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啮盗髻》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马啮盗髻更新时间:2020-01-06
注释
1。延:邀请。
2。其:代词,(朋友)他的。
3。豪饮:大量饮酒。
4。毋庸:不需要。
5。未几:不久,一会儿,不多时。
6。髻(jì):古代男女盘在头上的发髻。
7。赞:帮助。
8。反:同“返”,返回。
9。去:离开。
10。盗:小偷。
11。方:正要。
12。薄:临近。
13。暮:傍晚,夜晚
14。骤:急。
15。仆:向前倒下,此处翻译为跌倒。
16。应:答应。
17。及:到。
18。酩酊:大醉。
19。宿:住宿。
20。尚:还。
21。俯:弯下。
22。时:当时。
23。纵:放。
24。堕:从……摔下来。
25。遽:一下子。
26。啮:咬住。
27。竭:用尽。
28。而:表示转折的连词,可译为“能够”。
29。始:才。
译文
董熙载接受朋友的邀请,到朋友家大量饮酒。他从中午开始喝酒一直喝到晚上喝得大醉,朋友想要留他住宿。董熙载说:“不需要,我还可以骑马回家。”当时夜黑风大,他不一会儿就因醉酒而从马上摔下来,直挺挺地趴在路边,缰绳还握在手里。突然有一个小偷路过,高兴地自言自语道:“老天爷帮助我啊!”他就把董熙载的衣服全部脱掉,又想要偷他的马。小偷正要弯下身拿缰绳,马一下子咬住小偷的发髻,小偷用尽力气也不能逃跑。等到董熙载酒醒后,把丢失的东西都拿回来,马才把小偷放了。
注释
1.昔: 从前。
2.欲金者: 想要(买)金子的人。
3.有…者:有一个…的人。
4.清旦: 清早。
5.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6.之:到…去。
7.市:集市。
8.适: 到…去。
9.所: 地方。
10.因: 趁机。
11.焉:这里 。
12.攫(jué):抢。
13.去: 离开。
14.鬻(yù):出售。
15.徒: 只,仅仅。
16.对曰:回答道。对:回答
17.皆:都。
18.捕:抓捕。
19.吏捕得之,之:代词,代指齐人。
20.子:你,指代小偷。
21.何:为什么
译文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场上去。他去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抢了店主的金子离开。衙役把他逮住了,审问他:“人都在那里,你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齐人回答他说:“我抢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马啮盗髻》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