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题雨岩》作品注释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水龙吟·题雨岩更新时间:2018-01-08
①观音补陀、补陀大士:观音即观世音之略称,自唐初避李世民讳,故省去“世”字,菩萨名,亦称观自在菩萨。《法华经》:“苦恼从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补陀”者,《华岩经》谓有补陀洛伽山,且谓系善财童子第二十八参观音菩萨说法处。稼轩此词题中所称之“观音补陀”及首句所称之“补陀大士”,当均指观音菩萨而言。稼轩另有赋石中观音像之《玉楼春·琵琶亭畔多芳草》一首,其中亦有“普陀大士神通妙”句,盖南宋人多误以补陀大士为观音菩萨之另一称号也。
②峰房三句:黄庭坚《题落星寺四首》诗:“蜜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
③桃源路: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④春雷鼻息:韩愈《石鼎联句》诗序:“道士倚墙,鼻息如雷鸣。”元稹《八骏图诗》:“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
⑤洞庭张乐: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于皇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大清。’”
⑥湘灵:《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⑦开山祖:释氏多择名山,建立寺观。其始创基业者,为之开山祖师。后来对于凡一宗一派者均以是称之。
这是宋词艺苑中不多见的一首山水游记词。
  在中国,对大自然的赞颂,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绘,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对大自然的描绘。《文心雕龙·物色篇》:“‘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屈原的《天问》,对大自然提出的怀疑和质问,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优美,为后世所不可企及。魏晋南北朝时代,涌现出一批山水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把祖国的山河写得很壮美。有唐一代,诗运兴隆,产生了象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其诗中有画,描画出自然山水之美。可是,词作描写山水的几乎是凤毛麟角。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却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虽不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番情趣和境界。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的一篇。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通篇用一问一答,否定肯定的句法,细致而又有气势地描绘了雨岩洞内的壮丽的自然景色。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这座“雨岩”溶洞,从它外形看,很象佛家所说的那位观音大士,可是,她虚怀空阔,人们走进去,则别有洞天。接着,作者用密集的“蜂房”,玲珑的“窗户”,形容在溶岩洞内的所见;那喀斯特生成的石笋,有的垂挂半空“未落”,有的如“嶙峋”的“冰柱”,植入地面。同时,洞内还隐约可以听到“远处”有“涛声”阵阵。待要向前仔细看时,发现幽径逶迤,地下还似有落花的香味,于是,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否就是当年武陵人发现的桃源路呢?这提问的结句,为下片写词的立意,埋下了伏笔。
  下片,作者描写他在洞中听到的“涛声”:那是春雷的滚滚响动吧,还是洞中蜷伏着“弯环如许”的卧龙?要不然,或许是黄帝在洞庭之野奏乐传来的奏鸣曲,或是《楚辞》里描写的那位湘夫人来到这儿翩然起舞?如果都不是的话,我想那就是在岩洞阴壑中生长着的万倾长松,在风雨中吟咏了。
  末尾,作者在归结全篇的立意时,仰头细看那嶙峋的冰柱,回答上片提出的问题:那开凿这巨大溶洞的祖先,如今应已是白发苍苍了吧!
  词人运用神驰的想象,把游雨岩的所见所闻,刻画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短短一百余字,就如同一篇游记散文,内容宏富,含意深婉。
  诗是诗人对自然的摹拟。如谢灵运,他的山水诗,是“模山范水”,是“对自然的摹拟”。其代表作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秋涟。”(《过始宁墅》)“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游赤石进帆海》)“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谢灵运游览的山水很多,观察自然景物仔细,他的山水诗,刘勰称为“繁富”,沈约称为“兴会标举”,反映了山水之美,给人以清新可爱之感,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但是,也只是摹拟。而辛弃疾的山水词章如这首《水龙吟》,不仅对自然观察入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这是在继承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其成就则是他以前的古典山水诗人所不能比拟的。

诗人辛弃疾资料

作品注释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水龙吟·题雨岩》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