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更新时间:2017-10-31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情景交融,写闺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下片,以物传情,以闺中少女嘲笑郎君写醒后的怨思。此词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这首词是《回文四时闺怨》之一。这四首词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东坡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写闺怨回文以解脱。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⑵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闺怨:女子所抒愁怨。
⑶昼眠:午休。
⑷凉衫:薄质便服。
⑸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⑹冰:名词作动词,使······冰冷。
⑺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古诗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白话译文
长满柳树的庭院里静悄悄的女主人在自昼里睡眠正香。在白昼里睡眠正香的女主人静悄悄的微风还吹拂在那庭院里的柳树上。只见她冒着香喷喷的汗水穿着那薄薄的衣衫让人感觉她是那样的凉爽,让人感觉凉爽的衣衫薄薄的里面还冒着汗水又是那么的香。
她睡醒了只见她嫩红嫩红的手端着一碗冰凉凉的凉拌藕片,装着凉拌藕片的大碗又冰着她那嫩红嫩红的手掌。作为郎君的讥笑她藕丝牵连得是那样的长,长长的藕丝却又讥笑那郎君的傻样。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古诗《菩萨蛮·回文夏闺怨》的名句翻译赏析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