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咏世》鉴赏

朝代:元代诗人:张鸣善古诗:普天乐·咏世更新时间:2017-09-08
这首小令题为“咏世”,内容上看花好,问月圆,“想人生最苦离别”,看似写离愁,实际上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人生感慨。
自然之物生生不息,然而人呢?“人去了何日来也?”人间一别,能否再聚、何日能聚,便渺茫难期,更有甚者,一去不返。此篇末一议,更感喟深沉。返观前句,对照之间也更彰显了行乐当及时的人生态度:对人生中的美好,便当“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前六句写洛阳牡丹盛开和梁园赏月的胜景,以欢乐场面为下曲曲情做形象化的铺垫。到七、八句笔锋一转,抒发感慨:“想人生最苦离别”。最后三句是进一层补充说明七、八两句的意思,用花落会再开,月缺又重圆来对比、反衬“人去了何时来也”的人生感慨。
句法上,此曲五六句及末三句用了较多衬字,而末三句皆用同一叹词作韵脚,曲句酣畅自由,又富感情色彩。前六句皆两两对伏,后三句排比而兼鼎足对。可见这看似平常的曲辞中颇含作者的苦心经营。
此曲多议论,但议论中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花月的形象,所以读来并不嫌枯燥。
此曲结构精巧,前六句皆一句花一句月,第七八两句合言花、月而述理及人,最后三句分写花、月、人。这种散曲中的重字体式,使曲子既有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的章节美,又不流于呆板而富于变化。小曲前面六句以对偶形式分咏花月,中间两句和后面三句,以花、月和人作对比,不但文字新巧,而且蕴含哲理意味,耐人咀嚼。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是金代词人刘迎所写的词。全词词语塑造的意象和美艳丽,词句对仗工整,语势流露,有一种舒徐柳扬、顿挫流转的美感。
金代中后期,词人仕途不顺,且多流落于青楼之地,于是词人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以及对美人的怀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诗人张鸣善资料

鉴赏作者张鸣善

张鸣善,名择,号顽老子,元代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原籍平阳,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张鸣善生卒年不明,但他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过序,时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知他生活在元代末年。 曾官至宣慰司令使、..... 查看详情>>

诗人张鸣善作品: 《普天乐·咏世》 《咏雪·漫天坠》 《双调·铺眉苫眼早三公》 《秋兴亭欠韵·巫峡秋涛万里长》 《普天乐·雨儿飘》 《小梁州·门外红尘滚滚飞》 《咏雪·漫天坠扑地飞》 《脱布衫·草堂中夏日偏宜》 《李陵台晚眺次吴真人韵》 《普天乐·雨儿飘

《普天乐·咏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