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夜感》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张家玉古诗:军中夜感更新时间:2019-01-18
注释编辑
(1)惨淡:阴暗无光。地荒:大地荒凉。
(2)冷沙场:清冷的战场。冷:这里形容环境艰苦。沙场:战场。
(3)裹尸马革:即“马革裹尸”,古代将士死于战场,用马革包裹其尸体。《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名将马援曾经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怎么能卧在床上等死呢!”后来果然战死疆场。人们就以马革裹尸指为保卫祖国而战死疆场。
(4)汗竹香:意思是青史留名。汗竹,古代把字刻写在竹简上,烤制竹简时,水气蒸发,好象人出汗,所以叫汗竹、汗青,后用以指代史册。
作品译文编辑
天空昏暗,大地荒凉,一片惨淡萧条景象。
西风吹刮处,残月映照下,是严酷而寒冷的战场。
战死在沙场,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本来应该做到的事。
即使战死,也要使自己的名字在史册上千古留芳。
《同官倡和用山字韵》是南宋诗人胡直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以唱和破题,着力推奖同僚们的笔力诗风。颔联用典喻贤能毕至,四海一家,万象升平。颈联写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作者及其他人已经功成名就。尾联写诗人将与同好们诗酒相征逐、潇洒送日月的打算。这首诗气势磅礴,语言流畅,结构谨严,用典自然,声律谐美,音调铿锵。
这首诗写于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到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就宣告灭亡。在国家危亡前夕,身为宋朝官员的作者及其同僚们为表面上的和平与宁静所迷惑,沉腼于诗酒优游之中。胡直孺在河北做官的时候,同僚陈亨伯等人倡和“山”字韵诗,于是作者创作了这首诗。

诗人张家玉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张家玉

张家玉(1615-1647),字玄子,号芷园,汉族,广东东莞万江镇人,南明抗清将领,岭南三忠之一,爱国诗人,伟大的民族英雄。明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16年1月31日)出生于东莞县城西北村头村一个贫穷家庭。张..... 查看详情>>

诗人张家玉作品: 《过戴隐士山庄不遇》 《偶闻童仆夜语》 《白门舟中·栖迟白门下》 《金陵别陈髯公》 《自举师不克》 《南阳经武侯故宅》 《广陵曲六章·悄悄搴帏出》 《十九日杨邦达大战于分龙岭暂虏首千级次日又将战于牧牛坑其行也以诗壮之》 《成六绝·国亡家破见忠臣》 《军中遗稿·读史

《军中夜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