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更新时间:2017-04-07
该诗前八句聚散之故。言昔见侍御,以避乱而来。后别侍御,以避乱而去。公弃华州司功,非轻冕绂,实避兵戈耳。自宝应元年至此已三年,时徐知道为部下所杀,与赤壁战败者不同。公奔走流离,如避黄巾之乱也。
“子去何潇洒……晚起索谁亲。”这八句是自叙别后之事。子去,谓侍御往京。余藏,谓避乱他适。书成句,承子去。衣故句,承余藏。行装数,往来梓阆。卧病频,旧有肺病。此时晓莺聒耳,巧于动泪,秋月凄凉,知我伤心。工字解字,乃句眼。
“会面嗟黧黑……晚起索谁亲。”这八句是自叙初归之事。会面,见成都人也。入楚,喻回蜀。归秦,忆长安。丹灶、钓纶,旧时遗物。自惜、谁亲,起下侍御。《后汉书》:范丹别王奂曰:“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
“伏柱闻周史……,直取性情真。”这八句是侍御还蜀,而重叙交情。柱史、乘槎,王曾出使。鸳鸿二句,言其不合于时。挂冠至,承上二。非倾盖,起下二。意合、情真,言故交忘形也。
“浪迹同生死……男大卷书匀。”这八句是王过草堂而面述已怀。浪迹以来,生死直可同观,则贫贱更非所耻矣。蔗芋留客,同看松筠,虽粗饭亦何伤乎。但穷愁难释者,以男女未成婚嫁耳。《杜臆》:此段曲折叙怀,具见性情之真,而客不见嫌,又见意气之合矣。
“漰口江如练……,郑驿正留宾。”此公过导江,而侍御留饮。提堋口、蚕崖,王盖导江人也。游园,鼓棹,宅内邀宾,其穷日经旬,真契若芝兰矣,何必比屋为邻乎。《杜臆》:山阳、郑驿,谓其不滥交而又爱客。
“出入并鞍马……稍稍息劳筋。”此同返成都,与侍御览胜。并马,同行。参席,同饮也。《杜臆》:灌县去成都止六十里,故归而重游。先主庙在城南,少城闉乃西门,从西郭而入,则石镜琴台皆古迹也。镜埋粪土,台长荆榛,见死者不复生,行乐当及时矣。棋酒相随,必侍御所携者。甘累趼,公自谓。息劳筋,指侍御。
“网聚粘圆鲫…良会惜清晨。”此言再饮草堂,惜农务方迫,不能久留耳。《杜臆》:草堂临江傍溪,江有圆鲫,溪有细莼,柳瘿藤轮,堂中之器。时当农月恩为谋食汁,公以力耕自任矣。
“列国兵戈暗……万古重雷陈。”此有感身世,而以古道交情望诸侍御也。除猰貐,勉其立功。休画麟,戒其尸位。看轻薄,深慨世情。任屈伸,安于穷达。有侍御交谊,则雷陈不得专美于前矣。此章,八句者七段,十二句者两段。
张溍曰:排律似此卷舒收放,一一如意,具有仙气。按:此诗八十句,有八句一断者,有十二句一断者。大抵语意皆自四句推之,而四句之中,上下二句,又自相呼应,此杜诗五排及五古章法也。诸家强分段落,割裂未妥。
《宿府》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是依人作客,抒写旅愁,有一种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末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
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乾元二年(759年),他就弃官不做,摆脱了“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牢笼生活。这次作参谋,虽然并非出于杜甫自愿,但为了“酬知己”,还是写了《东西两川论》,为严武出谋划策。但到幕府不久,就受到幕僚们的嫉妒、诽谤和排挤,日子很不好过。因此,在《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里,他诉说了自己的苦况之后,就请求严武把他从“龟触网”、“鸟窥笼”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这首《宿府》诗即作于这种背景之下。

诗人杜甫资料

赏析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