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繖幄垂垂马踏沙》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宗泽古诗:早发·繖幄垂垂马踏沙更新时间:2018-01-14
注释
⑴繖幄(sǎnwò):指伞盖。繖,同“伞”,从晋代起,官员出门,仪仗队里都有伞。
⑵垂垂:向下飘动的样子。
⑶形势:山川地势。
⑷策:战术、方略。
⑸徐行:慢速前进。
⑹哗:嘈杂的声音。
白话译文
马后垂着伞盖,马蹄踩着黄沙,沙沙,沙沙。
山遥遥,水茫茫,沿路见到那么多的野花。
眼观敌我形势,战术方略早已成竹在胸。
兵马缓步前进,三军肃静无人喧哗。
此诗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全诗的气氛可以用诗中的一个“静”字来概括。这“静”既是早晨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宁静,又是纪律严明的宗泽部队行军时的肃静,更是一场激战即将来临之前的寂静。这三种“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
“繖幄垂垂马踏沙”,写的是行进中的军队。“繖幄”是主帅行军时所用的仪仗,“垂垂”是张开的伞有秩序而无声地移动的样子,给人以静悄悄的感觉。“马踏沙”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那战马踩着沙地所发出的沙沙声,更衬托出行军队伍的整齐与肃静。这一句的特色,就在于用一个视觉画面表现了一个听觉印象;而行军队伍的肃静不哗,正是反映了宗泽部队的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水长山远路多花”写了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亘的远山、点缀于路旁的野花,这三者所构成的意境,是一种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谧。大自然的宁静与行军队伍的肃静互相映衬。“水长山远”既是说的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行军路线之长。而宗泽既有闲情雅致欣赏周围的山水花草,则表明他对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早已成竹在胸,为下面一句的正面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眼中形势胸中策”,正面描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活动。“眼中形势”,是指当时的抗金形势;“胸中策”,是指他将要采用的战略战术。宗泽骑在马上,分析着当时的形势,考虑着自己的对策,觉得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中。正因为这样,所以“缓步徐行静不哗”,让部从放慢速度,坚定而又稳重地向前行进,静悄悄地没有喧哗之声。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名将指挥下的部队的风貌。在“静不哗”中,既表现了严明的纪律,也表现了激战来临之前的肃穆气氛。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平平实实,不作豪迈语,却写出了一个大将的风度,一直脍炙人口。

诗人宗泽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婺州义乌人,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二十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 查看详情>>

诗人宗泽作品: 《题独乐园·范公之乐后天下》 《题珣师休牧轩》 《过潼关·一雨崤函底》 《题赵园·凿池智有泉源》 《题珣师休牧轩》 《早发·繖幄垂垂马踏沙》 《题赵园·凿池智有泉源》 《道逢散遣之卒云讲和退师无所用之矣辄以二十六句道胸臆》 《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诏司马温公范文》 《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

《早发·繖幄垂垂马踏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