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仲蔚爱穷居》创作背景

朝代: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咏贫士·仲蔚爱穷居更新时间:2017-07-10
《咏贫士》是组诗,凡七首,各诗相对独立,而又有分有合成一整体。一、二首为七首之纲,第一首写自己高洁孤独,抱穷归隐;第二首叙自己贫困萧索之状和不平怀抱,而以“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启以下五首分咏历代贫士操行妙理,第七首末云“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呼应二首之末,表达自己远鉴前修,将固穷守节以绍高风的志向。
[注释]
(1)这首诗咏赞东汉隐士张仲蔚。诗人与张仲蔚的性情、爱好、志向大致相同,算是真正的知音,所以渊明愿以之为楷模,“聊得长相从”。
(2)仲蔚:张仲蔚,东汉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高士传》说他“隐身不仕..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3)翳然:隐蔽的样子。绝交游:断绝与世人的交往。工:善。
(4)刘龚:字孟公,刘歆之侄,与仲蔚友善。止:只,仅。
(5)此士:指张仲蔚。胡:何,为什么。独然:孤独如此,独特。罕所同:很少有人与之相同。
(6)介:耿介,耿直。焉:语助词,犹“然”。业:这里指兴趣爱好和志向。所乐非穷通:不以命运的穷通好坏而悲、喜。《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
(7)人事:指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固:本来。拙:笨。这里指不会逢迎取巧。聊:且。相从:指追随张仲蔚的人生道路。这两句是诗人自指。
[译文]
仲蔚喜欢独贫居,绕屋长满野蒿蓬。
隐迹不与世来往,诗作清新夺天工。
举世无人了解他,知音只有一刘龚。
此人何故常孤独?只因无人与他同。
世俗交往数我笨,姑且追随永相从。

诗人陶渊明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 查看详情>>

诗人陶渊明作品: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拟古·东方有一士》 《和刘柴桑》 《形影神并序·形赠影》 《读山海经·粲粲三珠树》 《影答形》 《拟挽歌辞·在昔无酒饮》 《饮酒·有客常同止》 《杂诗·袅袅松摽崖》 《饮酒·畴昔苦长饥

《咏贫士·仲蔚爱穷居》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