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东野书》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文言文:与孟东野书更新时间:2020-03-31
《与孟东野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这是一封写给孟郊的书信,写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初,信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知己朋友的诚挚恳切的思念之情。全文条理井然,语言晓畅明白,感情真挚委婉,诚恳朴实,真气涌动,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代表作。
这是韩愈写给好友孟郊的一封书信,写这封信时作者在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度推官。汴州之乱发生在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又有信中“默默在此,行一年矣”“去年春”等语可见此信写于贞元十六年(800年)春。此时韩愈三十三岁。而孟郊已经五十岁,他四十六岁中进士,这时仍未授官。韩愈于汴州之乱后的当年秋天暂时托身于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幕府,做了节度推官。而韩愈对张建封并不满意,这从他写给张的两封信中可以看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他给境遇相似而身处异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写了这封信。
注释
孟东野:即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进士,长居洛阳,以诗知名。
悬悬:系念。
不可合并:不能在一起。
人人:众人,一般人。
欤:疑问词。
无徒:没有志同道合的人。
无违:不失奉养之礼。
汴州之乱:贞元十五年(799年)春驻在汴州的宣武军事节度使董晋死了,此时韩愈正在董晋幕府任节度推官,因此随董晋的灵柩离开汴州。他们离开后四天汴州留后陆长源被叛乱的军士所杀,因韩愈已离开所以说“脱汴州之乱”。
于归:这里是投奔的意思。
有故:有旧交情。
符离:地名,今安徽宿县符离集。睢:河流名,睢水。
职事:职务。时韩愈任徐泗濠节度推官。
行:行将,将有。
聊:且。复:再。
与足下终:与您一起终老江湖。
李习之:李翱,唐代古文作家,韩愈、孟郊的朋友。亡兄:指韩愈的从兄韩弇。
张籍:唐代诗人,韩愈、孟郊的朋友。居丧:在家为长辈或亲属之死守丧。
朝夕:早晚,指不久。
具:作。白:说,指信。
要:要是。
比:近来。剧:加重。
再拜:古人书信客套话。
白话译文
与你分别已经很久了。就我们之间的友谊,以我内心思念你的程度,可以推测你惦记我的样子。你我各自为俗务所累,不能常在一起游处。在这里的一些人,都是你所不认识的。每日与他们相处,你知道我心里是否快乐呢?我所说的话没有人倾听,我所吟的诗没有人唱和。说话无人倾听,吟诗无人唱和,独行无人相伴,说是而非是,说非而无非,你知道我心里是否快乐呢?你才高气清,一心以圣贤之道处世立身。家无可耕之田,要为衣食奔走;堂有早寡之母,侍奉毫不懈怠。你的处身是那样勤奋,你的用心是那样劳苦。为了生计,你混迹于浊流,唯独你的内心,始终奉行圣贤之道。由你的追求,联想到你的遭遇,真使我伤感啊!
去年春,我躲过汴州之难,一时无处可归,就到了徐州。此地主人是我故交,同情我的遭遇,让我在符离集雎水边居住了一段时间。到秋天,我准备告辞回乡,却被委以职事,默默无为将近一年了。我想今年秋再度辞归,以后游乐江湖,与你一同终老山林,我愿足矣。
李习之娶我亡兄之女,日子定在后月,这几天应该到这里了。张籍在和州居丧,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你大概有所不知,所以顺便告知,希望你来看一看。从你那里到这儿路途虽远,好在舟车都通,尽快达成此行,是我至望。
春日将尽,天气渐渐转热,顺祝尊亲吉祥。我近日眼病加重,日子过得很是无聊。不复一一。
韩愈再拜。

诗人韩愈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与孟东野书》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