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宋濂文言文:许衡传更新时间:2018-09-21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睁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为王(受封秦中为王),想用来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阎复,字子靖,祖父阎衍,在金为官,为朝廷而死,父亲阎忠,为躲避战乱来到山东之高唐,于是就在那里安了家。他生性诚实稳重,容貌俊美。七岁读书,颖悟超过常人。二十岁进入东平的学校,师从名儒康晔。当时严实担任东平行台御史,招收诸生学习,迎请元好问来批阅考核这些学生的文章,预选出来的有四人,阎复为第一。至元八年,由于王磐的推荐,担任翰林应奉,因为他有才能被选为会同馆副使,兼任接伴使。他随从皇帝来到上京,作了两首应制诗,其中含有讽劝的意思,世祖对和礼霍孙说:“有如此聪明的人才,为何不用呢?”十二年,升任为翰林修撰。十四年,出京管理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官阶为奉训大夫。十六年,进京担任翰林直学士,他认为州郡校官大多不称职,因此建议制定选举官吏的办法。二十三年,升为翰林学士。皇帝多次召(他)到榻前,当面告诉诏令(的主要内容),都详细地起草进呈,皇帝表示很满意。二十八年,尚书省被废罢,又设立中书省。黄帝励精图治,急于选择一位宰相,一天,召他进入便殿,对他说:“我想让你执政,你认为怎么样?”他多次辞谢说不能胜任。御史台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皇帝首先命阎复为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在这件事情之前,奸臣桑哥掌权,皇帝曾经有旨意命翰林撰《桑哥辅政碑》。桑哥败露之后,皇帝下令有关机构毁坏他的墓碑,阎复等人也因为这件事情而被牵连罢官。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因为他是旧臣而被召入朝廷,赐给他好的锦、玉环、白金,任命为集贤学士,官阶为正议大夫。元贞元年,上疏说:“京师应该首先建立孔子庙学,确定用来祭奠孔子的雅乐。”皇帝答应了他之后,又说:“曲阜为孔子守墓的人家,过去有关机构把他们并入民籍,应该恢复他们原来的户籍。”那之后皇帝下令赐孔林洒扫二十八户、祭祀田五千亩,这些都是阎复请求的结果。大德元年,又升任翰林学士。二年,皇帝下诏赏赐给他纸币万贯。四年,帝召至榻前,私下对他说:“中书庶务繁杂劳累,左相没有合适的人选,你为我举选你所了解的合适人选。”复把哈剌哈孙推荐给了皇帝,帝非常喜欢。十一年春,武宗登基,复首先陈述三事,曰“珍惜人才,明确赏罚功过,选择合适的人材”,这些建议都很切合实际。不久,晋身为荣禄大夫,并被授平章政事,其他职务依然保留。复极力推辞,不被允许,阎复上疏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下诏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一半薪俸养老。皇庆元年三月卒,年七十七,谥号文康。

诗人宋濂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汉族,祖籍金华潜溪,..... 查看详情>>

诗人宋濂作品: 《樱花·赏樱日本盛于唐》 《渊明祠·官航晚泊浔阳郭》 《义侠歌》 《琴操·有洞者林》 《兰花篇·阳和煦九畹》 《画楼歌·画楼殷殷贮白娇》 《题长白山居图》 《阳翟新朱定甫赋》 《兰花篇·阳和煦九畹》 《越歌·恋郎思郎非一朝

《许衡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