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三鸟别王母》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寄远·三鸟别王母更新时间:2020-02-27
《寄远》这一组诗或直述或借景物、人事写两地相思之苦,表情达意深切细腻,写景状物也传神动人。各首诗以寄内或自代内赠的形式,表达对居于安陆的妻子许氏思念之情。
第一首诗前四句写自己身在客中,飞鸟传信,更增愁思;中四句遥想妻子居家思远,奏曲寄怀;末四句以如泉注井喻二人同心,总括两地相思。第二首诗写诗人入长安后客居相思。诗从对方落笔,遥想妻子独处思远之情状,篇末复以客处寄内,写己之相思深情。第三首诗前半写异乡怀内,情书难尽;后半感慨离别日长,青春易逝,并以不可知的归期相慰作结。前状写信之情,已见相忆之深;后写信中问慰,更见相思之切。第四首诗以自代内赠的口吻,遥想妻子对出门远游的丈夫思念之情。
前四句描写对丈夫行程的关怀,中四句感叹青春岁月在离居中的消逝,末二句抒发对丈夫的朝思暮想、魂梦牵系。第五首诗与李白所作《大堤曲》为一诗之两传者。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云:“此诗与乐府《大堤曲》相同,惟首三句异耳,编者重入。”诗写春日思念远方亲人而动归思之情。以春光明媚之景起兴,铺陈远隔天涯而梦魂断绝、音信短缺的倍极相思之感,乐景哀情,颇见深挚。第六首诗首二句“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各本下俱注云:“一作‘阴云满楚山,转蓬落渭河’。”据此异文,则时在渭河岸之长安。诗以两情相隔楚水、黄河起兴,以水喻愁,写相思无尽而相见无因之痛苦,抒发客中怀内之情。诗歌运用民歌之顶真勾连句,表现出清新流畅、意趣天真之艺术境界。第七首诗写诗人入长安时秋日思亲,以自代内赠的口吻,写居家之妻思念远行丈夫的心理活动。开篇描写对往昔相处美好景状的怀念,中间抒发离别之后日夜相思的痛苦心情,最后表达对久别重逢的殷切盼望。诗歌运用乐府吴声歌曲的表现手法,清新自如,情味盎然。
第八首诗以自代内赠之口吻,抒发久别相思之情。诗人以春花烂漫喻离别光景,以金瓶落井喻杳无音信,以落花纷纷喻别时久远。诗歌句式参差,用典蕴藉,抒写相思情深,有音情顿挫、一唱三叹之婉约。第九首诗写见春日景象而思家,以自代内赠之口吻,表达两地相思之情。前半以比兴手法,从春草碧绿引出卷葹之草,体现妻子对爱情的坚贞及相思之痛苦。后半以希望夫君关注卷葹作比,抒发企盼重逢的心情。第十首诗表达远别思亲之情,以寄书相慰为绾结,前半写男子在异乡对妻子的怀念,后半拟想其妻收悉书信后相思倍增情怀,并以“千里同此心”展现心心相印之爱恋。第十一首有争议,一题为《赠远》,一题为《闺情》,而《全唐诗》收入《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这首诗不言他物,只选择一张空床,来突出美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很具匠心。美人在怀时,良宵苦短,日高慵起,那相爱相守的一幕幕,都化作了梦。美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她离去后就越是孤苦和思念。“三年犹存昙香”是夸张说法,其实不是那香气真的还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极的嗅觉错乱。最后一首诗从对方落笔,写女子对久别夫君之相思深情。前半集珍美事物铺陈往昔缠绵恩爱之乐,后半状别后朝暮相思之情,结句则更作深情呼唤,表达思妇对久别重逢的盼望,反映了诗人徘徊京师,不遇思归的情绪。全诗用楚辞之参差句式,表达感情颇得音韵跌宕、婉转流连之妙。
组诗抒发的执着的相思之情,是朴素而强烈的。以情感人,是作品的生命。“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情感的付出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这相思之作便表现出浓厚的悲剧色彩。但恰恰是诗中那种于难以逾越的阻隔面前执着追求的精神,又使这悲苦之情获得了崇高的审美价值,是它在经验与感受的契合过程中,荡起欣赏者久久不能平静的情感涟漪,这才是诗的根本魅力。
这首《春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内心产生的忧愁苦闷之情。

诗人李白资料

赏析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古诗《寄远·三鸟别王母》的名句翻译赏析

《寄远·三鸟别王母》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