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山双剑峰》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来鹄古诗:题庐山双剑峰更新时间:2017-05-15

《题庐山双剑峰》这首七言绝句为晚唐来鹄所作。作者巧借庐山双剑峰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和演绎,设想如果双剑峰真是铁铸的,那么,这些用于征战的兵器就应该重新冶之于炉,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产农具该多好!《题庐山双剑峰》虽为山水名篇,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战争、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愿望,融入了深广的社会内容。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深受刀兵之苦。《题庐山双剑峰》虽为山水名篇,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战争、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巧借庐山双剑峰名字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虚拟和演绎,从而创造了别具新意的艺术境界。诗的开头两句主要状摹双剑峰的奇姿异态。双剑峰“倚天”“高”耸,势凌“四面山”,可谓“英雄盖世”。一个“闲”字信笔迸出,则写出了奇峰无用武之地的愤恨。这两句虽经艺术想象把山峰比拟为“三尺”剑,但却始终没有离开“形似”二字。三、四句则不然,它是继第一次联想和想象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度腾跃。诗人循着铸剑的原料——铁再次振动想象的金翼,设想如果双剑峰真是铁铸的,那么,在农业生产荒废的情况下,这些用于征战的兵器就应该重新冶之于炉,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产农具,广散人间,发展农桑,振兴国家。诗人如此奇异的想象,如此奇妙的构思和境界,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化刀兵为农桑的美好愿望。在一首山水写景诗中能够巧妙地融入如此深广的社会内容,就足以显示出诗人那杰出的创作天才了。

诗人来鹄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 查看详情>>

诗人来鹄作品: 《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 《蚕妇·晓夕采桑多苦辛》 《梅花·枝枝倚槛照池冰》 《水仙花·瑶池来宴老金家》 《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 《云·千形万象竟还空》 《洞庭隐·高卧洞庭三十春》 《句·回眸绿水波初起》 《子规·月落空山闻数声

《题庐山双剑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