 《蛾眉亭·悠悠飞露满汀洲

古诗《寄衣曲·愁肠结欲断》的名句翻译赏析

《寄衣曲·愁肠结欲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