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余庆专》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诗人:脱脱文言文:吕余庆专更新时间:2018-09-19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名讳,因而以字行世。他的祖父吕兖,任横海军节度判官。他的父亲吕琦,在后晋任兵部侍郎。吕余庆凭借先代恩荫补任千牛备身,历任开封府参军,后升任户曹属官。后晋少帝的弟弟石重睿兼任忠武军节度时,任命吕余庆为推官。从后汉到后周一直任官,后升任濮州录事参军。宋太祖兼任同州节制时,听说吕余庆有才干,上奏任命为从事。后周世宗问道:“莫不是曾经任濮州纠曹的那个人吗?”就任命为定国军掌书记。后周世宗曾经镇守澶渊,濮州是属郡,因此知道吕余庆的为人。
宋太祖历任滑、许、宋三州节度,吕余庆一直任宾佐。宋太祖即位后,把他从宋、亳观察判官任上召入朝廷,任命为给事中,充任端明殿学士。后唐清泰年间,吕琦也曾任此职,官位品级都相同,当时人认为他家很荣幸。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太祖征讨潞州及扬州时,他都兼任上都副留守。建隆三年,升任户部侍郎。遭母丧。荆湖平定后,出朝任潭州知州,改任襄州知州,升任兵部侍郎、江陵府知府。召他回朝,以本官参知政事。
平定蜀地后,任命他为成都知府。当时盗贼四起,军队士兵恃功骄纵,大将王全斌等人不能管束部下。一天,药市刚刚开集,街吏飞驰上报有军校喝醉酒持刀抢夺商贩货物。吕余庆立即派人捕捉来斩首示众,军中畏服,百姓安宁。被加任吏部侍郎。回到朝廷后,先后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开宝六年,与宰相交替执掌政事印,不久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处理机务之任,朝廷便授任他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追赠镇海军节度使。
吕余庆为人厚重简约,太祖历任藩镇节度,吕余庆一直是僚佐之首。太祖受禅即位后,赵普、李处耘都首先被提升任用,吕余庆丝毫不在意。不久,李处耘被贬镇守淄州,吕余庆从江陵回朝,太祖委婉地向他问起李处耘的事,吕余庆以理分辨解释,太祖认为符合实情,于是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适逢赵普违逆旨意,大臣们争相排挤倾轧赵普,只有吕余庆替赵普辩明,太祖怒意稍微缓解,当时人们称赞吕余庆为长者。至道年间,朝廷任命他的弟弟吕端为宰相,特诏追赠吕余庆为侍中。
王庠字周彦,荣州人。父亲王梦易,皇祜年间进士及第,尽力完成父亲的志愿,跟州县讲不听,就跟刺史讲,跟三司讲,三司上报皇上,归还籍没的有三百五十五家,免去每年规定应交的三十万斤盐。曾代理兴州太守,改四川茶运,设茶铺免除人民的劳役,每年税收也办理齐全。部刺史恨他的建议没有经过自己,用别的事中伤他,削除三级官,罢免回家后去世。母亲向氏,是钦圣宪肃后的姑姑。
王庠小时候聪明,七岁能写文章,俨然如成人。十三岁,服父丧,哀愤深切,对弟弟王序说:“父亲因正直被排挤,母亲抚柩立誓,等我兄弟成人时追赠父官,才同意回来安葬,我们要互相勉励。况且参加秩科是父亲的遗愿,我有志于此。”于是闭门读书深入研究经史百家书传注的学问,寻师千里,得到真谛回来。早年给范纯仁、苏辙、张商英写信,都持中立不偏不倚的观点,吕陶、苏辙都器重他。
元佑年间,吕陶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举荐他,王庠因宋邦杰学成没有推荐的人,推辞让他先接受,吕陶知道后更加敬重王庠。不久,正当绍圣众臣掌权,取消科举,王庠叹道:“这是命,无愧先父教诲,按他的要求去做了就可以了。”
崇宁壬午年,参加书法测试,首先被选中。京城遭蝗害,王庠上书论述时政得失,认为:“内外蒙蔽,将发生寇戎的祸患。”张舜民见到上书,感叹他言论耸人听闻。落选直接回家,侍奉母亲、陶冶志趣,有八年不参加科举考试。
大观庚寅,向天下颁布上舍法,州里又让王庠应诏。王庠说:“以前因母亲五十二岁需要侍养,不再希望做官,现在母亲六十岁了,还奉诏,难道是我的本意吗?”当时元祜党禁很严,王庠自己陈述说:“苏轼、苏辙、范纯仁是知己,吕陶、王吉曾经举荐,黄庭坚、张舜民、王巩、任伯雨是往来的朋友,不能应举求仕,愿隐居家乡。”因弟弟王序上朝,追赠父亲官,才进行安葬,安葬父亲后母亲去世。
服满丧期后又被推举入八行科,事情下到太学,大司成考定天下第一,下诏表彰他的家门。朝廷知道他不可屈服,赐号“处士”。很快改授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天四项任命同时到达,竟然极力推辞不受。虽然身处家乡,唱酬赋咏,都是爱君忧国之言。太后怀念她的姑姑,曾想给他官做,王庠把官让给弟弟、侄子及外甥,并把田平均分给庶兄及前母之姐。王庠去世,孝宗赠谥贤节。

诗人脱脱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脱脱

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农历十月..... 查看详情>>

诗人脱脱作品: 《程颐传》 《呼延赞传》 《赵子崧传》 《刘光祖传》 《田况传》 《赵子潚传》 《完颜承晖传》 《邹浩传》 《尹继伦传》 《宋史·王信传

《吕余庆专》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